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绣花针”绣出幸福感

2019-01-25 23:54王枫林通讯员毛晓黎
浙江共产党员 2019年9期
关键词:绣花针网格居民

本刊记者/王枫林 通讯员/毛晓黎

仓基新村是个名副其实的“80 后”小区,但城市的变迁似乎未在它的“脸上”留下任何印记。一走进小区,路面清洁、街头巷尾新绿映红,浓密的树荫下,纳凉的大爷大妈,摇着扇子,乐呵呵地唠嗑,下棋。

“社区工作很繁琐,关键在于做细做小。”社区党委书记戴静道出了老旧小区的“治理经”,“我们共划分了9 个网格党支部,通过构建‘社区党委吹哨,网格支部报到’的党建工作体系,让网格党建成为小区精细化管理的‘绣花针’,实现人人受益、家家收益、小事不出网格的和谐局面。”

“老陈,12 幢3 单元有住户一直在拉电线充电,太危险了啊!”8月9日上午10时许,第二网格支部书记陈勤娣收到消息后,立马前往事发地探明情况。

“利奇马”台风登陆前,社区9个网格党支部以“分片包干”形式,带领居民骨干对网格内的安全隐患进行一一排查。“由于准备工作做得好,社区无一人受伤,也无一物损坏。别小看小小的网格,却能起到调动居民自治‘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戴静说。

为更好地提供给居民专业化的服务,每个网格党支部还充分挖掘自身红色资源,创建了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陈娣勤所在的第二网格党支部打造的“邻里互助”品牌深入居民心中,“有事就找老陈”成为大家的口头禅。

原来,几年前,陈勤娣所住的楼栋里有一位居民因身体原因无法下楼活动,当得知有一家可安装楼道移动电梯厂家,她就主动联系,并挨家挨户争取楼内居民的支持和积极配合,解决了资金和安装条件,使得10 幢2 单元楼道作为杭州第一家移动电梯成功安装。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新华社、中国网等多家媒体的关注。

魏国成是第七网格“道德评议”党支部的书记,也是小区出名的“老娘舅”。小网格之所以能“一呼百应”,他道出了自己的工作心得:“虽然是书记,但更是小区居民,有什么事情以邻居的身份心贴心去服务,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小格子’好了,整个社区肯定不会差。”

随着城市发展加快,居民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如何破解社区服务内容单一的问题?

仓基新村在网格这一“螺丝壳”里却做出了民生“大道场”——

通过聚合辖区单位、整合党建共建服务资源,与网格党支部一一结对,成立“联管红微盟”平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激发基层治理一池活水。

目前,社区已完成智慧门禁系统升级改造,实行“一人一卡、实名登记、实时记录”,便于对网格内老年居民、群租人口动态跟踪管理。街道、社区还为孤寡、独居、高龄、失智失能家庭等安装了一键报警装置等监护感应设备,引入小宇机器人、电子手环等智能终端产品,线上推出社区生活服务PAD 智慧移动终端,上线邻里通话、社区通知推送、呼叫服务中心、物业报修等8类功能;线下与小区内“阳光”食堂合作,提供惠老折扣、格内党员呼叫助餐等多种服务,通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精细化治理,真正实现了“党员在网中、服务到格中”。

猜你喜欢
绣花针网格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漂浮的绣花针
能漂浮的绣花针
追逐
漂浮的绣花针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高台居民
绣花针学“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