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场及通风对玉米干燥特性的影响研究

2019-01-24 03:40王进康季旭杨昌春韩景阳徐海洋廖超
关键词:降速电场气流

王进康, 季旭, 杨昌春, 韩景阳, 徐海洋, 廖超

(云南师范大学 太阳能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500)

1 引 言

干燥是农产品处理加工的一项重要技术,对其品质、贮藏等具有重要意义.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较为普遍的干燥方法为自然干燥、热效应干燥[1]、真空冷冻干燥、热泵干燥、声波场干燥等,它们有各自的优点,但存在干燥效率低、能耗高、品质低等问题.根据“浅川效应”,在高压电场下,水的蒸发变得十分活跃,同时消耗的能量很小[2].因此,将高压电场应用于农产品干燥得到了迅速发展[3-9].

云南省由于山区较多,电力布线困难,电力干燥成本较高,却有着良好的日照条件可以充分利用.本文采用光伏供电,利用高压电场与低速气流组合的风电复合场对玉米进行干燥,讨论了不同条件对玉米干燥速率的影响,并对干燥机理进行了分析.

2 实验装置与方法

材料:玉米,其初始脱水率基本在70%左右;玉米安全脱水率标准为86%~87%.

实验装置如图1,主要为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高电压电源(电压范围:DC 5-60 kV);风机,38 W;调速器,1 000 W;箱体,针(直径2 mm,尖端直径0.2 mm)-盘(直径150 mm)电极对;支架.针-盘电极间距以及针极数目可以调整,实验中针电极数均为3根,针-盘距离相等均为5 cm,针电极接负极在上,盘电极接正极在下.

恒温30 ℃,湿度45~55%.称取100克玉米,并将其放置在六个相同的标记为A-F的盘上,实验条件设计为:A为30 ℃恒温;B为高压电场及30 ℃;C为30 ℃+1.8 m/s的气流;D为高压电场及30 ℃+1.8 m/s的气流;E为30 ℃+3 m/s的气流;F为高压电场及30 ℃+3 m/s的气流(如表1).高压电场电压均为20 kV.实验过程中,当物料质量变化在4 h内低于5%表示干燥完成.

表1 实验参数设计

图1 干燥装置结构示意图

脱水率公式为:

式中,Xi-干燥时间i后玉米的水分含量, %;Mi-干燥时间i 后的质量,kg; DB-干基,kg.

脱水速率公式为:

式中,Mi+1—干燥时间i+1质量,kg;Vi~i+1—i至i+1期间脱水速率,g/(kg·h),Δti—i到i+1期间所耗的时间,h[10].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由图2(a)可知,施加电场使玉米干燥过程得到增强.前5个小时,20 kV结合30 ℃条件脱水速率最快,且脱水率最高.图2(b)中,前5个小时,所有组都为恒速干燥阶段.5小时后,便进入了降速干燥阶段.

图2 20 kV高压电场对玉米干燥特性的影响

0 kV高压电、30 ℃温度下,平均脱水速率为 17.6 g/(kg·h),第5小时脱水率为76.6%;20 kV高压电、30 ℃温度下,平均脱水速率为 23.4 g/(kg·h),第5小时时脱水率为79.1%.可以看出,在相同温度条件,电场下的玉米的干燥速率明显比无电场高.这是因为电场力使玉米颗粒内部水分迁移至表层,增加内部水分对于温度及水分梯度的作用力,从而增加水分的强制迁移速度,加快了玉米内水分的输运.

在5小时后,玉米的水分含量降低,进入降速干燥阶段,电场对玉米的干燥仍有积极影响.20 kV高压电场、30 ℃下,干燥15.5 h玉米的脱水率就增至86.4%,比不加电场30 ℃加热干燥达到相同脱水率用时缩短了20.5%.

图3 20 kV高压电场及气流对玉米干燥特性的影响

图3为30 ℃、20 kV高压电场、不同风速干燥下,玉米脱水率及脱水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由图3得出,在干燥的前5个小时内,有气流情况下,玉米脱水速率比仅进行加热干燥显著加快,而此时施加电场的效果并不明显,在5小时后,其变化才逐渐明显.20 kV高压电场、30 ℃、气流速度为1.8 m/s时,前5小时平均脱水速率为31.6 g/(kg·h),5小时脱水率为82.9%;气流速度为3 m/s时,平均脱水速率为31.8 g/(kg·h),5小时脱水率为83.0%;无电场、30 ℃、气流速度为1.8 m/s,5小时脱水率为82.6%,气流速度为3 m/s时,脱水速率为32.6 g/(kg·h),脱水率为83.4%;气流速度固定的干燥过程中,是否施加电场对干燥特性无明显影响,而增大气流速度则有明显效果,这是由于前5个小时,玉米中游离水占比更高,气流有助于这部分水分的蒸发,因而脱水速率更快.随着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的逐渐降低,除水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使脱水速率降低.

