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9-01-28 17:53吴铭
成长·读写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改革课程

吴铭

【摘要】现阶段,全世界都在提倡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项目中并进行体验。本篇文章对革新小学音乐课程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希望本篇文章的研究可以为音乐课程改革带来更加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程;改革

一、创建小学音乐课程

(一)未来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

《标准》中明确指出:世界要想在和平中发展就要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更要注重开拓学生视野,以及尊重、理解和认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民族音乐,在展开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平等的价值观念和理念,针对人们分享人类文明的成果具有很大的意义。现阶段设立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普遍是根据教育部门所颁发的《课程设计方案》来进行,按照统一标准增加课程并实行。随着持续健全三级课程管理机制,将政策根据提供给我国多元文化课程的改革,为学生创造出宽松有利的学习气氛。

(二)音乐教学方式主要以审美为核心

审美的重要性在教学环节得到了充分体现,是学生发展审美素养的需求,也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一方面,学校在开发音乐课程期间首先要将当地方言的审美进行充分体现,还应该将当地方言对本地音乐的重要性和载体性充分体现。深入挖掘两者审美价值是开展音乐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开展音乐教学期间,除了要充分体现培养学生喜欢方言的兴趣之外,更要大力发展学生听、说、唱、记的技能,让学生们在无时无刻中体会方言的声韵和美感;另一方面,在实施音乐教学环节中可以帮助学生将当地民间音乐的特殊美感挖掘出来。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需要自己对语言和内涵进行反复把握,循环进行持续性的“听”和“唱”,深入掌握音乐的独特韵味。只有老师在自己受到感染之后,才能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受到音乐的感染。

(三)教育方式主要是活动

观赏类型:利用当地专业资源,例如聘请地方戏剧团队到学校中演出精彩的地方戏剧,这样学生在欣赏的环节中还可以学习。曲艺和戏曲在当地民间音乐中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曲艺和戏曲将學生引入到丰富多彩的艺术天地,在学生自发过程中去发现美,用一种好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当地民间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可以通过边表演边介绍的形式激发出来。表演的剧目和唱腔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段来挑选,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接受当地优秀戏曲音乐文化的洗礼。

传播类型:可以利用学校具备的传播媒体举办音乐小电台,创造出领会当地音乐的气氛。还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将民族舞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内容介绍给在本地读书的外国小朋友。剪辑成一期期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多样化音乐艺术节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每天在固定时间段播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气氛。

讲座类型:科学合理使用现阶段的社会资源,邀请民间艺术人员来学校开设民歌欣赏课程,让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民间音乐,在学生心中创建良好的民间音乐宣扬气氛。

特训类型:对学校的特长教学进行利用,并融入当地乡土音乐特长训练。让参加特训训练的孩子可以对乡土音乐教学进行贯彻落实并带动全校学生参与进来。老师还要将当地本土音乐元素融入到排练节目的过程中。

展演类型:每年举办的“班班有歌声”歌咏比赛活动可以在当地音乐教研室进行,大力鼓舞音乐老师在多元化音乐文化上多下点功夫,促使老师充分结合民间音乐和本班富有创意的表演,通过新颖的形式,积极向上的情绪,对家乡童谣所富含的情怀进行充分展现,从而全力激发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怀。

二、新课改形势下怎样有效提高教师素质

实践课程系统的重心就是将满足行业对教学对象的要求作为基础原则,职业岗位的需求则是开发课程的出发点。音乐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中小学音乐领域中需求最大的弹唱、即兴伴舞,舞蹈排练、打击乐教学以及唱游活动和音乐欣赏等。

(一)在声乐、视唱练习课上渗透国外优秀教育法

达尔克洛兹体态律动、奥尔夫节奏教学以及柯达伊教学法是现阶段国内外非常流行的音乐教学模式,它们在不同的方面都比较侧重于音乐教学,但是也存在共同性,那就是将学生作为学习中心,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强调,这个教学思想和实践课程系统的思想完全是统一的。为了能够实现课程系统并落实到教学中,对教学手段进行灵活使用,使课程知识点和基本的音乐教育实现相互连接,使教学法得到学生的充分理解,深刻体会音乐教学理念,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进行部分教学内容,通过全新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方法,从而提升学生技能。

(二)增加弹唱和电子键盘乐器的课堂数量

在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中,大部分键盘器材都重点强调训练钢琴技能,这就造成大部分学生可以对照钢琴谱弹奏出比较难的钢琴作品,但是却无法实施相对应的即兴伴奏以及边弹边唱,所以需要适时减少钢琴技能课,增加弹唱课堂教学数量,这样对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素养更有利一些。

与此同时,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期间,产生了很多物美价廉的电子琴和电钢琴,它们不需要进行相对应的调音环节,节省了很大一笔成本费用,并且有效降低了对键盘操作水平的要求,学生和老师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利用合成的录音功能进行同歌、同舞同乐,促使基础教学跟实际生活更加贴合。这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安排电子键盘乐器课。

(三)将唱游和形体礼仪内容添加在舞蹈教学中

目前大多数舞蹈教学都是将舞蹈技能为主开展教学训练,大部分学生跳成品舞非常好,但是大部分学生并不具备编排舞蹈的能力,更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展边唱边跳边游戏的唱游课程,这就需要学校将唱游和形体礼仪内容安排在舞蹈课程中,让学生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加强培养自身舞蹈职业技能。

(四)将打击乐充分应用在教学过程中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打击乐教学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目前音乐老师团队中教授打击乐的老师少之又少。大部分的音乐老师并不了解打击乐的演奏方式、乐队排练以及指挥配器。再视唱练耳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和学生同时拿着打击乐器,老师每敲响一个节奏,学生就展开“回声”演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在声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乐器伴奏来进行;在舞蹈课堂中利用打击乐器进行编舞蹈边演奏。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教学理念过程中增强对音乐的理解。

