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以安徽枞阳县为例

2019-01-26 21:35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党组织

刘 颖

(中共枞阳县委党校,安徽 枞阳 246700)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意义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细胞,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对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意义重大。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

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带领群众、组织群众共同奋斗的历史。提升组织力,是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与关键。毛主席同志指出:“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还有什么与此相反的方针呢?”

党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依靠发动群众,提升群众组织力,使我们党凝聚了坚固的党群关系同心圆,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有新使命、新担当。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生态环境治理等。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促进农村发展,构建乡村善治、农村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应有之义

办好中国事情,关键在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屡次强调,“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提升基层组织力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关键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党组织在农村社会的政治领导、思想引领、社会号召、组织群众功能,是我们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必然要求。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国家治理不能撇开乡村治理,只有攻克了农村治理中一系列的难题,国家治理能力才会有突破性进展。健全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实现德治、法治、自治有机统一,是我们党实施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找准当前农村基层党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寻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有效路径,课题组随机抽取枞阳县15 个建制村党组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个别访谈等形式,开展深入调研。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没有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党的基层组织首先是一个政治组织,政治属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从调研情况看,当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还存在以下问题:

1.政治纪律、规矩意识不强。表现在:不讲正气讲圈子。有些村“两委”成员团结合作精神不强,山头意识、圈子意识突出;不讲规则讲利益。调研中发现,该县某乡镇个别村委擅自利用村里公章为他人虚报家庭农场规模,并模仿村主任笔迹签字将村集体160 亩圩田发包;不讲纪律讲“任性”。如该县有一村在几百亩村圩田发包时,书记、主任商量后,就把公章盖了,无视党的纪律和规矩。

2.部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不规范。有人认为组织生活不够务实,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有的基层党组织在开展组织活动时,有些党员不愿意参加,人数难以过半;有的组织生活形式化,吸引力不强;有的党费收缴不规范,甚至有的成了口袋党员,等等。

3.党员示范作用发挥难。平常留在农村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者,青壮年党员外出务工者居多,“组织找人难”,党员的示范作用发挥难。

4.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履行党建主体责任不够。农村党建存在安排部署多,贯彻落实少问题。二是不敢同歪风邪气作斗争。以前有的村群众搞赌博歪风、信仰邪教,乡村干部不闻不问,不向上级汇报。三是政治不清醒。群众对有些政策不理解,乡村干部亦是人云亦云。

(二)部分党员、群众精神状况严重贫乏

精神状况贫乏不仅体现在普通农民群众身上,少数农村党员也出现了理想信念迷失、组织观念淡化等问题:

1.理想信念缺失。在农村,有的党员在个人私利与村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比一般群众的觉悟还低;有的党员沉迷赌博、封建迷信、宗教活动,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

2.组织观念不强。有的党员思想上已偏离党组织,不愿参加组织活动,工作上不积极主动。对涉及个人利益以外的事务漠不关心,组织意识极为淡漠。

3.“等靠要”思想严重。以扶贫工作为例,极少数贫困党员不愿意主动脱贫,争当贫困,坐等帮扶;有的脱贫信心不足,习惯于贫困,安于贫困。

(三)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1.基层党组织抓主业不够。有的村党支部党建工作不到位,服务群众意识不强。很多党员认为组织活动流于形式,“一年开不了几回会,开会不是举拳头就是收党费”,党组织软弱涣散,群众不满意,农村工作的战斗堡垒作用难以发挥。

2.“四风”问题影响了党群关系和谐。调研中发现,有的党员干部摆官架子,不愿沉下身子接触群众,官僚主义思想明显;有的党员干部不善于听取意见,认为个别群众反映的问题具有片面性,是一些支离破碎的问题,甚至少数党员不关心群众诉求,为群众办事拖拖拉拉,缺乏积极性;有的脱离群众,大话、空话、套话、假话连篇,就是不办实事,伤害了群众感情,群众对干部逐渐失去了信心,群众对干部不满意,干群关系不和谐。

(四)部分基层党组织号召力不强

1.农村干群关系淡漠。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大力提高农民收入。现在的农民不需要交税、不需要纳粮、不需要投工投劳,国家还给予各种惠农政策和帮扶措施,党群关系应当和谐。但不少农村却出现了“没事不理你、有事才找你”的现象,甚至一些村民连村民大会都不愿意参加,干群关系极其淡漠,党组织无号召力可言。

2.党组织内部不团结。一些党员干部对内不团结,互相拆台;对外优亲厚友,处事不公,独断专行,权力任性甚至贪污腐败、违纪违法。久而久之,群众不信任。

3.有的党员干部服务淡化。少数党员利用村干部的身份,汲汲营营,以公谋私,把党员干部身份成了追求利益的工具,却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一句空话。

三、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对策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增强组织优势和组织活力,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才能促进发展服务大局。

(一)围绕党的领导地位,着力提升政治领导力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就是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类社会基层组织中。

