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信息类专业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19-01-28 11:20田崇峰吴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技能培养导师制职业教育

田崇峰 吴燕

摘要: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该教育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导师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导师制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职业教育;导师制;技能培养;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1-0242-02

一、健全导師制教学培养模式

导师制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信息工程学院实施的导师制教学制度,将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教学模式相结合,采用工作室、校企合作、企业工程师进校三方面同步进行,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校教学和企业培养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学生工作室

学生工作室的开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结合所学专业,树立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向;二是在职业院校开展导师制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课上和课后时间,结合导师专业指导,充分挖掘自己潜能,提高学习效率;三是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开展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也能锻炼考验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就创业能力。总体来说,学生工作室可以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积极参加科研和竞赛活动,真正做到思想教育专业教育相融合、课堂教育课外教育相结合的优良教学模式。

结合目前国内对导师制的研究新形势,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发展,信息工程学院目前已建工作室共六个,分别是阿尔法文化传媒、盛世古德创意设计、Robot机器人、天之翼无人机、纵横时空网络、智联万物工作室。各个工作室以特色班的形式开展统一教学。特色班公选课开课时间为导师统一授课时间,其余时间作为小组讨论学习和个人提升阶段。工作室长期开放,学生课余时间随时可去相应的工作室动手操作,积累实践经验。

(二)校企合作育人

开设企业订单,与相关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校企共同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标准,共建实训基地,共同育人。

根据相关专业的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校企共同制定招生与招工方案,扩大招生范围,改革考核方式、内容和录取办法。开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工作。企业参与学院实验室建设,以满足学院教学、实训、认证、社会服务等运营需要。校企双方分工合作,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学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企业依据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

(三)企业工程师进校参与教学过程

针对校内教师企业工作经验欠缺、工程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聘请企业一线工程师进校授课,理论性较强的章节由校内老师讲授,实践性较强的章节由校外聘请专家讲授,校外聘请专家经过精心选聘,要求具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实践讲授环节中,能够带来前沿领域技术和企业最新发展消息,将工程实践经验传递给学生,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并且能够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和以后就业创业方向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

二、导师制模式教学成果显著

导师制教学培养模式在深化产教融合、增进师生交流、改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等方面成果显著。

(一)学生就业及创新创业新优势

高校学生就业和创业都需要对相关领域有具体的认知,通过导师制复合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书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训室实践操作的局限性,学生能够尽早对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行定位,以工作岗位相关技能需求给自己设立目标,尽早为就业创业做好准备。

目前,信息工程学院和南京网博、南京建策等企业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专业对口,毕业即就业,对口就业率大幅度提升。在创业方面,学生尽早具备市场经验,了解行业前沿动态,以通过学生工作室参与实践项目的过程作为接触市场的契机,增加学生磨炼的机会。目前信息工程学院已经有10多名学生在毕业之际借由工作室孵化成功实现创业。

(二)学生各类竞赛成果显著

职业技能比赛获奖情况是体现职业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也是评估职业教育所取得成效的重要参照指标。通过近几年信息工程学院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获奖情况来看,现代学徒制下的导师制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的技能考核效果显著,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王甫阳、鹿艳菊等同学获得第四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一等奖、江苏省“领航杯”大学生数字媒体作品竞赛一等奖、第三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二等奖;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袁佳娟等同学获得第十五届中南谷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决赛特等奖。

三、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通过学生调查问卷的反馈,以及导师和部分学生访谈,导师制教学模式还存在着以下两点问题。

第一,导师制工作模式较新,相关的教学模式经验还有待积累优化,在高职院校开展混合式的导师制教学模式近几年才开始发展,积累经验较少,校内教师对导师身份的转变还需要慢慢适应,校内教师和校外工程师对同一门课程的教学沟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二,生师比例较低,根据《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高职(专科)学校生师比为17.73∶1,并且专任教师还承担相应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等,对负责导师的基本工作带来极大考验和挑战。

四、进一步完善导师制教学模式的相关措施

(一)推进“双证融通”教育

学习导师制教学模式的核心理论知识,探索适合农林类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学生既需要掌握学校的相关知识,也需要获得企业行业要求的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学校按照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优化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实施“双证融通”教育,可以解决和扭转基础理论课比重过大、职业特色不鲜明的问题。

(二)优化校企合作

建立和完善校内教师和企业行业专家联合教学的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学校专任教师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等教学方法传授基础知识,课程以理实一体教学为主,操作课程则由企业有经验的师傅和学校教师共同参与,以项目化形式展开教学,采取做中教、做中学,既完成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也实现了校内教师与企业行业等一线工程师的有效沟通。

(三)完善导师制评价系统

由于导师制教学情况具有主客体的多元性,导学形式的灵活性,导师制的工作评价应综合考察学生工作室开展情况,校企合作办学,企业工程师进校授课三个完整体系,应以全面考察教学质量为基本内容,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以复合式评价系统,综合考量,激励导师制规范化系统化的开展工作。

五、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下的导师制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个体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提高,该制度的建立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更好地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我院实施的导师制教学制度,将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教学模式相结合,采用工作室、校企合作、企业工程师进校三方面同步进行,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校教学和企业培养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针对职业教育的教学特色,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适应新时代的职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黄锋,问朋朋.高职院校建立专业导师制度的研究与实践[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

[2]孙美洁,王卫东,涂亚楠.我国高校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的难点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8,(11).

[3]邓健志,等.信息类学科本科实践教学中导师制的实施探讨[J].广西教育,2016,(3):139-141.

猜你喜欢
技能培养导师制职业教育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