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如一日村民致富领路人
——记莆田市城厢区常态镇马院村党支部书记邱庆照

2019-01-30 05:45福建省住建厅村镇处
就业与保障 2018年24期
关键词:莆田市村民建设

文/图 福建省住建厅村镇处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马院村地处深山老林之中,自然资源丰富:群山峡谷之中,有瀑布相连的忘忧谷;山底百亩平地,建起了莆田首个跑马场;一幢幢依山而筑的新楼房,与村前一处名为“爱情海”的玫瑰园连成一片;村后的高山上,方圆3公里的千亩竹海迎风吐绿……2014年,马院村被莆田市列为第二批“美丽莆田·幸福家园”试点村。2015年,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美丽乡村”试点村。

乘着惠农利民的政策东风,马院村党支部书记邱庆照积极争取各项补助资金,按照“形态田园化、生活城市化、福利均等化”的发展理念,深入挖掘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全力打造“马院人家乡村游”生态旅游项目。

邱庆照自2003年任职以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兢兢业业,在改变村情村貌、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作为党支部书记,邱庆照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身边同志的创业激情。所以,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他坚持不懈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正确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时时刻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完成各项工作。

加强组织建设夯实战斗堡垒

“有了群众的信任,工作才能取得成效。”邱庆照始终坚持把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干部素质、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作为带领群众致富的法宝。在他的带领下,马院村先后建立了村党建规划、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等制度,完善了民主生活制度,强化了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乡村经济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献计、献策、献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同时,他积极发展优秀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力培养致富能手、能人为班子后备干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民事代办站,建立党员服务室,开展便民服务。

立足农村实际促进村民增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核心是农民增收。由于马院村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产业化基本未形成,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都处于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户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出外打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导致种田只能粗放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根据马院村的现状,邱庆照带领村“两委”班子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良枇杷品种100亩,年增收入4.8万元;培训农民工32人,转移劳动力220人,年创收入400多万元。积极争取资金完善基础设施

前些年,马院村落后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发展。邱庆照任职以来,就下决心要打破这个瓶颈,重点抓好以道路建设和改善村庄周边环境、村内环境和家居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他不畏艰辛,几年来共向上级争取资金150多万元,发动群众捐资1万多元。其中,投资50万元,改造修建水泥道路6.5公里;实施群众安全饮水工程,铺设饮水主管道3公里,建设净水设施,解决不安全饮水人口500人;完成院里片区排洪沟景观步道建设800多米,村内公路路沟及公路安保、交通标志牌等设施也正在逐步修缮中;开展际川、院里片区河道整治(包括护岸景观带、清淤400米等项目),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要求;拟兴建日处理能力为100吨的自来水厂两个,并配套净水一体化设备,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实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完善马院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模式,实现试点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建设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实施“三通”(道路通、污水通、电讯通)、“四绿”(绿色乡村、绿色屏障、绿色河岸、绿色通道)和“十配套”工程。

多年来,邱庆照乐此不疲地为马院村发展跑项目、谋发展,时常在田间地头跟村民面对面交流,倾听需求。马院村被列为莆田市“美丽莆田·幸福家园”试点村后,他更是带领村“两委”班子村部和项目两边跑,修建水泥道路、片区排洪沟景观步道,开展际川、院里片区河道整治,实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三通”“四绿”和“十配套”工程。在项目现场,遇到村民反映较多的问题,邱庆照认真记录,等工地一收工就回村部开会研究解决。

在马院村,村民亲切地称邱庆照为“阿照”书记。今年已87岁的村民邱庆乐指着家门口新建的多功能运动场称赞道:“阿照书记好啊,现在村里变化大,村民们很高兴、很满意!”刚搬进新家的村民邱逸经说:“以前住的是两层土坯房,如今住上了三层红瓦小别墅,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都离不开阿照书记的大力推动,让大家尝到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甜头。”

目前,马院村已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实施“三通”“四绿”和“十配套”工程,并开发爱情海(玫瑰园)、忘忧谷、千亩竹海、马院新村等旅游新项目,形成以点串线、以线串面的乡村休闲旅游圈,增加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左右,创造就业岗位100多个,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人均年收入达到8500多元,基本实现“开发一个景,富裕一个村”的发展业态。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邱庆照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总会首先做到。这几年,他不辞辛劳,坚持真心为民,为马院村的发展四处奔波。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上,都说:“这才是一位真正为百姓办实事的好党员、好干部!”

猜你喜欢
莆田市村民建设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莆田市妇联开展关爱儿童“幸福种子”小组活动
莆田市妇联打造品牌助力脱贫攻坚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享创客之乐 育创新之才——莆田市实验小学简介之一
为霞满天—福建莆田市老年大学校歌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