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事件,丢失的是科普

2019-01-29 01:53邢亚静
环球人物 2019年1期
关键词:电信号耳蜗接收器

邢亚静

最近,一则“河北小伙在北京地铁丢失价值20万人工耳蜗,重配需开颅”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然而一天后,事情就发生了逆转,甚至被认为是场“骗局”。一副说起来并不陌生的人工耳蜗,为何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呢?看来,根源还在于大多数人对它了解有限,因此很有科普的必要了。

人工耳蜗又称电子耳蜗、仿生耳,是为重度、极重度听力障碍者重建听力的电子装置。人工耳蜗分体外设备(体外机)和体内设备(植入体)两大部分,体外设备包含麦克风、言语处理器、传送线圈;体内植入设备包含接收器-刺激器和电极。

这些设备各自功能明确:麦克风用来拾取声信号,将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言语处理器对拾取的电信号进行分析、编码,通过传送线圈输入体内;接收器对传进来的无线电波进行解码,转换成相应的电刺激送往埋植于耳蜗内的电极;电极处产生电流,作用于螺旋神经节细胞,产生神经动作电位,经听神经中枢端传入脑干的耳蜗核,并经中枢听觉通路传入听觉皮层。简单来说,人工耳蜗的作用就是把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纤维,从而产生听觉。

目前,市场上人工耳蜗品种繁多,澳大利亚、美国、奥地利几家公司的产品占据全球绝大部分市场,国产耳蜗近几年也在不断发展中。由于不同产品的生产工艺、选用材料等方面存在差异,“人工耳蜗一套20万”的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价格在几万到几十万元人民币不等。

各種人工耳蜗产品在设计上虽有差异,但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人工耳蜗体内设备都需要经过专业医生进行植入手术。手术采用全身麻醉,一般选择耳后切口,将接收器-刺激器放在颅骨侧面紧贴头皮的位置。打开颅骨(颞骨)后找到耳蜗,再将人工耳蜗电极插入耳蜗。

需要说明的是,人工耳蜗植入后并不能马上工作。一般是在术后一个月左右,由专业的听力师为植入者安装体外设备并对人工耳蜗系统进行调试,又称人工耳蜗调机。一般建议开机后一个月内每周调试一次,之后再根据植入者的情况决定调试的频率。每半年至一年,还应到专业机构随诊一次。

人工耳蜗需要正确使用和保养,以保证设备的助听效果和使用寿命。尤其要注意保持体外设备的清洁、干燥。植入者还需避免头部受到外力冲撞,以免造成人工耳蜗内部器件损坏。此外,使用者应当远离强磁场环境,防止静电损坏植入系统的电子元件或扰乱言语处理器程序。

设备损坏或老化,也会导致聆听不佳或无声。这时应当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查、调机。如果是设备需要升级,直接到耳蜗公司购买升级产品即可。

由于绝大多数人工耳蜗体外设备悬挂于头部,难免会出现损坏、丢失等情况。要想重新听见声音,并不用开颅,只需要再匹配一副外机就行了。

当然,如果人工耳蜗体内设备发生损坏,那就只能通过二次手术解决了。

猜你喜欢
电信号耳蜗接收器
基于单片机的心电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浅谈一种新型的25Hz相敏轨道电路微电子接收器
人工耳蜗为什么贵
神经元电生理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奇奇小笨探秘海洋世界(六)
机电工程中存在问题之我见
人工耳蜗植入——听觉重建的希望
无线充电器
一种心电信号采集放大电路的简单设计方法
人工耳蜗可使聋者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