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标准化体系是高质量发展必然路径

2019-01-27 19:00中新国际能源研究院研究员朱昌海
中国石油企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长庆炼化管理体系

□ 文/中新国际能源研究院研究员 朱昌海

未来几年供给端最大的增量都来自炼化领域,如果说其他行业已进入洗牌尾声,那么炼化行业的洗牌则刚刚开始。本轮炼化从资本开支规模上看,已超越了上一轮高点(2011—2012年),可需求增速却远不如当初,未来将不可避免的出现产能过剩和景气下滑。

随着市场准入大门进一步开放,我国炼化行业将迎来“能力本位”时代,加速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竞争力,成为炼化企业实现效益突围的有效途径。

管理体系升级在企业运营中处于核心地位,这里所说的管理体系升级,就是“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企业实际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制定企业管理流程和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的过程。

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管理体系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日益凸显,已演化为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必不可少的手段。作为“城围炼厂”的长庆石化,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安全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而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乏规则、缺乏主动、缺乏效率等问题,又对企业参与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提出挑战。因而,亟待创建一套具有公司特色的科学规范、高效统一的,能够切实指导管理和生产经营工作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促进公司管理全面提升,实现生产本质安全、产品质量合格、环保排放达标、企业效益最大化。

《炼企全方位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一文,正是长庆石化基于对未来市场竞争加剧的准确预判下,构建与实施全方位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体系过程的生动呈现。该体系实现了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领域标准的全覆盖,不仅让公司首次实现了气不上天、油不落地、声不扰民、安全环保无事故目标,而且大幅提升了经济效益,利润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在中国石油炼化板块中排名不断提升。

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是流程,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长庆石化整合现有体系资源和管理成果,集中创建了“1+5”标准化管理体系,即一套全业务标准化管理流程和五个生产操作标准化模块,以及相应的一系列支撑保障系统,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条流程制定科学、高效、可量化的管理工作标准,从而形成了一套具有企业特色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为取得环保与效益双丰收提供有力保障。

全方位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是企业高质量发展必然路径,但体系设计上一定要立足企业实际。否则,非但不能提升运行效率,还会损伤企业价值链各单元、各环节。多年实践发现,传统标准化管理体系以积累标准为主要特征,标准稳定性好,但制定与实施分离,针对性、适用性不强;不同时期、基于不同目的分散制定的标准,应用时难以成套,难以与阶段性实际工作深度融合并起到导向作用,难以在限定时间内解决急需问题,难以解决跨部门、跨专业的综合性问题。并且,从具体标准呈现形式来看,多为纯文本,可视性不强,影响实用性。为此,企业构建全方位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应像长庆石化那样,多方调研,反复论证,按“制(修)订-实施-检查/评价-改进”模式科学推进,以实现管理体系与企业实际高度契合。

新一轮竞争将从过去“资本主导”“资源主导”逐渐转向“技术主导”“标准主导”,只有抓住转型升级机遇期,苦练内功、强化管理、夯实基础,才能在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

猜你喜欢
长庆炼化管理体系
炼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由技到心、由表入里——贾长庆创作随想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书法随记
《智能油田/智能炼化建设》
镇海炼化一体化基地全面建成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压力表在炼化装置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