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推动语文教学的“大变脸”

2019-01-30 05:33李应军
中学语文 2019年15期
关键词:成语汉字语文课堂

李应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大数据时代,在这个特定的历史境遇下,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实现语文的“大变脸”,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活力四射。

一、拓展课外知识,让课堂丰富多彩

语文的学习,不是简单地认识汉字,背会古诗,更多的需要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语文的提高都有一个大的升华。课堂时间有限,课本知识也有限,但知识是无限的,所以无穷无尽的知识需要日积月累。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上的资源不计其数,每天都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因此在语文教学课堂中需要充分利用这一互联网的优势,拓展课堂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如在课堂中增加汉字演变的历史这一知识点,让学生体会中国汉字之美。每个汉字都是一幅优美的画,对汉字的解读也是对绘画的一种欣赏。以“水”字的演变过程为例:

互联网上有许多汉字演变的视频或动态变化图,都能直观的看到其变化过程。在课堂中引入这样的视频,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或许对一些喜爱书法的同学,能提升他们对书法的见解。

二、名句配乐配图赏析,情景交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以往的课堂学习中,老师会让学生背会这句名诗,然后翻译一遍,剩下的就靠学生自己想象这句诗所描写的景色了,也许有的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到这句诗所展现出来的美。但是利用多媒体学习这首诗时配一幅插画: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上,狼烟直冲云霄,一条长河蜿蜒流向远方,落日的余晖洒向整片荒漠,一切都显得那样安详。此等千古奇观所塑造的意境是多么的雄浑壮丽,空旷辽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诗句,苏轼借此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如果配上《明月千里寄相思》这首伴奏,缓慢的音乐将人带入到思念的情景当中,勾起每个人的记忆,这样,学生就能与诗人在情感上达到共通,也更能深刻地理解这首诗。

所以,在语文课堂中引入多媒体,通过丰富多彩的信息,生动活泼的界面,以及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止抽象为生动形象,集图、文、声、像等元素为一体,打破以往照本宣科的旧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变得有活力,多姿多彩。一方面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

三、手机App看图猜成语,与学生互动

随着手机的普及,各种手机App层出不穷。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在课堂中引入这些应用软件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最近有一款很火的应用软件——看图猜成语,它既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充满活力。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老师能了解学生的知识积累水平,另一方面也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增加老师自身的知识,在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共同进步。例如:

多此一举 扬眉吐气 朝三暮四

在互动之余,老师安排任务,让学生将每个成语查字典解释其含义及出处,并就该成语讲一个小故事。在第二次上课之前温习上节课的成语,测试学生的掌握情况。由此一来,可变文本检测为在线测评,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时间。

总之,多媒体技术深入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它以其优越的音像、动画、图像等多媒体素材辅助语文教学,优化了信息时代的海量教学资源,创设了灵活多样的语文教学课堂,激活了语文教学的各教学环节,为语文课堂注入了信息活力和时代特色,提高了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成语汉字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拼成语
猜成语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