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拉力赛”2018年第六站读者来信选登

2019-01-21 02:03
当代 2019年1期
关键词:三城当代入学

读者 王兵

仅因一个暂住证的“有效期”,进城打工的刘学锋就在头儿傅哥的操持下,走门路,跑关系。房东、街坊、汪副所长、街道办赵书记、片警各施其能,保安、私家医生、二叔、大哥、学长各显其能,户籍系统、房屋租赁合同、劳务合同、社区证明、假证,蜘蛛网般演绎出一个“幼升小”的故事。为了儿子人生走向的选择,刘学锋弄得脸歪嘴咧,险些面瘫。故事读得唏嘘不已,一个外省人在别人的城市的艰难时世,见骨见髓,足见《入学》非凡的生活体察。

读者 陈军

我的湖南老乡龚曙光先生的两篇随笔,耐咀嚼,有回味。《守不住灵魂的土地》简笔描绘出他在多伦多所见若干湘籍加拿大移民的迷茫孤独、无枝可栖的众生相,令人想起钱钟书的《围城》。《欲望的花园》通过他两赴意大利,终于悟出湘籍大画家黄永玉独宠意大利的理由,就在于意大利这个社会“是一座盛开不败的欲望花园”。

读者 赵培龙

《三城记》与其说是一部关于主人公成长的小说,不如说是一部深刻洞察世相的社会小说。单纯的顾明笛血气方刚,几乎“没穿鞋就上了路”,只身去闯荡世界。由于初生牛犊,锋芒毕现,当记者,写专栏,受关注,好不神气。正当风生水起之时,无端责难接踵而至。被逼到大学去之后,原以为躲进了清净之地,没想到校园同样是一个规则与潜规则并行的名利场。急剧转型过程中的各种不尽合理的社会现实,令这个26岁的毛头小子焦头烂额、目瞪口呆,可谓拔剑四顾皆茫然。小说以两条线索推进,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看后令人唏嘘不已。

讀者 薛超英

读完张柠的《三城记》,顾明笛等一群“八〇后”的形象跃然纸上,活灵活现。新时代、“北上广”、大学生、文学沙龙、高等学府、编辑部、互联网,学位、爱情、理想、抱负,困惑、焦虑、疼痛、迷茫。作者敏锐地捕捉到?“八〇后”这一青年群体的生存状况及精神世界。在新的“围城”中,打进“北上广”与逃离“北上广”,矛盾冲突,纠结交织,绝处逢生,高不胜寒,天上人间,白云苍狗,人生百味,冷暖自知。“人有病,天知否?”“敢问路在何方?”只因世人都曾年轻过。

读者 阿废

《守不住灵魂的土地》一文写出了移民海外华人的精神心灵之痛,离开大陆故乡的文化之根漂泊无依的无奈尴尬之状,让那些醉心于移民的国人三思而后行,是一篇极具实用价值的文章。

读者 陈谊军

贴近生活的现实主义写法,与多数人有共

同的“痛感”。看似是一件小事,其实,万家之中的“小事”就是大事,就是活生生的“民情”,就是小说需要直击的现场。用脆弱的语言叩击现实之痛,用现实之痛映照仄窄的人世悲凉。《入学》所透析的各种滋味、复杂情绪,留给读者的思考更多。

读者 老贾

这一期的作品里,我推荐中篇小说李雷的《入学》。我相信,无数的父母们都为小孩的上学愁过烦过,不光是生活地是京城一类的大都市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入学奔波,即使现在就是在小县城,父母们也一样为孩子的入学闹心,从幼儿园起,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没完没了的闹心时刻呀,可能为了自己的事放不下脸去求人,可为了孩子的入学,什么脸也能放下,什么事也能让路……细想一下,真的是“学不易”呀。所以,对《入学》中所描所写,对主人公的愁与烦、苦与乐,真的很有同感。这是时代的真实缩影写照,也希望以后的学校会越来越让人们满意,少为孩子入学的事闹心,不再人人感叹“学不易”。

读者 孙平

长篇小说《三城记》,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因为主人公顾明笛的命运一直牵挂我的心。从上海到北京,再南下到广州,最后来到保定安新的乡下,最终他会在哪里落脚呢?小说里没给出答案,留下伏笔,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有位作家说过,离我们越近的生活越难写,因为大家都熟悉,就像小说里描写的改革开放这40年。凡是人们熟悉的生活,就必须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虽然文学创作高于生活,可以虚构,但不能脱离现实生活。

读者 王西江

“睡袋”对顾明笛来讲是温暖的、安全的。在这里,“睡袋”同样用来隐喻“80后”在事业、爱情、生活遭遇挫折时的一种自我保护功能。第一次读张柠的作品,文字用冷峻甚至冷漠的叙事方式,用黑白相间不带任何色彩的语调客观冷静地白描年轻一代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本心和生存的冲突,好在,他们不忘初心、他们崇尚光明、他们砥砺前行,这个世界会更好的,我们都会更好的。可以看得出,作家对哲学有相当的研究,并在作品里不间断地展示,似乎也从另一个角度影响了作品的从容自如。

读者 黄河之子

推荐短篇小说《冬泳》,作家班宇写得十分精彩。小说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惊心动魄、跌宕起伏。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有两条人命的犯罪嫌疑人,他有正直的一面,待人热情,会做饭,对隋菲的女儿有爱心,十分向往组建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可这掩盖不了他有暴力的一面,对那些欺负他的人,隋菲的前夫和她的父亲,盛怒之下,坚决离去。《冬泳》是小说的题目,热爱冬泳的人大多有非凡的毅力,冷水能暂时麻醉人的神经,可是冰水之下掩盖不了犯罪者的困惑和迷茫。

读者 胡岚

作家刻画了顾明笛行走于三座城市之间所遭受到的、来自外部世界的伤害与经历。由顾明笛个人的成长经历,充分展开对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现实颇具广度与深度的描写。《三城记》是一部敏锐深刻能表现纷纭复杂世相的社会小说,作家借助顾明笛对睡袋的极端依赖,在写出其成长过程中某种难以克服的精神痼疾的同时,把批判与审视的矛头对准了正处于急剧转型过程之中的各方面依然不尽合理的社会现实,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

读者 梁作琴

作者张柠在《三城记》中这样写道:顾明笛对张伟祎说:“我只喜欢跟你谈文学。我们俩一旦开始谈文学,朱旭强和万嫣他们,只剩下鼓掌一件事可做了。……我只喜欢跟你聊天。我们可以面谈、笔谈、短信谈。”这段话带有强烈的时代感,那个年代人们对于文学的膜拜,普遍反映在恋爱当中,文学青年受到社会的追捧,就像今天的歌曲里所唱的:“我为你写诗……”文学不但有助于传情,也是一个时代人们精神面貌的缩影。

本刊已增设网络渠道选登读者留言。本刊微信公众号(ID:dangdaizazhi)将定期组织线上评刊,推动新媒体与纸刊的互动阅读。留言一经采用,均有稿酬及赠刊。我们期待读者鲜活、中肯、丰富多元的短评。

猜你喜欢
三城当代入学
宋庆龄,三城记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打造生态淇河 建设品质“三城”
入学面试
中国中产阶级音乐的人文观察
论当代女摄影师作品中的个人视角
入学第一天
方恒健:三城追梦,乐满管哨
《当代》背后的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