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分析江西永新盾牌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2019-01-29 01:29豫章师范学院330103
大众文艺 2019年18期
关键词:盾牌文化遗产民众

(豫章师范学院 3301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人民生活,用于人民生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以保护和传承。江西永新盾牌舞是融合当地特色,集健身、娱乐、欣赏为一体,是当地传统的文化遗产。目前,由于多种原因,盾牌舞面临着失传的挑战和困境,需要解决盾牌舞蹈传承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其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盾牌舞蹈传承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更离不开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协调和整合各方面资源的职能。盾牌舞蹈是永新的著名文化遗产,但当地政府没有将其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在思想意识上只注重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而忽视了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导致政策、行为浮于表面,行为措施模糊不清,职责权限分散,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投入不足,缺乏机制基础。这些归根到底还是政府没有树立良好的政绩观,没有真正重视盾牌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从而促进民众文化生活的提升。

(二)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盾牌舞蹈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扶持,除了政府的财政支持外,市场资源同样重要。一方面,江西永新县是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有限,当地政府的财政扶持也仅仅停留在盾牌舞蹈的活动经费方面,包括举办活动、赛事、表演等,对从事盾牌舞蹈的人员及其传承人来说,提供的经费微乎其微,在无力开展传承、保护工作的同时,也逐渐失去了积极性。另一方面,政府也没有引入市场资本进入盾牌舞蹈的传承和保护之中,让其自生自灭、缓慢发展,比如没有专门的经纪公司将盾牌舞蹈进行研究报装,制定宣传、发展、传承的规划。这些都导致了盾牌文化的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导致其发展不温不火。

(三)群众基础较为薄弱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群众文化建设。在江西永新,盾牌舞蹈家喻户晓,知名度非常高,是具有城市名牌的代表,但这并不意味着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相反,大多数民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方面对盾牌舞蹈的相关知识只是有个大致的了解,没有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大多数民众并不会,甚至没有参与过相关的盾牌舞蹈。再者就是盾牌舞蹈的学校教育还没有形成体系,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关于盾牌舞蹈的理论知识和设计的内容都比较少,这就使得学生对盾牌舞蹈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上,不深不透,这就意味着学校对学生从小的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引导教育不足,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没有产生良好兴趣,从而缺乏良好的传承基础。

(四)人员队伍建设缺乏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有专业的人来参与、指导,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性。目前,永新盾牌舞蹈在人员队伍方面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盾牌舞蹈的传承人本身是农民出身,文化程度较低,无法将盾牌舞蹈形成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仅仅是通过言传身教而没有形成专业的舞蹈队伍。二是盾牌舞蹈“朋友圈”较少,没有走出去,缺乏对盾牌舞蹈专门研究的人员和机构。比如,相声行业有北京德云社、嘻哈包袱铺、青曲社等社会团体进行研究、传承,而盾牌舞蹈没有形成这种浓厚氛围,自然接触到它的人也屈指可数。此外,学校教育没有对盾牌舞蹈进行普及,或者是说没有与传承人进行结合,缺乏“从娃娃抓起”的基础。

二、盾牌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搭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传承发展平台

为了更好传承和发展盾牌舞蹈,当地政府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首先,要提高保护意识,提升盾牌舞蹈的保护等级,将其与经济社会发展挂钩,纳入当地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详细的年度发展目标。其次,要搭建起盾牌舞蹈的发展平台,一方面要加大对盾牌舞蹈保护和传承的宣传,营造浓厚的非遗保护氛围。政府要采用和鼓励多种方式的宣传方式,包括报纸、电视、网络、自媒体等媒介,以多方式向民众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让民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使盾牌舞蹈与民众“面对面对话”。以创新的内容通过这些媒介对盾牌舞蹈的形成、应用、特点等进行广泛宣传。比如近年来在国内大火的《国家宝藏》,可以借助此类形式制作精良的节目以吸引民众的目光,以此扩大知名度和群众基础。另一方面,要开展多种类型的活动。积极组织舞蹈宣贯的专题活动,包括表演、比赛、研讨等,让体验式的宣传走进民众身边。再者,就是要引入市场资源,盘活市场。政府要做盾牌舞蹈和市场的“媒人”,加大对盾牌舞蹈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训练场地、博物馆、宣教中心等,比如民众想体验盾牌舞蹈的原始来源,就可以建设一个体验式的场馆,对盾牌舞蹈产生时的的日常工作、生活进行零距离接触,融入到真实场景之中,让民众亲身体验到盾牌舞蹈的魅力,在无形之中融入自身生活。

(二)要立足实际,贴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做好融合和创新

盾牌舞蹈之所以群众基础薄弱,主要是在传承、发展中的形式没有贴合群众、传承机制缺乏群众参与。为此,要本着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遵循传承和发展“三贴近”原则,充分挖掘盾牌舞蹈的健身、娱乐、观赏作用,将盾牌舞蹈与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文化结合,通过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创新、融合,开展各项有益于民众身心健康的参与活动,为他们参与其中提供机会,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比如,在推广盾牌舞蹈时,政府部门可以组织社会各界参与其中,讨论盾牌舞蹈发展的方向,征集民众对盾牌舞蹈发展的意见、建议,开展一场盾牌舞蹈作为城市名片的解放思想大讨论,面向广大群众开展“盾牌舞蹈传承发展我建言”活动,征集民众对文化发展的意见、建议,这本身就是对盾牌舞蹈发展、传承的一种宣传方式。根据征集到的好想法、好建议,建立起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节目,或者是吸纳和引进符合当地的大众化的文化节目,将国家对文化的方针政策、盾牌舞蹈、民众文化建设相结合,体现品牌建设的主流性,贴合国家文化建设政策的同时,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其次,盾牌舞蹈也要主动向群众靠拢,开展一场传承盾牌文化的“人民战争”。我们可以举办专题活动,比如公共展示、专题节目、专题讲座、体验活动等,既能将盾牌舞蹈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又能通过群众普及性较强的多样性活动,让优秀的传统根植于民众之中以更好地继承、发扬下去。

(三)立足专业,保护传承人及队伍,做好盾牌舞蹈的传承

盾牌舞蹈的发展、传承最终还是要靠专业的人员进行。为此,要注重现有舞蹈从事人员的业务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并逐步扩大人员数量,提高舞蹈演员的专业素养和传播能力。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要注重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态度,并做好人才的发展规划与政策倾斜。在舞蹈继承人方面,要加强与传承人的传承方式引导,以贴近时代的方式对传承进行创新,扩大传承的人员范围和积极性。地方政府要安排专项行动进行盾牌舞蹈的申报非遗项目行动,并针对盾牌舞蹈的传承人和参与人员情况进行全面摸排,确保做到“心中有数”不遗漏;建立推动盾牌舞蹈的传播方式,逐步推动其进入基础教育,让盾牌舞蹈发展“从娃娃抓起”,有专业院校参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提升的良性循环。

三、结语

盾牌舞蹈本质上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产物,它的传承与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归人民群众之中,与群众文化发展过程相辅相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群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次、丰富性的特点,政府要发挥其住到作用,建立起盾牌舞蹈传承和发展的机制,整合市场资源,创新发展方式,使得其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盾牌舞蹈的发展水涨船高,提升整体文化发展和传承的浓厚氛围。唯有如此,才能“活态传承”成为现实。

猜你喜欢
盾牌文化遗产民众
韩美联合军演遭民众抗议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自相矛盾
隐形的盾牌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圣诞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