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因素分析

2019-01-28 07:46罗倩倩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10037
大众文艺 2019年13期
关键词:故宫纪录片文物

罗倩倩 (南京林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10037)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从拍摄到后期制作历时一年时间,一共3集,每集50分钟时长的纪录片,讲述了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的文物修复专家们修理和复制国家顶级文物的过程。笔者将从内容题材、叙事手法、传播手段等三个方面,分析该片走红的原因。

一、内容题材

1.传统文化与手工技艺的融合

有学者曾说:“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古老, 但有着很大的发展和创新空间”。1近年来,全国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异军突起,《中华好诗词》、《国家宝藏》等多部电视节目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下,并迅速掀起一股刷屏热潮,在朋友圈、微博、微信公众号里话题不断。

《我在故宫修文物》站在故宫文物修复师的视角,摒弃了传统纪录片厚重严肃的风格。它不讲故宫的辉煌瑰丽,不讲建筑的审美,也不讲宫闱内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和宫廷往事。该片用简单纯粹,几乎“无添加”的影像素材,温和细腻的叙事手法,展示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的文物修复技艺。记录稀世珍奇的文物,由残破不堪到芳华再现的修复过程。

《我在故宫修文物》以温暖的笔调,将钟表、青铜器、木漆、百宝镶嵌等文物的修复过程娓娓道来,不急不躁。犹如一股清流,缓缓注入身处“快餐时代”浮躁不安的人们心中,让观众在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里,能在片中寻找到一丝平静与安宁。

我们眼中的神秘,他们眼中的日常,看似宏大的选题,实则细小动人。我们眼中的遥不可及,实则真实可感。《我在故宫修文物》突破传统以“故宫”为题材的纪录片,选题平实又贴近现实生活,这是它成功的一重要因素。

2.匠人精神

《我在故宫修文物》引起热烈反响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媒体和观众口中的工匠精神。何为工匠精神,大概就是和文物修复师们一样,倾尽一生,只为专注于一件事。立足实地,踏踏实实地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在意每一件文物的细微之处,对所从事的工作始终充满爱与敬畏。

正如片中的钟表修复专家王津老师,当他戴着放大镜,手拿小电筒,在造型精致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前,查看着“病症”时,整个世界都静的出奇,只剩下自鸣钟整点报时悦耳悠扬的钟鸣。眼神温柔,神情专注,一举一动都谦逊有礼,温文尔雅。

不管是为了了解大漆,在三伏天的深夜和漆农一同进山采漆的闵俊荣,还是光脚踩在织布机上织造着“一寸缂丝一寸金”的陈杨,亦或是跨越十八年摹《清明上河图》的陈忠莲,小心翼翼揭着无数条细小单薄命纸的单嘉玖和她的徒弟们。修复师都在用她们的专注与踏实,坚守着他们的“匠心”。他们的世界安静而诚实,双手与心的创造,诠释着当代中国的“工匠精神”。

二、叙事手法

1.从“人”出发的叙事角度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故宫是生疏的,文物也是陌生的,文物修复师更是不曾了解。那些陈列在玻璃展架里精致美丽的文物,被游客观看欣赏完之后,又会有谁会体悟其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别说将这些文物恢复光彩的文物修复师了。

而《我在故宫修文物》采用平民化视角,日常化的表达,深入到红墙高檐下文物修复师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展示出文物由断裂残损到原本模样的修复过程。同时,也把有血有肉、生活化、职业化的修复师形象刻画在观众心中。

他们衣着普通,言谈亲切,手上碰的是价值连城的文物,脸上露的是淡定自如。早上拎着开水瓶去水房打水,工作间隙骑着电动车去执行特殊任务“抽烟”,阳光下给懒洋洋的御猫喂喂食儿。我们想象中刻板严肃的修复专家,变成了再普通不过的身边人。

此时的故宫已经不再是故事的中心,而是修复师的的工作场所,用来展示人物的环境。关照人物,传递修复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吸引观众一点点接近了解他们并不熟悉的领域,也为整部增加了温度与魅力。

2.愉悦轻松的叙事基调

相比《故宫》、《大国崛起》这些“大手笔”的文献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就显得有点儿“小家子气”。从创作队伍、技术设备资金投入等来看,它也的确属于小成本、小制作的纪录片。条件限制的后果并不是粗制滥造,反而使本片另辟蹊径,在愉悦轻松的叙事基调中强调客观真实。

