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019-01-20 16:24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孙园中学朱效永
天津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利用历史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孙园中学 朱效永

一、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皮亚杰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依赖于兴趣。”兴趣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网络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不仅能将静止的、抽象的历史教学内容变得动态化、直观化,还能融娱乐性、趣味性、新颖性和知识性为一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课时,在讲到“九一八事变”知识点时,教师首先用一首《松花江上》的歌曲进行历史情境和意境的铺设,在引领学生赏析歌词的过程中揭开短短尘封的往事。在悲怆与凄凉的歌声中,学生仿佛看到了东北同胞受欺压、受凌辱的场景,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然后,教师为学生展示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的“残历碑”图片,让学生产生历史的体验感。这样,学生的探究兴趣得以激发,且更加深刻地感知与理解历史事件,从而为后续知识点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堂内容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网络化教学改革。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历史教学提供了生动丰富的信息源,改变了以往教学资源单一、枯燥的弊端,为历史教学插上了教学改革的翅膀。例如,在教学《钢铁长城》一课时,本节课程是按照我国部队发展时间顺序进行编写的,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部队发展的整个过程,于是,利用互联网搜集了《抗战70周年大阅兵》《国庆大阅兵》等纪录片,运用技术手段对选择的纪录片进行截取,并在课堂上播放。这样,利用网络资源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容易。

三、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探究

活动探究课开展的目的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查阅、分析与辨别历史资源的能力,促进学生思考与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资源,教师加以巧妙利用,有利于引发学生思考和自主探索,有利于对历史事件、人物的真实面貌产生更加清醒的认识。

例如,在开展以“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为主题的活动探究课时,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共同商讨活动选题,并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组1,我说我姓;组2,姓氏起源;组3,百家姓古今变化;组4,有趣的姓氏。班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小组。学生通过分工合作搜集网络资源,并制作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了大量的网络资源,尤其找到了许多有关百家姓的网站,并制作成了风格迥异的课件,其中包含了图片、音乐、小视频,甚至还有游戏等。可见,在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对中华诸姓的来历掌握得更加全面和深刻。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丰富与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让传统沉闷、乏味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捕获历史资源与整合资源的能力,促进了历史教学的改革。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利用历史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新历史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