干燥5小时后,玉米颗粒表面自由水已被除去,干燥过程开始进入降速干燥阶段的阶段.20 kV高压电场、30 ℃、气流速度为1.8 m/s时,第15.5小时玉米脱水率为89.1%,平均脱水速率为 6.7 g/(kg·h);气流速度为3 m/s时,第15.5小时玉米脱水率为88.2%,平均脱水速率为 5.5 g/(kg·h);在不加电场、30 ℃、气流速度为1.8 m/s时,第15.5小时,脱水率为88.6%,平均脱水速率为 6.4 g/(kg·h),气流速度为3 m/s时,第15.5小时脱水率为88.4%,平均脱水速率为5.3 g/(kg·h).可以看出,在降速干燥阶段,施加电场对玉米脱水开始产生积极影响,而气流速度对玉米脱水速率的影响却与前5小时的恒速干燥阶段正好相反,气流速度增大,脱水速率反而减小.这是由于气流速度过大,将复合场中的离子风“吹散”,所以5小时后的降速干燥阶段,3m/s气流速度下的脱水速率低于1.8 m/s气流条件.

4 玉米完整率研究

4.1 干燥后玉米的完整率

玉米在干燥过程中,不同的干燥工艺条件会导致玉米不同程度的损伤及感官特性,完整率是最常见的感官重要评价之一.本文引用国标测试爆腰法测试完整率,裂纹粒判定标准为颗粒胚乳产生裂痕或者颗粒产生裂纹达到粒长1/2以上,并统计总的裂纹颗粒总数[11].

完整率公式为:

式中,CR为玉米的完整率,%;n2为单位样本玉米粒中裂纹玉米粒的粒数,粒;N是玉米的单位样本数,取100.

4.2 玉米完整率研究分析

以30 ℃温度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为依据,通过计算玉米完整率(如表2)可见,30 ℃下玉米的完整率均高于70%,有电场情况下完整率普遍稍低.20 kV高压电场、30 ℃干燥条件下完整率为76%,而30 ℃温度场下完整率80%;20 kV高压电场、30 ℃、气流速度1.8 m/s干燥条件下完整率74%,而30 ℃、气流速度1.8 m/s条件下完整率81%.可见干燥过程中电场的作用对玉米完整率有一定影响,因为高压电场使得干燥速率加快,导致玉米内的水分梯度变大,使得应力大于玉米粒能承受的强度极限,从而产生应力裂纹.

气流速度增加至一定程度,高压电场对于玉米完整率的影响相对减弱;20 kV、30 ℃、气流速度3 m/s条件下完整率为78%,此条件下不加电场的完整率为79%.

表2 不同干燥方式下玉米完整率

5 电场干燥的干燥效率

玉米干燥效率公式为:

式中,ε—干燥效率,kg/(m2·d);m—质量,kg;A2—堆叠面积,m2;T—时间,d;

m=ρ2×A2×d

式中,ρ2—堆叠密度,kg/m3; 从而干燥效率

试验中堆叠厚度取8.5~10 mm,堆叠密度取629 kg/m3,时间选取脱水率接近86%所用时长.

试验中玉米起始脱水率均为69.8%,结束脱水率均为86.5%,计算得各条件下的干燥效率如表3.由表3可知,20 kV高压电场、30 ℃、气流速度1.8 m/s下的干燥效率最高,达到12.30 kg/(m2·d).

表3 玉米在各条件的干燥效率

6 结 论

本文研究了施加高压电场对玉米干燥特性的影响,并对高压电场干燥特性、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不同条件下玉米完整率和干燥效率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得出:

(1)在环境温度一定时,高压电场明显提高了干燥速率,降速干燥阶段电场对于玉米干燥的影响逐渐增大,加电场条件下玉米脱水率最高.

(2)在干燥过程中,施加20 kV高压电场使干燥时间缩短了20.5%.在气流速度固定干燥过程中,是否施加电场无明显影响,而增大气流速度则有明显效果.在降速干燥阶段,是否施加电场对玉米脱水速率开始产生积极影响,但气流速度增大,脱水速率反而减小.

(3)玉米的完整率与高压电场、温度及气流的相互作用有关,不同情况下电场对玉米完整率的影响效果不同.电场的作用机制会导致玉米的干燥完整率减小,当气流流速增至某一程度,电场对玉米完整率的影响相对减小.

猜你喜欢
降速电场气流
垂直气流电除尘深度提效技术研究
气流的威力
巧用对称法 妙解电场题
固体推进剂降速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求解匀强电场场强的两种方法
对改装说NO!为骑手“降速”!
小水滴在风洞气流中的跟随性
重庆“降速”
比翼双飞
直流电力机车过分相降速问题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