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将医保服务体系导向新阶段

2019-01-27 14:46
中国医疗保险 2019年2期
关键词:经办服务体系机构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事业,都有不同的时代命题。中国医保20年的辉煌业绩,就是在不断地回答时代命题的道路前行中所取得的。作为这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保经办也在阔步前进,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新的事业起点上,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建设仍然要解决新的时代命题,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过去是打桩子、建基础,今后就是强基础,优结构,建设更强大、更优质、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体系。

以优化职能配置为宗旨推进机构设置

本轮机构改革的要义之一,是强调机构职能的科学调配,更加注重各项职能之间的系统性、协调性。如何在地方特别是市、县体现这一要义,构建医保服务体系建设呢?

我的理解,一是要把服务体系更加向基层、向农村、向边远地区延伸。从实际工作来看,前述几个层面或地域的群众,从政策的传递知晓、从老百姓自身办事成本、从获得的服务质量方面,实际上离普惠便捷的公共服务有相当的差距。要缩短这个差距,需要配置更多的服务力量,而且把服务力量配备到老百姓身边。要更加重视科技、重视信息化,弥补人力的不足。

二是尝试扁平化的组织体系。中央机构改革决定提出,要科学配置权力,减少机构数量,简化中间层次,推行扁平化管理,形成自上而下的高效率组织体系。按照这一精神,可以尝试在市、县机构设置上打破既有框框,在具备条件的区县一级只设经办派驻机构。市级职能侧重服务标准建设、服务流程优化和基金监管;县级侧重提供具体经办服务,且重点提升服务的可及性、时效性和服务质量。在部分省区公布的机构改革方案中已经先行一步,以后还可总结、优化、推广。

三是科学匹配行政和经办之间的权力、职责范围。不可否认的是,一直以来,二者一定程度上存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的弊病。出现这种情况,既有人的因素,更有职责范围没有划清界限的因素。这种局面,损害事业发展,应予理顺,让行政集中精力抓政策体系建设和宏观指导,让经办机构集中精力抓服务。

以机制转换为抓手,为医保事业积基树本

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面对人民群众对医保服务的更高期待、面对更多参与主体和利益博弈更加复杂的局面,医保提供的公共产品,应该更加公正、便捷、人性化。实现这一政策目标,需要从更深层次去思考和谋划,建立更加具有导向性、更加具有长远眼光的机制。

笔者认为,新时代的医保经办,既要继承,又要创新。从改革创新的角度讲,就是要实现机制转换。在有些行业的管理中,管控思维盛行,机制上也比较传统,命令式、计划式、检查式的居多,还往往一刀切,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医保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机制转换,要更多地抛弃管控思维,依据规则治理,倡导契约精神,鼓励管理工具的创新。比如,为提高基金运行的绩效,可以建立全口径的大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分析各种支付项目在病人、医院乃至医生群体的使用轨迹,从而确定基金管理的重点。又比如,对定点协议执行评价问题,可以共同委托第三方进行中立评估。还比如,药品成本定价难以反映真实状况和市场波动,可以采取协商谈判的方式来确定相对合理的价格。实际上,推行“4+7”与其说是更加彻底地执行招标采购的基本规则,毋宁说是医保治理规则的创新和转换。可以说,医保机制转换是一篇值得好好做的大文章。

以能力建设为根本化解固有难题

医保经办工作在职业化、专业化、精细化等方面持续进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深层次问题甚至是结构性问题。从地域差异上讲,东西部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在思想意识、人员素质、财力投入、运行机制、服务方式等方面存在落差,甚至一省范围内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也差异较大。从管理机制上,一定程度上存在行政部门与经办机构之间理念差异、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的现象。从服务效能上看,精准化、个性化、信息化、便捷化等方面,还与群众的预期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便捷服务、贴心服务上还远远不够。

从自身能力建设上看,既存在人力、财力投入不足,也存在人少事多因而服务质量不高、廉政风险伴生的情况,而且经办队伍专业后备力量不足、上升通道窄、激励不足、流动性过大等问题非常突出,特别是专业人才进不来、既有人员是否参公身份不一等问题,对人员队伍优化形成较大的心理和现实冲击。

就上述各方面的问题,应该系统化地拿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有必要在充分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出实招,出硬招。比如,针对西部省区自身财力薄弱而县、乡两级基层经办条件又比较差的问题,可以研究设立西部地区医保基础建设专项提升计划,重点解决服务设备配备等方面的问题。

猜你喜欢
经办服务体系机构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推进社保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互联网+社保经办:用便捷提升幸福感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医保经办管理期待创新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