1.强化“四个意识”。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政治自觉,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上级党组织要着力整顿基层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集中开展“村霸”“蝇贪”等专项整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2.加强队伍建设。枞阳县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举措值得推广。他们按照“选优、训强、管好、用活、备足”十字方针,不断发展以村(社区)党组织成员为主体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村党组织、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全覆盖,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

3.坚持依法治理。法治是党和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习近平同志说,要“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对于关系村集体和村民利益的事项,必须依法依规,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等制度,使法治思维、法治手段在农村事务中落地生根。

4.坚持群众自治。有序推进民主,着力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群众共同参与讨论、修订和遵守村规民约,探索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议事协商形式,把党和政府的主张包括村党组织的要求,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强化思想引领,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1.用好村级活动阵地建设。着力打造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丰富完善党群活动、培训教育、便民服务等功能内涵。继续抓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组织生活制度等的落实工作,提升党组织凝聚力。

2.弘扬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微博、微信、APP 等新旧媒体的线上普及作用,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教育场所的线下宣传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大网络的形成。同时,坚持多措并举,弘扬正能量,用身边的典型事例、日常的良言善行,纯善的家风民风去浸润村民的心灵,引导农村社会形成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的良好风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农村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3.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村级基层党组织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推进主题教育活动进农村、出实效,促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不忘入党初心,牢记第一身份,牢记使命担当,立足岗位,扎根基层,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三)做好群众“主心骨”,增强群众组织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回望我们党的历史,只要我们能够很好地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我们的革命事业就能成功,就能取得胜利。

1.虚心向群众学习。延安时期,人民群众用小米养育了中国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老百姓用小车推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群众按的手印开启了中国的改革航程。人民群众最有智慧,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当好人民群众的学生,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精神营养。要问计于民,开展调查研究,坚持一线工作法,走群众路线,从群众那里取得真经。

2.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第一,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坚持改革发展与组织跟进并举,将组织资源、组织优势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要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着力推进党组织进驻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业基地、产业园区、专合协会等经济组织,推动构建村村联建、村企联建以及产村联建模式,促进党组织引导农村经济有序健康发展。第二,坚持多业态融合发展。党的十九大要求,促进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农村多业态融合发展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多模式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强化组织领导作用,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典型案例以及融合模式,引导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实现农民增收这一核心目标。第三,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当前农村各地正在开展的“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项改革,让广大农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要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盘活了农村资源,促进了农民增收。

3.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要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增强群众组织力。

第一,通过完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格谈心谈话等制度,让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增强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使党员干部对组织能够做到思想上认同、政治上依靠、工作上服从、感情上信赖。第二,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群众理解党的大政方针,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把党员和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

4.学会和掌握组织群众的规律。做群众工作应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讲原则就是要遵循国家的现行法律、政策,遵循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同时做群众工作又要有灵活性。坚持“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这是党员干部团结同志、团结群众的重要方法和工作艺术。党员干部要把握好尺度和分寸,利用好群众工作规律,发挥影响力,组织群众干事创业。

(四)加强自身建设,扩大社会号召力

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被纳入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治国理政中的决定性作用。

1.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激发组织战斗力。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发挥的好,党内政治生活则积极健康有活力。党内基层民主发挥的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则坚实有力。要继续推进落实基层民主制度。大力推进党务村务公开、畅通民主渠道,促进党务村务民主决策;着重加强对“关键少数”的监督。村书记和村主任作为村党组织中的关键少数,必须树立“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受监督”意识,杜绝“一言堂”、搞特殊。

2.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增强组织影响力。习近平同志提出:“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提升组织力,就要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强、作风务实、业务精通、敢于担当的高素质带头人队伍。

第一,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选拔有真才实干的优秀人才。努力从致富能人、退伍军人、优秀大学生以及各类乡贤中,寻找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加大人才教育培训力度,通过专家讲座、实地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基层带头人干事创业能力。第二,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并大力表彰宣传榜样典型,提升带头人带头热情,扩大“头雁效应”。第三,坚持“严”字当头,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建立预防腐败的防治体系;坚决防范纠正“四风”,对于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微腐蝇贪”,要果断亮剑、严肃处理。

3.落实责任担当,提升组织执行力。执行力是组织力的重要表现,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的领导核心,是农村工作发展的中坚力量,农村党组织的执行力体现在贯彻落实上级的战略部署,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中心任务以及为了完成任务而需要完成的各项具体任务的能力上。

总之,提升组织执行力,关键在人。基层党员干部担当意识、干事创业能力与组织执行力是分不开的。调整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公开选拔优质人才充实村干部队伍,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增强组织活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通过宣传教育、制度管理、加强监督等方式增强村干部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以优秀的工作能力、良好的服务态度、亲切的工作作风,提升村民对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增强干部工作活力,完善激励机制,从保障基层干部待遇、提升政治发展空间等方面形成差别,让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人有机会、有平台、有地位,从而更好地激发村级干部在农村工作中的创造力和激情。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党组织
党员干部新书架
清华党组织公开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云南省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法治化路径探析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