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与“有我”

2019-01-28 17:53金子日
成长·读写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汨罗江麻木自卑

金子日

“无我”一词源自于佛家思想,以此否认任何先于现象存在的永久的物质实体存在。而在现今的社会中,“无我”和“有我”可以说是人们对自我的两种不同态度。“无我”是对自我的淡化,有时体现出的是一种大公无私的精神。“有我”是对自我的肯定和突出,有时体现为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的清醒认识,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强烈追求。

近年来,“一带一路”的倡议为沿线国家搭建起了一座交流互通的桥梁。中国虽然作为主导国家,却一直秉持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中国没有突出自我,而是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强调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注重为其他国家的发展创造更多机会。相比中国,美国以自我为中心的外交策略非但没有给自己的经济带来有效的增长,推动国力的增强,反而使自己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变得紧张。由此可见,交往需要有“无我”的态度,即淡化自我以集体为重的无私精神。

但是,追求“无我”不是彻底地摒弃自我,更不能将“无我”变成一种逃避现实,躲避责任,自我麻木的手段。想想鲁迅先生描述的那些在日本仙台的留学生们吧。他们在观看日本人枪毙敌方战败士兵的影片时,竟然能拍掌欢呼喝彩。他们努力使自己的精神变得麻木,想要融入身边欢呼的环境中,以此达到“无我”的境界。但实际上,他们放弃的不只是国家富强起来的希望,更放弃了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与自我的尊严。

还有鲁迅《故乡》中的闰土,年少的他是多么的健康活泼、机灵勇敢,也曾是“我”的知心朋友。可是多年过去后,当“我”再一次回到了故乡,看到的却是一个怯懦自卑、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在传统封建礼法的长期压制下,闰土丧失的也正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重视,缺少了“有我”的自尊自信的态度,于是他便在愈加沉重的社会环境下,被自卑与麻木逐渐蚕食。而那个曾经令鲁迅怀念的故乡,它的生命和活力,也在人们的愚昧和麻木自卑中被扼杀。

同样是身处逆境,同样生活在黑暗社会中,却有人不屑同流合污,敢于在人们的质疑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以肯定自我的“有我”态度影响着周围的人们。当人们还在黑暗的牢笼中沉睡时,鲁迅拿起了笔,以自己的声音呐喊着,渴求唤醒沉睡的国人。因为他知道只有大众强化对自我的认识,敢于肯定自身,从事不关己的麻木中走出,国家才会从枷锁中挣脱。在汨罗江边,失意的屈原在“众人皆醉我独醒”时,并没有随波逐流,与小人同流合污,而是挺身而出,怀抱大石,毅然投身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向混混沌沌的世人发出最强的声音,以自己寧死不屈、自尊自重的高尚精神与节操为后世千古文人树立了典范。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积极学习先贤前人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更要注重肯定自我与实现自我,敢作敢为,敢于争先,敢于发声。

猜你喜欢
汨罗江麻木自卑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汨罗江渔歌
无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