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大阅读课程化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2019-01-28 11:27邓冬琴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9年1期
关键词:课程化实践探索研究

邓冬琴

【摘 要】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忽视课外阅读,语文就是半截子,是不完整的学科。”因此,为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质量,进一步推进小学生大阅读课程化的建设,构建“和谐书香校园”,作者从实施大阅读的课程化意义、目标定位、阅读书目、具体实施过程等几方面来探索、研究小学生大阅读课程化之路。

【关键词】大阅读 课程化 实践探索 研究

当下的小学生更加倾向于阅读快餐式的书籍,对于古文类的书籍缺少一些耐性。学校的应试教育机制也并未将课外阅读纳入其中,也疏忽了对学生课外阅读方向的指导。由于学生不重视课外阅读,长此以往,学生会缺乏文学素养与文化底蕴,知识结构不均衡,得“软骨病”。朱永新先生曾说过:“小学教学中应该开设专门阅读的课程,现在学校的读书活动开展的远远不够,很难唤醒小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如果阅读不能走进课堂,就很难在学生学习中扎下根基。”

1.小学生大阅读课程化的意义

有效地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将课外阅读课程化。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本来就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更是语文老师所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如果教学过程中将课外阅读排除于课堂之外,势必造成学生课外阅读的缺乏。因此,我们必须将课外阅读课程化,促进构建校园大阅读课程体系建设,才能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有效地指导,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2.小学生大阅读课程化目标定位

新课标指出:小学生要坚持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课外阅读量,增广知识范围,而不是整天埋头做题,要开阔视野,提升阅读水平。对于这些教学的建议,往往实施起来并不容易,没有清晰的目标,结果大都差强人意。一些低年级因此把阅读的内容作为识字的课本,达不到课外阅读的要求。高年级的要求则是直接把课外阅读的内容加入到考试内容里面,从而加重了学习负担。如此看来,对于课外阅读目标的实现,小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目标定位需更加准确。综述,课外阅读进入课堂可以是以下目标定位:

2.1培养读书兴趣,发展个性特长

培养小学生广泛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聚焦文学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拓展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2.2背诵国学经典,陶冶情操

小学生是记忆力迅速发展的阶段,通过背诵国学经典,开发记忆潜能、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小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文素养。

2.3品位古今文学,积累丰富文化涵养

让小学生通过诵读高品位、典范性古今文学作品,并开展朗诵、演讲等基本技能训练,同时采用多样化教学,比如诗配画、诗词情景表演等方法,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化涵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4开展读书活动,构建书香社会

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书香班级、书香学校、书香家庭”的建设。

3.小学生大阅读课程化实践探索

3.1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

儿童时期是培养阅读的良好时机,阅读应伴随儿童整个的成长过程,选择合理的阅读内容,符合各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按年龄区分不同的阅读内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学段,阅读内容主要以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和儿歌以及简单的唐诗,有助于低学段的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第二学段,开展叙事性书目的阅读,培养学生形成读书看报的良好习惯,通过阅读不断积累词汇量及精彩优美片段。对中段小学生掌握阅读方面的要领,提高阅读的能力,激发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都有很大帮助。

第三学段,要不斷扩大阅读的范围。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提升阅读的品味,提高阅读的质量,提升阅读的能力。当在阅读能力上具备了一定基础后,扩大阅读视野,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精髓,初步养成收集文学信息、概括提炼、欣赏与评价的阅读能力,有效促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2开展多渠道阅读教学,让课程实施彰显特色

开展多渠道阅读教学,在传统阅读课之外增设丰富多彩的特色阅读课,将课外引入课内,促进课外课内的融会贯通。

(1)自主阅读课

每天设定20分钟进行自主阅读,学校教导处、教员室对阅读课程进行随机抽查,使得学生能够保证自主进行阅读的有效时间。

(2)指导阅读课

小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总会遇到很多困难,通过老师开展指导阅读课,在课上结合中文语言文字的内容、形式和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解决遇到的难题,老师要为学生提示打开阅读的门径,持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提升阅读的效果。

(3)经典诵读课

经典诵读课,通过教师在课上引导学生赏析优美的文学典范,品味经典,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揣摩作者的创作感悟,不断培养语感,积累词汇,提高朗读能力。

(4)好书推荐课

好书推荐课是指在课上讲一个故事有趣的情节,朗读一段优美的作品,讲一些包含前所未闻知识的作品,或者对篇幅较长的作品进行简介,采用多媒体播放经典作品或者电影中的一段场面、一段对白。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好书推荐课,为学生推荐他们读过的好书,以及读书后的体会,引导学生一定读好书、好读书,逐渐形成健康阅读,并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

(5)读书报告课

读书报告课指的是要求学生课前进行广泛的阅读,并在此基础上,汇报经过开展阅读而得到的感受与收获,可以采取表演、演讲、讲故事、朗诵、读后感等多种形式和大家分享读书的心得。

(6)网络阅读课

网络阅读课指每两周开设一节电脑网络阅读课,通过登录“学校内网阅读资源库”网站开展阅读,老师要有效指导学生在网络中进行健康阅读,并能够搜集,获取有利于学习的信息。

【结 语】

教育学家朱永新教授曾说过“书香校园”就是“通过开创出良好的读书环境,建立起浓郁的校园读书氛围,推荐丰富、优秀的阅读书目,开展形式多变的校园阅读活动,逐渐激发小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不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将阅读培养成伴随小学生一生的良好生活方式,为建设校园“书香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我们应该依托新课改的标准,在校园实施书香特色课程,着力大阅读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吴忠豪.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4】韩业春.课外阅读课程化助力学生阅读【J】.文学教育(上),2016(4)

猜你喜欢
课程化实践探索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对“家庭教育课程化”的认识、探索与建议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浅谈班级主题课程与环境区域的有效运用
校园文化“课程化”构建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