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维论析

2019-01-28 19:07郭继萍赵宝龄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特色

郭继萍,赵宝龄

(1.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9;2.中共龙口市委党校,山东烟台265701)

马克思主义发展到21世纪,迫切需要根据新实践对新情况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制度安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理论创新。从人类思想理论的发展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由原创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照社会现实,推进理论创新,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保有为时代‘立言’的科学性与阐释权。”[1]马克思主义由原创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一个突出成果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思想不但可以指引中国向“强起来”迈进,更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价值。这一思想是新时代指导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历史维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灵光一闪的顿悟,而是在国际共运和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底蕴上,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奋斗的又一伟大理论成果。新思想既从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又认真吸取国际共运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时代,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提供了理论指南。20世纪90年代,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的历史背景下,在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唱衰遏制中国、妄图演变分化中国的阴谋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社会主义在中国呈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巨大成功也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展示了一条比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更高效强大的社会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不同于西方国家倡导的普世价值和所谓“普遍民主”的多党竞争体制,而是一种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历史和现实情况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历史发展已经清晰地表明,资本主义已丧失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活力,其之所以没有灭亡是因为它在自我挤压残存的生产力。当资本主义自身所容纳的生产力全部被挤压完毕之时,资本主义灭亡的时刻也就到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反思中华民族百年屈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伟大使命而形成的伟大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囊括了中国共产党内政外交、治国理政等各个方面内容,有哲学思维统领、有战略布局规划、有轻重主次、有具体措施,新思想让我们在奋斗的道路上既有了方向指引,又有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二、实践维度

每一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中国的社会主义也必然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伟大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营养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啃硬骨头甚至刮骨疗毒,以超前的战略眼光谋篇布局,以非凡的政治勇气从严治党,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部分党员干部中的不正之风和贪污腐化之气得以遏制,中国经济社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的新鲜经验加以系统总结,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毋庸置疑的是,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实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这个实际,在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的战略判断下,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出台措施、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深化对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各方面规律的认识,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理论维度

社会是永恒发展的,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创新也是永无止境的。马克思主义按照理论层次划分,可以分为原理与范畴、方法与原则、策略与论断。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3]因此,坚定认真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依据事物所在的范畴和实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原理,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方法来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拓展新思路,创造新理论,不断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注入新理论,提供新动力。新思想坚持以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来认识中国现实,并依据现实进行战略顶层设计、确定原则路线、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这就使整个新思想体系建立在稳固的实践的基础之上,体现了新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依据中国当今的社会实践和世界发展趋势提出对策、解决问题,又将近年来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获得的相关经验进行系统总结,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种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螺旋上升的发展逻辑,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原因。

四、价值维度

两个重要的价值维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是纵向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尺度,二是横向的对其他国家的价值向度。也就是说,新思想对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对外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范本,为陷入经济滞胀状态的其他国家人民提供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

1.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尺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尺度浸润于新思想有机体的方方面面。新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与资本主义国家宣扬的人权至上的价值观有本质的区别。资本主义国家以人权至上为幌子,以“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为本质。虽然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但两级分化的格局无法根本扭转,最后只会造成“优者更优,欲变优者难变优,劣者更劣”这样一种局面。传统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是抽象的自由、平等、博爱,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通民众来说,人权至上在实际上只是针对自己所握着的选票,一旦选票投出,他们的所谓的人权就无人问津。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对本国工人阶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让步,在其国内学术界也出现了改良主义,但在价值观上,仍旧只是在字面上尊重和保护人权,在具体政策措施上极度欠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口号式地空喊“人民主权、人权至上”不同,新思想不但将为人民服务写入文件,更将其付诸于实际行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但提倡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提倡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利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内在规律发展生产力,注重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积极出台“促劣变优”的方针政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精准扶贫等都是“促劣变优”的重要举措。小康路上绝不让一个人掉队,正是体现了新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

2.对其他国家的价值向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但在国内意义重大,在国际上也有广泛的影响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了一种更高效的制度模式。新时代、新成就、新思想宣告了中国崩溃论、社会主义灭亡论的破产。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具体社会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改天换地的强大力量。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滞胀、增速乏力、人民生活幸福感不强的情况下,中国的高速发展向其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以上四个维度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将往何处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往何处去,为新三步走战略奠定了稳固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将不断激励我们‘走好今天的路。’”[4]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特色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