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孝道教育于初中语文课堂

2019-01-30 05:33陈晓兰
中学语文 2019年15期
关键词:孝敬父母文化教育

陈晓兰

弘扬传统文化,宣传孝道精神,是中学教育的使命,而只有将教师的言传身教与语文课堂的孝道渗透相互结合起来,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初中时期正是青少年人格形成最重要时期。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师无疑是做好孝道教育的枢纽。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孝道教育呢?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孝道素材,渗透孝道文化

语文课里边也有许多孝道教育素材,如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经典之作,“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为历代华夏子孙吟咏传诵。《三字经》里有一句孝敬父母的话:“香九龄,能温席。”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父亲的行为,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这些都为我们开展孝道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课程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孝道这一精神层面的文化元素,体现在字里行间,植根于学生们心里。教师如果只是干巴巴地对着课本照本宣科是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典型引导、反面批评的教学方式渗透孝道。初中学生具有典型的英雄崇拜心理,我们应充分利用这种心理状况,多讲英雄实例进行正面引导。如我们可以讲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讲毛泽东主席的祭母文,讲陈毅元帅给病中母亲洗脏衣服做家务的实例。对于不孝顺的现象也及时剖析,从反面进行否定,易在学生心理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如当下一些学生不认真学习,经常违反学校纪律,使父母操碎了心;在家中以“小皇帝”“小公主”自居,对父母颐指气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不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贪图享乐,生活上攀比,讲究名牌;更不用说关心父母身体病痛以及父母艰辛等,这类现象比较司空见惯,对这种现象进行批评式点评容易在学生中引起共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中渗透孝道文化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等。

二、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理解孝道文化

弘扬孝道文化不要说教,而要言传身教。这需要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在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方面,从我做起,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做起,践行孝道、传播孝道,用孝的心灯点亮校园,努力营造一个浓郁的孝道文化氛围。

学校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诵读制度体现常态性。确保诵读时间,保证“每天有晨读,每周一大课”。诵读目标是一天背诵一句格言警句,一月一次班级读书心得交流探讨,一学期举行一次全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通过读经典诗句、唱经典歌曲等形式,在全校师生中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学校还组织学生办起了《与经典为友》手抄报,校园广播坚持播放《感恩的心》《父亲》等有关孝道文化的歌曲,这样既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充分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班主任利用多媒体,按照文字、图片等宣传新二十四孝,重点学习“欣赏感恩”,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要注意的一些细节,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同时,学校更加注重孝道文化环境的建设。走进校园,随处都会感受到浓浓的孝文化气息。以“孝”为主题的大幅宣传画、“孝行天下”“百善孝先行”等经典格言牌板随处可见。学生们通过孝道教育,理解了父母的辛苦,能主动为父母分忧,进而增强了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了“最美孝行少年”评选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知孝行孝的先进典型。他们现身说法,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三、布置特殊的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孝敬老人的活动

孝道课的家庭作业可以不是书面的,完全可以让学生付诸实践。例如,要求学生帮父母做一两件家务活,或陪同父母干活,或协助父母带弟弟妹妹,要让他们体会父母的辛劳。同时还可要求学生给父母泡茶,打洗脸水、洗脚水,给父母捶捶背等,让他们懂得对父母的关爱是必需的。这类作业布置下去后,一定要听学生的情况反馈并进行点评,对做得好的给予充分鼓励。教师要让他们明白对初中生而言搞好学习、锻炼好身体、遵纪守法是他们对父母最大的孝顺,体恤父母、关爱父母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国传统节日中,很多与孝道有关,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都是如此。春节民间往往有祭祖活动,清明节上坟缅怀先人,中秋节讲究家人团聚,重阳节敬老、访老。要鼓励学生积极随同大人参与这些活动,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受教育。这些活动的教育效果比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更加生动,更有说服力。

总之,在常规教学中,教师要自觉转变教学观念,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修养,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渗透中华孝道文化,自觉做孝道文化的传承者、示范者。不仅能让学生们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孝敬父母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什么是给父母最好的爱?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家长要从小教育孩子懂得孝敬父母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