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动手能力,激活科学课堂

2019-01-28 10:41折宏义
速读·下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动手操作教学研究

折宏义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科学课程明确提出了自身的宗旨,它指出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究欲,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为学生打好终身学习和生活的基础。本文就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展开论述,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动手操作;小学科学教学;教学研究

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科学教学。想要学好小学科学,首先就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教授学生。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喜欢动手操作,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科学学习的魅力,从而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

一、引导课前准备

在传统科学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因为实验器材、时间等种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完整、全面的做完相关实验,对此,为了给各项教学活动的高效、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应正确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采用不同手段、从不同角度来调动学生的实践操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获得更理想的学习成果。

比如:在开展关于植物茎的相关实验时,若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来逐步完成各项操作,不仅难以获得理想锻炼效果,学生也无法对各个环节及其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有透彻理解。对此,就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新鲜嫩枝的收集,将其浸没在红墨水中,然后再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选择适当工具将浸泡过的嫩枝解剖,如,用剪刀将嫩枝简断等等,然后再让学生针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深入探究。这样不仅能够全面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也有助于良好实验习惯的培养,并在实践操作、探究中对所学知识信息有更透彻、全面的认识与掌握,也从整体上提高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巧设实验问题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自己动手实验给学生们看,而并没有让他们参与到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导致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刚开始接触新事物的时候,脑子里总是充满了各种“为什么”,而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促使小学生对新事物进行探究的基础条件,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各种合理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巧妙设计出合理的问题疑惑,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然后再为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另外,假设与猜想的提出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科学探索的具体方向,为此,教师可以针对某种现象,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自身以往的知识经验提出猜想与假设。

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说出哪些物体是可以浮在水面的,哪些物体是不能浮在水平的,为什么?学生会说纸张、树枝可以浮在水面,因为它们都太轻了;石头、铁会不能浮在水面,因为它们太重了。随后教师再问:“那么橡皮泥可不可以浮在水面呢?”进而引出本章节的实验主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试验,得出橡皮泥沉到水底的结论。接着教师再问:“怎么样才能让它浮起来呢?”然后给学生几项选择,如在水里加盐或将橡皮泥捏成小船的造型等,再讓学生进行试验,从而让学生得到两种方法都可以让橡皮泥浮于水面的结论,然后教师再与学生一起探讨其中的原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还能勾起其好奇心,积极动手操作实验。

三、教会学生观察

小学科学属于一门自然科学,而自然科学的发展最初是靠科学家们的细心观察和大胆假设与分析得出结论的。敢于创新、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应该引入到小学科学的教学当中,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观察能力,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针对其思维特征和限制,指导其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事物的观察能力训练,掌握获取知识的重点,探究分析出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在《声音的产生》教学时,先为学生播放了有关大海的浪涛声、美妙歌声和琴声以及动物发出的各种声响的视频影像,让学生更多地进行了解和观察,并提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为何大千世界的声音都不相同?”等问题供学生来不断思考和研究,接着利用塑料尺、橡皮筋和鼓等物体,让学生通过刚才的观察和思考,进行实验操作,不仅要懂得使其如何发声,还要总结出这些物体发声的异同之处,使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分析出答案,最后由老师阐述声音产生的作用原理,加以总结概括,完成对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水平的指导和训练。

四、安排课外实验

教师要多多地开展课外的小实验,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动手能力最有利的条件,因为小学生还处于懵懂的时期,对于一切陌生的事物都十分好奇,想要去探索,所以应多开设课外小实验,因为这时候的学习氛围是最强烈的,学生可以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也敢于去动手操作。例如,学生在讲解种子发芽过程时,教师可以在教室窗台上放置各种各样的花的种子,让学生利用课间时间观察种子的发芽、成长情况,学生可以适当地给种子浇水、施肥,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探索到了更多的科学原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结语

动手操作对于小学生学习科学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他们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进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科学学习中去,从而真正开启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大门。

参考文献

[1]周钢营.在小学科学实验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新课程,2014(3):79-79.

[2]李燕.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6(6):62-62.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教学动手操作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创新之路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