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学校德育与美育融合途径探究

2019-01-28 11:20陈昌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融合途径立德树人

陈昌春

摘要:学校德育与美育的融合教育,有利于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有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益于塑造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统一的心灵世界。因此,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应以走进学生心灵为诉求,实现德育与美育目标的融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诉求,实现德育与美育内容的融合;以建设优雅的教育情境为诉求,实现德育与美育途径的融合。

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美育;融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1-0066-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论断鲜明指出了我国学校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任务,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基于“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融进美育,因为二者的融合不但可以使德育更具科学指导性,而且可以使德育更具教育的艺术性,可以使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春风化雨”般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学生有意识地将外在的社会要求转化为内在的个人道德需求,从而加快德育潜移默化的进程。

一、实施德育与美育融合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

传统学校德育工作过分依赖于老师的说教,班主任習惯于高高在上,习惯于“我讲你听,我说你做”。这种模式虽然也有实效,但现实中其不良的一面表现得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教育过程无趣无味甚至无效,学生对事情本身的认识和个人的心理情感之间难以统一起来,最终虽然学生也接受了教育,可实效性恐怕并不能如人所愿。这就要求我们传统的说教模式必须做出改变,要注重从让学生心服口服的角度进行教育,而改变的途径之一,就要将德育和美育融合起来加以实施。美育一旦和德育融合,很容易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改变“德育就是板起面孔训人”“班主任只会讲大道理”的不良印象。

(二)有助于强化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德育始终是在潜移默化中对人的行为、精神起约束、激励作用。而美育则是通过个体的审美情趣,培养人们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学校的美育工作既是落实现代“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又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针对性。

作为一名班主任,笔者经过观察和调查发现,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喜欢追求外在的美,却常常忽略内在美。特别是如今信息化正风起云涌、风声水起,大多数学生不懂得如何去辨别真假、美丑、善恶,虽说这些现象也是“非主流”,但是由于中学生的审美观念还很肤浅,审美意识还很淡薄,审美情趣还很幼稚,很容易产生追求“非主流”“二次元”的心理,造成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在这时,如果利用德育和美育不同的特点,将二者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就可以充分发挥针对性的育人功能,强化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三)有益于塑造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统一的心灵世界

现实生活中,真、善、美之间常常表现出分裂、冲突甚至对立的现象,如一些本性善良,行动善良的人在行善举时却常常会出现不文明言行,可谓善而不美,相反也会有另一些人可能在公众面前谈吐文雅、举止优雅,行为高雅,可在私下里却很卑劣,可谓美而不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客观原因虽然错综复杂,但在教育过程中德育和美育“两张皮”的现象不能不说是其一个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现德育与美育的融合教育,因为美育正是在道德认知中体现和反映人们对于真、善、美的根本要求的,这样的融合必定有益于塑造学生真、善、美统一的精神世界。

二、实施德育与美育融合教育的途径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育不仅仅是美的形式的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而且其中还包含着德育与智育的因素,它们的融合完全能够推动与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深化和道德品质的完善。只有在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把德育与美育有机地融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具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大美的人格。

(一)以走进学生心灵为诉求,实现德育与美育目标的融合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传统的东西学生不能理解,不能接受,有个别学生甚至拒绝接受这些流传千年的经典作品。你跟他谈“孟母三迁”“凿壁偷光”他肯定不爱听,你跟他谈“王者荣耀”、谈郭敬明,他们肯定谈劲很足。究其原因是一种“经典”,被小学班主任唠叨了六年,中学班主任接着唠叨时,这种“经典”除了让学生闻到“酸菜味”,看见“唾沫星”,听得“耳朵磨出老茧”外,达不到任何教育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因此,学校德育教育中如果将学生不喜欢的经典转化为时尚的内容也不失为一种“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方式与策略。

笔者所在学校的日常教育中就作了这方面的改变和尝试——阶段性地利用国旗下讲话给学生讲述一个他们喜欢的明星成长的故事。学生不是喜欢明星吗?那么我们就宣讲一下奥运冠军刘翔的《冠军曾输在起跑线上》,使学生明白你起点就慢了,你不努力赶超怎么行呢?但也要相信,如果目标确定了,方法得当了,行动坚持了,一样能够“赢在终点”。当然,现在的《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这些经典的内容都可转为时尚的元素进行学校教育。

(二)以建立和谐关系为诉求,实现德育与美育内容的融合

现在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既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也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交往、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等问题。因此,学校要以建立和谐关系为诉求,要主动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上好学生的“和天下”这一大主题、小社会的班会课。例如,通过新《中小学生守则》的学习,形成师生之间和谐的教学关系、朋友关系;通过君子、淑女的礼仪教育,做到宽容互助、礼让文明,构建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通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教育,实现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共处,和谐共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当前,和谐就是德,和谐就是美,为此,第一,要增加促使学生个体和谐发展的教育内容,包括身心的和谐、审美情趣的和谐、道德情操的和谐。第二,要体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分享、学会感恩、学会进步,以实现达到不同主体的共生、共建、共融、共进的目标。第三,要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绿水青山看中国”就是要我们从小、从身边、从细节中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已的道理。最终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至善大美境地。

(三)以建设优雅的教育情境为诉求,实现德育与美育途径的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从这一点出发,以打造优雅的教育情境为诉求,实现德育与美育途径的融合就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必需。

德育与美育途径的融合,就是要创设积极的教育情境,提供情景交融、情境交融、情趣交融的教育空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实现道德和审美的交互影响与升华。首先,要创设积极健的校园文化,利用环境、气氛、作风对中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影响,使其思想受到浸润、行为受到引领、心灵受到触动。如现在很多学校在进行特色学校建设,其中的“最美校园”“生态校园”就体现了环境建设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文化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等群体活动,使学生在阅读、鉴赏、参与、表演、运动中,受到精神上的洗礼。最后,通过精心设计、入情入理的团队课、班会课、综合课吸引学生沉浸其中,以“一枝一叶总关情”“春风化雨润无声”的方式实现德育和美育融合的目标。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德育与美育的共生融合,应成为所有学校目前甚至永远“立德树人”所必须坚持的方向和行动的目标,因为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可以使现代学生的行为得到更自然的约束,情感得到更无形的陶冶,心灵得到更彻底的净化,品格得到更完善的提升,思想境界得到更优雅的升华,而这是我们所极力追求与向往的德育、美育工作的最佳境界与理想境地。

猜你喜欢
融合途径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融合途径研究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究
孝文化与现代法律融合的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