西三所的小院像一个杂居的四合院,在这里上班的人们也不同于高大写字楼里的精英白领。每天上班一边吆喝一边推开重重朱门,去寿康宫打水,去慈宁宫转转,合着阳光喂喂“御猫”,随着秋风打落金黄的御杏,偶有闲暇弹弹吉他聊聊天儿……这些逗趣的琐事,让这些身怀绝技的人鲜活生动起来,和厚重庄严的故宫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反差。

风声鸟鸣、机器运转声,师傅的口述,师徒的对话,大量的同期声再加上恬淡轻柔的背景音乐。这种朴实无华的叙事风格,使整部片子给人一种舒适轻松之感,也打动了观众的内心。

三集纪录片,每组都以修复一件特定的文物为主线,再辅以专业性的语言。不是长篇大论的专业解说、知识普及,更像是为文物和修文物的人发声。基调平淡舒缓、愉悦轻松,是本片叙事手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质朴真实的叙事方式

由于市场经济和商业运作的召唤,影视作品的制作愈发精良,无论是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还是小成本的社会纪录片,都有过度依赖技术的嫌疑。

《我在故宫修文物》就丝毫没有依赖技术的端倪,因为它接地气通人情。叙事方式呈现出生活化、亲民化、故事化的特点。故宫博物院纺织组成立于2009年,工作人员全部是女性。织绣组的李鹿和陈杨,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谈论着“不能化妆不能喷香水不可以做指甲”,这些女性修复师在文物修复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因为这些外表上的美化可能会存在伤害文物的风险,所以她们只能不施粉黛自然美。就和整部纪录片一样毫不矫揉造作,扭捏作态。

闲暇之余的修复师们在小院里植树种菜,养鸟喂猫,在空无一人的太和门骑自行车,为自己载的无花果被砍和同事吐槽。这些生活化的琐碎片段,增强了片子的故事性和趣味性。结构称不上多么严谨,剪辑说不上多么巧妙,画面也不见得多么精美,但是质朴无华、真实可信,回归事物的本质才能打动人心。

三、传播手段

1.传统媒体广而告之

一直以来,电视媒体作为影像输出设备的元老,诞生至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拥有数量庞大的受众和重大的影响力。虽然近年来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但它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传播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现今, 网络突飞猛进式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2在以前,纪录片的主要传播平台是电视频道, 但由于新的传播方式诞生,纪录片的传播平台衍生到新兴视频网站。新兴媒体的出现确实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挑战和冲击,但不可否认的是,纪录片的发展仍然离不开传统媒体的助力。

《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完成拍摄后,在央视首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该片在受众心中的地位, 这就为它的知名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虽然播出后没有引起较强的轰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在观众群中得到了传播。初次传播将本片广而告之,为后期的网络广泛传播做铺垫。

2.新媒体引发热潮

《我在故宫修文物》大电影由原班人马打造,上映后票房可观。“微信公众号平台作为一种社交传播平台, 受到广大自媒体从业者及人民群众的欢迎。”3大电影在微博上的阅读量超过2000多万,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也达到了500多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电影拍摄期间利用各种新媒体传播方式来进行宣传,引发网友关注。

“自媒体是以微博、微信、播客、社交网站、论坛等为主要形式的个人自主发布平台。”4《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走红同样也不可忽视自媒体的推动作用。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成功不仅在于选题角度的独特新颖,内容题材的引人注意,更在于传播方式的多元化。2016年是新媒体纪录片播出的井喷之年。在相关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各大视频网站开始发力,紧抓新的发展机遇,开发优质便捷的纪录片平台。观看量过亿的纪录片项目批量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纪录片越来越多,新媒体已成为纪录片不可或缺的传播平台。

注释:

1.陈海燕.论《中国文化通论》课程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07):139-140.

2.刘日照,程嫩生.典型报道的“非典型”传播效果研究[J].新闻知识,2018(06):27-31.

3.薛芳芳,徐紫薇.微信公众号热门文章的美学阐释——以个人微信公众号“拾遗”为例[J].美与时代(下),2018(06):75-77.

4.李桂芹,陈相雨.自媒体传播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影响[J].传媒观察,2014(11):17-19.

猜你喜欢
故宫纪录片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雪中故宫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故宫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