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数学阅读方法研究

2019-01-20 16:24福建省屏南县教师进修学校郑学友
天津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分配律乘法课外

福建省屏南县教师进修学校 郑学友

一、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第一点,认真阅读。反复阅读数学课本内容,对重点提示和语句进行精细分析琢磨,直到真正理解数学概念。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也适合这样的形式,深层次掌握应用题、规则、公式以及解题等。第二点,理解阅读。根据高年级学生对生活有了一定理解的优势,有选择地进行数学阅读,并通过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比如算一算、画一画等生动的灵活的形式,去探索、体验数学文本的内在规律,实现对数学文本的心领神会。第三点,质疑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探索,把每一个概念都弄清楚,对新问题进行求证。这样的阅读能让学生明白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合作阅读的途径

合作阅读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推广的阅读形式,学生之间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对数学课程的理解程度不同,倘若学生只是停留在独立阅读上,就不能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在课外给学生搭建互相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互动中倾听不同的意见,对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方法进行自我调整。这样的平台可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和经常出现的错题现象。例如,一位五年级学生的家长问数学教师:我们孩子都到高年级了,在数学学习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教师很干脆地回答让学生多进行数学阅读,家长有点错愕地质疑数学书怎么能阅读。另外,但教师问及学生都有什么数学课外书,学生的回答有“奥数天天练”“轻松15分”等等。不难看出,在数学教学中要具有多元化的方法,首先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一些方法掌握后才可以进行更广阔的阅读。例如:教师在班级墙报中开创一个“数学课外书屋”。当然,只是有了书源还只是阅读的第一步,关键的问题还是帮助学生安排阅读的时间,仅仅靠中午休息的时间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利用好放学回家后的有效时间。

三、阅读中的数学笔记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生活里有很多鲜活的数学问题,但学生却没有去挖掘和发现。在数学的作业中开设“数学笔记”的项目,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进行储备,起到反思和预习的作用。例如,在学生预习苏教版数学“三角形的认识”的时候,某个学生的数学笔记是这样描述的:今天老师布置预习三角形的知识,我认真阅读了教材,才知道三角形知识这样丰富,尤其是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知识让我记忆深刻,难怪爸爸在修理桌椅板凳的时候都钉成三角形呢。看来,数学知识真的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样活动的开展增加了学生数学阅读的时间和空间,真正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四、数学作业的拓展

教师不仅要教数学,更要参与学生“做数学”的过程, 在生本理念下,教学课堂中学会和学生平等交流,为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进行及时解答。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教师更要设计内容多元、形式多样、角度多变的作业, 把这样的作业真正融合到数学阅读课堂的全过程, 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思考、操作和互动的机会。例如:在预习苏教版数学“乘法分配律”的时候,教师就巧妙地布置了作业。在课堂上学生掌握初步的规律后,教师就开始提出问题:大家对“乘法分配律”都有了自己的理解,那么怎样做到全面又清晰地表达呢?只有认真地对书本进行阅读,然后分析下“乘法分配律”是怎样定义的。教师提问后,学生便很好奇地打开数学课本认真反复研读。等学生都仔细阅读后,教师便又问:你们读了这节内容有什么新的认知和看法吗?有学生便开始提问题:“乘法分配律”一定要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吗?教师对这个问题进行肯定之后,便因势利导让学生对这个同学的问题进行讨论,迅速抓住这灵感的出现,通过进一步研讨发现新的问题。学生甲回答说不一定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三个或者四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也能适合“乘法分配律”。学生乙说我发现随便几个数的和都可以”。最后,教师设计了一道阅读理解题,计算25×4÷25×4=100÷100=1,并提出问题:第一,这道题错在哪一步,用线条标注出来;第二,算错的因素是什么?第三,这道题的正确结论是什么?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认真去看教师对自己作业的批改意见,这就是养成学生看作业的习惯,还要求学生把修订了的作业给同桌检查。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作业练习, 对每一次错误都能及时进行修订,帮助学生走出数学学习的误区。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数学阅读习惯,在阅读中交流、反思,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提升数学学习的整体效率。

五、结语

课外数学阅读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不是可有可无的,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学生会经常出现审题错误的现象,对这些马虎的现象进行总结,主要是教师缺乏对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会导致学生对数学阅读失去兴趣,更不能养成对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不同程度地导致学生失去阅读数学文本的兴趣, 没有养成阅读数学文本的好习惯, 从而对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造成影响,更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分配律乘法课外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小满课外班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我的“课外老师”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把加法变成乘法
除法中有“分配律”吗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活用乘法分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