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分析

2019-01-26 10:20付晓陈永磊范文洁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常态大学生

付晓 陈永磊 范文洁

摘要:就业价值观在大学生择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因处于不同时期而不同,在新常态的经济形式下,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代表要接纳、吸收、适应新常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引领自己,积极做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发展方向,以提高在校学习的效率,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新常态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2-0215-02

一、引言

“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的行程中第一次提及的。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代表,要适应在这种新常态的形势,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导自己。本文拟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情况,研究分析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因素,从而引导大学生尽早形成务实、积极的就业价值观,做出个人职业规划,明确发展方向,以提高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效率,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二、国外研究现状

1909年,美国的“职业指导之父”帕森斯首次提出“就业指导”概念,帕森斯提出了特质因素理论,奠定了职业指导的社会地位。20世纪60年代,舒伯提出了“生涯”的概念,他将生涯的过程概括为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退期,把生涯的发展看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用动态发展性逐渐取代静态稳定性。20世纪70年代,美国E.H.施恩教授提出的职业锚理论包括五种类型:自主型职业锚、创业型职业锚、管理能力型职业锚、技术职能型职业锚、安全型职业锚。职业锚是就业价值观的体现,是就业过程中最看重的部分,也是最不愿意放弃的原则和底线。相关研究大多采取调查测验研究的方式进行,针对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专业人的特定诉求,导致就业难与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他们关注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有其合理成分,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三、国内研究现状

从就业价值观提出以来,我国很多学者基于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方法对此展开深入的研究。吴晓清(2012)研究了多元价值观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观念功利化、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价值观逐渐淡化等问题。汪浩、高琳琳等(2014)分析了“9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的新趋势,结合人才市场需求目标和“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就业指导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和教育进行了探讨。谭为跃(2015)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需要处理好就业价值观与工资待遇、工作地位、个人特长能力、个人兴趣等的关系,积极培育和不断完善核心就业价值观。综上,我国就业价值观教育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将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因此在新常态下开展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四、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现状分析

本调查在山东科技大学开展,调查从2015年4月20日开始至2016年5月10日结束,实际共发放问卷213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93.8%从问卷中抽取200份,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大学生毕业就业考虑的因素。大学生选择工作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有工资收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以及优越的工作环境,而兴趣爱好、福利和父母的期望占的比重较低。在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一选项上,毕业生所选的比重最高,达33.33%。在工资收入上,男生比女生更看重,而女生比男生更关注工作环境的优越性。

2.大学生对就业地域的选择。在被调查的学生中,二线城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的选择比重最高,从大一到大四的统计结果一致;有超过15%的学生选择一线城市,大一的比重最低,年級越高比重越高,有25%的学生愿意到一线城市发展。学生最不愿意去的是县市区以下的城市,另外他们对西部志愿者这个选项也不是很热衷,毕业生选择该项的比重是零。

3.大学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学生对成为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期望值最高,其次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较之于以前学生纷纷选择国考、省考和事业编考试,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这也是新常态下就业价值观念的转变。就业价值观在性别上有明显差异,男生更倾向于在企业发展,而女生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比较青睐。

4.毕业时去向的选择。在毕业选择上,有1/3左右的学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有1/4左右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爱好慎重选择自己的第一份职业。这一统计数据显示,迫于就业形式的压力,学生们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就业,这会导致就业离职率的提高。有1/3左右的学生会选择继续考研,而选择出国留学的比重相对较低,这可能会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在自主创业这一选项上,大一的学生创业激情最高,有13.41%的学生愿意自主创业,随着年级的升高,创业激情越来越平淡,但是仍有2.68%的学生有创业激情。

5.就业薪酬待遇期望值。薪金待遇一直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薪金的期望值选择在3000—4000元的居多。从专业类别来看,理工类学生对薪资的期望值较高,选择2000—3000元的比重最低,占17.27%,而语言类在此范围内占的比重高达66.67%;选择4000—5000元的比重最高,达28.06%,这可以看出大学生自己对就业的期望值偏高。

五、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1.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对大一学生亟需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引领他们重新确立目标,从职业规划的角度进行自我探索,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等,并结合社会环境分析探索专业就业去向和发展趋势,为实现目标做出有效合理的规划和安排。

2.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因此,学校应该因势利导,开设各种创业的课程,开设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各类创业计划竞赛,鼓励学生多参与,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机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业创新型人才,拓展就业之路。

3.转变价值观念适用新常态。中国正在实施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关键在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大学毕业生是高素质的劳动群体,是创新驱动的生力军,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在“互联网+”的新时代,合作共赢、不断变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大学生要适用新常态,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4.以兴趣为导向鼓励大学生多实践、多探索。探索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去探索、实践,唯有尝试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实践也是接触社会、了解世界的最好途径,它增强了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职场过渡、角色转换做好了准备。

5.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要鼓励大学生把个人的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结合起来。倡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的追求,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积极的就业价值观,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陆文,熊丽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就业观[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1).

[2]王红梅,赵侠,张凯,孙立娟,解春苓.在校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调查分析[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5,(02).

[3]钟谷兰,杨开,等.大學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Abstract:The employment valu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choice,and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The values of undergraduate employment are different due to different periods.Under the new normal economic form,college students,as representatives of the new era,must accept,absorb,and adapt to the new normal,insist on us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guide themselves,and actively make personal career planning.To clarify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chool study and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in employment.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values;new normal

猜你喜欢
新常态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