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构建审美阅读教学的生态课堂

2019-01-30 05:33王英铭
中学语文 2019年15期
关键词:情趣意境美的

王英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语文教材的阅读篇目蕴含着大量的审美信息。学生学习这些课文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更可以塑造其爱国情怀和高雅的审美素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引导学生欣赏美、品味美、创造美,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如何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提高审美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主动创造教学情景,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一、恰当运用多媒体,增强美感体验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的审美能力,我们可以借助音乐与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来开阔学生想象空间,通过声音与画面,渲染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增强他们的美感体验。

教刘湛秋的词《雨的四季》,可以以《Com tine D'un Autre Ete:L'apres Midi》和《Kiss The Rain》等钢琴曲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听着音乐来朗读文章,感受语言和音乐的双重魅力。或者让学生根据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以及文章创设的四个不同的意境,选取和意境吻合的乐曲作为朗读配乐,再个别或者集体朗读。

教郦道元的《三峡》,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三峡美丽风光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三峡山的连绵不断与遮天蔽日;山谷的狭长与幽深;江水的湍急与清澈,领略三峡的山水之美。

二、采取多样化方式,激发审美情趣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比如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多互动;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师生间、生生间的线上学习交流;表演课本剧、课堂辩论赛、引入猜谜游戏等,这些都能起到激活思维,审美怡情的作用……兴趣来了,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才能走进文本,感悟文本魅力,融入作品的境界,进而激发审美情趣。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如何欣赏美之后,还必须学着去创造美。教师在教《背影》“望父买橘”后,让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朱自清已经20岁了,他的父亲为什么要亲自去买橘子而不让朱自清去买?我们有没有相同的经历?上学时妈妈为什么还帮你背书包……通过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父母无私的爱,进而学会用感恩的心报答父母及社会。

三、反复朗读品味,陶冶审美情操

反复诵读,感知音韵美和情感美。“三分诗,七分读”。古诗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讲究押韵,声律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现代文语言或朴实或华丽,感情真挚,非常适宜吟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富有魅力的范读、朗诵,凭借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的声音变化,可以很好再现作品的音韵美、情感美,同时还可以给学生们较多的朗读时间,让他们在读中入情、读中悟情,借助于听觉形象步入文章意境,心情愉悦地感受到美,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内”。如教《济南的冬天》这篇散文时,教师通过令人动心生情的语言范读,便可让学生听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喜爱之情;再如教《白杨礼赞》,要让学生反复读,读出一股激情,读出粗犷豪放之感,读出白杨树的形和神。

引导鉴赏,品味意境之美。所谓意境,是指作品中的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它是作家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鉴赏意境美可以从意象组合的表现方法、表现形式以及表现意义等方面去探寻思路。如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曲中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具体可感的形象,想象一幅枯败萧索的秋景和作者凄凉愁苦的情绪。情由景生,情景交融,这便是诗的意境。领悟到了这个意境,学生就能沉浸在美好的享受之中,陶冶审美情操。

四、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审美能力

学生学习语文不仅为了考试,还在于立德树人,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近年来,我们学校语文老师从提升素养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诗经》《世说新语》、唐诗宋词,还利用校本课程《苏山苑美文选编》、文学社活动等来丰富教学资源。学校还举办文化讲座,举行经典诵读比赛,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让这条饱含生命之美的长河绵延下去,让我们的教学迎来新的境界。几年下来,我们惊奇地发现,学生不但语文成绩稳中有升,而且变得通达事理,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善于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

我们既是语文教师,也是美的传播者,实施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师要积极营造一个蕴藉丰厚的审美生态课堂,努力培养既有丰富的审美情感、有较高的审美鉴赏力,又有审美创造力的一代新人。

猜你喜欢
情趣意境美的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诗词要有情趣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