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磨映“实践”分析反思引“活动”

2019-01-28 17:53陈海奇
成长·读写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实践问题活动

陈海奇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枯燥的课程,而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的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主要目标,一般是在教师指为辅,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主的实践性课程,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经验,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对而言,活动实践课更为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倡导学生在发现、探究性学习中挖掘出一个人人的发展价值,培养一个人的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为了更好的落实这门课程,笔者尝试发现与梳理农村小学的实践活动课存在的教学现状,这对課程的实施有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实践;活动;问题

我们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要开展落实好综合实践课程,真正达到以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经历动手、操作、探究、质疑、创新等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种种迹象表明,在农村小学开展综合活动课是迫切需要的。

一、【现状】:学生问题意识薄弱——对牛弹琴

在中国,家长问放学回家的孩子第一句话差不多都是: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吗?而在许多发达国家,家长们问的第一句话常常是:你今天在学校向老师提问了吗?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反映出国内外家长对待孩子是否善于和敢于提问的不同态度。以至于长期以来,中国的一部分学生常常只注意学答,而不是学问,而这些现象课堂中也可见一斑。

【对策一】:鼓励多问,及时激励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语道破天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问,学问,就要学会问”、“学成于思,思源于疑”, 这些名言也都深刻地阐明了“问”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点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火花。在教师的及时点评和激励下,学生的问题思维被打开了,各种各样的有趣问题都被学生摸索到了,可见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在教师的激励下渐渐培养。

二、【现状】:家长配合意识薄弱——孤掌难鸣

大多数的家长只是把自己定位为教育的支持者与维护者,还没意识到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份权利和义务。这种情形直接导致了这些家长们不参与或者干脆走个形式,对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或冷淡,或旁观,甚或阻挠。之所以出现这些状况,主要还是家长自身的原因:

(1)认知错误:随着网络的发展,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奇葩家长的案例也越来越多,也让人们不禁引发感概:“不用考试就可以当父母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的确,现在总是有一些家长认为,教师就是保姆,只要孩子在学校,所有的事情都应该由教师劝劝负责,自己只需要管孩子的吃穿,对孩子学习上的关心和期待甚少!沟通也是无济于事。由于错误的认知,课程根本无法顺利开展,更别说他们能够热心的参与到课程中来。

(2)自身条件受限:一些家长认为自己文化素质不高,无力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对策】:家校互联,促发参与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见,即便是到了学校的集中学习,除了老师的谆谆教导之外,更离不开家长们的配合。所以,要想真正落实好综合实践这门新型课,除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外,更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获得家长们的理解和帮助,因为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知会严重影响他们对学校的态度,而他们的态度往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行为。

(1)让家长成为知情者:教师可以利用家校网、微信、QQ等网络平台、宣传单、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对家长进行相关普及,增加他们对这门学科的认识。

(2)让家长成为旁听者:在家长们对这门课程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后,可通过家长开放日、学习成果展等形式,让家长走进校园,感受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使家长深入了解感受这门课的理念与目标,以及深刻体会到这一门课程给孩子们思维能力、操作能力上带来的进步与拓展,以及带给孩子们的快乐,从中真正明白这一类课程对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现状】:教师专业知识薄弱——流于形式

1.缺少幸福感:只有教师自身才能体会到,在这个时时强调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的专业知识逐渐面临瓶颈,教学模式也早已经从口头传授变成了多样的多媒体教学,因此,作为教师,不仅每天都有大量的作业要批改,还要备课、教研、学习、辅差、继续教育等等,再加上外人总是对教师这个职业存在这误解,总以为不过是一天几节课,上完就可以撒手不管,还有寒暑假可以休息的美差,不加以理解,使得许多老师的心态发生转变,幸福感直线降低,但一个人甚至是一个行业的幸福感却是课程开展的基础,教师的幸福感会使事情开展事半功倍。

2.缺少专业知识:综合性学习对教师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没有专业的教师,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只能在摸索中探求,在经验中积累,在积累中学习,因此,好多综合性学习即使开展,也往往流于形式,纸上谈兵,很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享受探究的乐趣。

【对策】:专家进校园,做好领头羊

对于这个新型的课程,可以邀请这一方面工作展开的不错的专家进校园,为全校教师上展示课或是讲座,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让教师在每次的点滴之中进步。而对于教师的幸福感,我们左右不了别人的想法,但是可以左右自己的态度。在每一件小事中感受到学生的进步、家长的感激、而这些都是作为教师才专属的成就,慢慢积累幸福感,这样才能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自发的主动的去学习。

小学综合实践的最终归宿是社会和生活,学生要以学校为主线,在实践中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接触社会上的方方面面。满足学生好奇心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获得兴趣的同时,也让教师得到更深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可依,更多依靠的是全新的理念,独特的形式,依靠老师们的正确引导,精心打磨,“真刀真枪”地去“实践”、去“活动”。

参考文献:

[1]郭元祥.伍香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李朝辉.转化与适应:家长参与课程改革的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

猜你喜欢
实践问题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