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症,要战胜

2019-01-28 01:32李旭飞
政工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波澜气量曼德拉

☉郑 刚 李旭飞

古时候据说有一种公鸡蛇,长有公鸡一样好看的红冠,这种蛇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特别容易妒忌,一碰到比它高大的人,就喜好比上下,因而直其身、昂其首、扬其冠、行其凶。遇到这种蛇万不能乱跑,否则就会被它攻击。对付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将鞋子脱下来抛向空中,公鸡蛇就会跳着去与鞋子争高低,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跑走了。公鸡蛇因为妒忌,选择与鞋子较劲,而忘了真正的目标,在大家看来是一笑话。笑过之后,却值得我们深思。这种公鸡蛇到底存不存在,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但人们内心的“公鸡蛇”却还时常存在。

培根说过一句深刻的话:一个人能够容许一个生疏人的发迹,但不能谅解一个身边人的上升。比如,乞丐往往不会去嫉妒亿万富翁有多少钱,但常常会嫉妒临街的乞丐比他多讨了10块钱。所以,有时越是同事,可比性越大,嫉妒心就越强。

当身边同志作出了成绩、取得了进步、获得了奖励,特别是在调职调级、评功评奖超过自己时,一般来说内心多少是会有波澜的,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然而,由于对于这些波澜处理方式的不同,往往会导致发展方向的差异:一个是积极的方向,波澜成为激流,激励我们向同事学习,真心为同事高兴,敢于挑战、追求卓越,不断攀登事业的高峰;另一个是消极的方向,波澜成为洪流,嫉妒心如洪水泛滥,看不得他人好,心里不服气、不平衡,闹红眼症,有的甚至陷入无谓的内部争斗和消耗中。空气会产生雾霾,极其有害。人们的内心有时也会产生妒忌的雾霾,任由其发展,最终会害人害己。所以,要像积极治理空气雾霾一样,及时消除心中的心霾,做到“三有”:

一要有眼光。每个人眼力是有限,但眼光却可以是无限的。有了长远的眼光,就不会与人争一时一事之得失、比一时一刻之高低,而是专注于更大的事业、更远的远方。《红顶商人胡雪岩》中讲:有一个县的眼光,那就可以做一个县的生意;有一个省的眼光,那就可以做一个省的生意;有天下的眼光,那么就可以做天下的生意。毛泽东同志与常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总是站得最高,看得最远,见解最深刻。当年访问过延安的美国著名记者谢伟思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当时,我常常向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高级领导和朋友们打听他们的想法,为什么毛泽东能够成为公认的领袖?回答总是一样的,简言之,就是一句话,“他目光远大!”所以,一个人眼界有多高,就能攀多高;眼光有多远,就能够走多远。面对各种竞争,面对一时得失,要把眼光放远一点。

二要有格局。老子《道德经》最深刻的思想之一,就是无为无不为,不争莫与之争。这是告诫我们,不要争眼前的利益,而要扩大自己的格局,不去争最后却争到,水到渠成获得成功。邓小平同志有三个原则:第一,不计个人恩怨,以历史、国家、党的利益为标准;第二,不在琐事上与对手冲突;第三,不和不在一个等量级上的对手较量。邓小平同志这样的信条,突显了他的大格局,从而成就了“三落三起”的非凡人生,让我们肃然起敬。所以我们讲,人生大棋局,格局决定结局。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做官,最后都是做人。有多大格局做多大事,修多大格局成多大事业。

三要有气量。人生不过百年,一辈子免不了风风雨雨、沟沟坎坎,想时时幸福、事事遂心显然不可能。遇到一点委屈、一点挫折,就满腹怨气、咬牙切齿;产生一点矛盾、一点冲突,就恩恩怨怨甚至伺机报复,只会把我们的人做小了。曼德拉,因为领导南非人民争取自由,推翻南非白人种族主义统治,1962年43岁时被捕入狱,在监狱里关了27年,受尽折磨和虐待。1990年曼德拉出狱,1994年当选南非总统。他在就任总统时,邀请了3名曾虐待他的白人狱警参加就职典礼,并起身恭敬地向他们致敬,当时在场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曼德拉豁达大度的气量,不仅赢得了本民族人民的支持,更赢得了整个南非,他被称为南非国父,2004年被选为最伟大的南非人。原谅他人,其实是在升华自己;宽容别人,也是在善待自己;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恰恰是在为自己铺路。

一个人即使是才华横溢,但气量太小,是干不好事,也是难以干成事的。即使遇到偶然的机会,事业超过了自己的气量,如果不随之扩展自己的气量,那就有被事业撑破的危险。《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就是典型的例子,“三气周瑜”就把他气死了。人与人之间相处久了,要多记他人好处,多看他人长处,多想他人难处,这样才能扩大自己气量,赢得朋友、赢得事业、赢得发展。

猜你喜欢
波澜气量曼德拉
做人要有气量,交友要有雅量
曼德拉度假别墅
气量可以学习吗
王旦的气量
胸中寓峰岳,笔下涌波澜——王海亮诗读感
气量三层次
一石千层浪 思维起波澜
大陆援台物资遇波澜
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