三、音乐课程改革内容

(一)全面实现有“辅德”“益智”转向“美育”

长时间以来,在实践小学音乐教育期间,因为所产生的指导思想并不明确,音乐教育经常会丧失自身该有的本质特点,音乐教育并不单纯属于艺术,其还具备一种异化情况,也就是音乐教学的德育化、智育化问题。首先老师要明确两种不同的概念:(1)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音乐艺术形式来开展;(2)音乐教学能够在无意间将德育所具备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前者就像战争年间为前线战士演出的文工团,以此来鼓舞士兵的战斗士气。高效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是实行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其具备特定的辅助技能是音乐审美技能发挥出来的。音乐教育中所具备的智育技能并非音乐可以对学生的智力进行直接开发,最主要的是因为它可以高效的降低智育为学生本身所带来的压力,从而促使智育获得更加有效的效果。所以全新的音乐教学观念一定要对音乐教学以音乐审美为主的核心思想进行明确,所有的教学项目都需要将审美体验作为中心。

(二)实现了由“重教”到“重学”的改变

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来要将学生教会之外,还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掌握学习技巧和学好知识,老师在课堂上需要围绕“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状态下进行学习?”“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等主题形式开展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不用质疑的一点。

(三)充分呈现了由“分”到“合”的改变

对课程进行整合不但是人文的需求,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人类素养向综合化发展的需求。“整合”不仅是融合知识,也是贯通能力,所以老师应该在科学的综合性能上下功夫。比如:我们在学习《天山之春》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结合新疆地区特点给学生介绍一些具有新疆特色的少数民族。例如:热情好客的哈萨克民族、团结互助的维吾尔族以及分散居住在新疆的乌孜别克族和居住在冰山上的塔吉克族等,并对这些少数民族的歌曲、乐曲进行欣赏。然后在给学生寻找一些地域风土人情的影碟。让学生可以对新疆这个热情、能歌善舞的民族进行充分了解。

(四)由易到难的改变可以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出来

全新的音乐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增强音乐和实际生活、社会之间的联系,原来具备的专业知识需要降低要求,但是这种改变对老师来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不但拓展了知识面,更增加了备课量。例如,学生在学习《雪绒花》一课期间,老师需要让学生对歌曲的来源、歌曲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以及歌曲中所表达出来的爱国之情进行充分了解。例如:虽然学生对第一单元的歌曲非常熟悉,但是开展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教会他们唱歌,而是要利用这种歌曲的欣赏和学唱,满足以情育人和以情感人的最终目的。

(五)由死到活的转变从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气氛体现

死教硬灌的教学模式不在被老师采用,学生也不在单纯的是一个装知识的容器;原来没有生气的课堂氛围变的生机勃勃,老师和学生之间也建立起一份和谐、民主和平等的关系,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例如一起讨论“多次对母亲进行呼唤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唱到“母亲”时应该以什么力度来演唱,老师应该让学生学会主动体会,不需要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让学生自己按照自身感受将音乐呈现出来,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这节课的核心也就是情感进行重点掌握,对祖国母亲的情怀应该全面贯穿在教学全过程。

(六)从偏到全的转变全面体现在教学评价中

新课程改革提倡进行发展性评价,在对综合素质教育目标进行全方面体现的基础条件下,正在创建综合评价体系,评价过程需要采取自己评价、互相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等多种形式,评价指标不但要包含音乐所涉及到的不同教学范围,更应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以及参与态度和程度予以关注。另外还需要利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教学评价的核心就是关注最终结果,但是更加需要关注过程。唱完一首歌不应该是考核学生音乐成绩的方式,这需要通过很多方法来完成,使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参与度以及热爱程度得到老师的充分了解,并积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创建孩子学习音乐的信心。

(七)教学对象由点到面的转变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明确基础教育包括小学音乐教育,将全体学生作为培养目标,而不是专业学习音乐的人员,要想全力开发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并让他们从中受益,老师就应该将学生作为进行音乐课活动的主体,老师和学生之间展开互动,将学生对音乐产生的感受以及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放在首要位置。

(八)单项向多方面转变从教学途径中体现

原来比较传统的一架琴和一张嘴的教学局面已经得到了改变,全面引导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将学生在学校、家里以及社区中使用电脑过程中的教育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在影视、广播以及网络上学习音乐过程中需要老师对其进行加强指导,而学生更应该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充分掌握,充分利用视频和音频相结合的特征、音像一体化、资源丰富等优势为教学服务。只有在这种情况情况下音乐教学才可以带上信息技术的翅膀,从而实现新的飞跃。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老师要防止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一些音乐课堂全程都像放电影一样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老师只会说上课和下课两句话,全程中学生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屏幕上,这种形式的音乐课并不能称为成功的音乐课。

四、结束语

综合上述所言,在很多状况下音乐都属于一种群体性活动,人们在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中也可以开展人际交流活动,这样有利于对学生一起参加活动的群体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精神进行培养。在对新课程展开实践和创造的过程中,大多数活动都需要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将学生团体和合作和竞争意识培养出来,对合作动机和个人所要承担的责任进行强调。

参考文献:

[1]张蕾.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6(24):106-107.

[2]梁东靖.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策略浅析[J].学周刊,2016(22):192-193.

[3]李红兵.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求知导刊,2016(07):105.

[4]夏侯新昱.探究農村小学音乐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的制约因素[J].大众文艺,2015(09):243.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改革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