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探讨

2019-01-30 08:48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33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小学生

(甘肃庆阳合水县段家集学区宜州小学)

一、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

1.缺乏口语交际的良好环境

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和习俗的影响,说一口土语方言,家长多数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文化层次低,父母又远水解不了近渴,还认识不到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只要孩子回家认真读书作业就行,考试得高分就满意,完全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即使和孩子交流,也不会讲普通话。若是话不投机,还会出现责骂甚至连篇的粗话脏话。孩子受其影响,与人交流时,也说方言土语,在学校也是这样,口语极不规范,课堂回答问题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倾听别人说话也漫不经心,目光迷离。这样的环境中,家庭和孩子、同学与同学之间互相影响,恶性循环,普通话得不到推广和普及,致使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断弱化。

2.缺乏口语交际的浓厚兴趣

身处偏僻乡村的小学生,与生俱来的方言土语已经习以为常,说普通话不习惯不好意思又羞于表达。或受家庭影响,认为只要学习好一切都好,口语交际受不到重视。在家里习惯方言土语,在学校特别在课堂上,从不积极回答问题,或发言时扭扭捏捏、紧张胆怯、脸红心跳、前言不搭后语且声如游丝,对口语交际课有畏难情绪,学习口语交际就没有兴趣了。

3.教师对口语交际重视不够

农村部分教师对口语交际课认识不到位,眼睛只盯着考试成绩,只看眼前,看不到学生的长远发展,轻视了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教材中口语交际内容,也避重就轻,不能认真备课,课堂上也蜻蜓点水,缺乏必要的训练。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历少,语言词汇量积累少,对口语交际过程中的内容、语言形式都非常生疏,听说能力差,久而久之,对口语交际课失去了信心。长此以往,教师不重视课堂口语交际练习,学生在课堂不能有效地口语交际,从而造成口语交际课堂与学生实际之间脱离。

二、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1.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父母是孩子的导师、榜样,学校要指导家长做好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工作,日常交往要说普通话,逐步改善小学生口语交际的环境,要求家长不但鼓励孩子说,更要注意培养孩子倾听的能力和倾听的习惯,每天定时或挤时间和孩子口语交流,让孩子明白,口语交际只有学会倾听才能很好的表达,善做一个倾听者,在别人说话时,安静、耐心、专注、谦虚,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语,明确别人说话的意思,能及时做出应对。家长更应鼓励孩子和客人口语交际,对孩子的口语交际情况定时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样,就能有效配合学校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家校合力,为小学生口语交际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来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

2.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确认心理安全和心理放松的状态下,思维是最敏锐最活跃的。但小学生对老师有一种天生的敬畏心理,且年龄小,胆怯畏难,羞于表达。教师就要抓住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亲近学生,消除隔阂,走进小学生的心里,让小学生觉得其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叔叔阿姨。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就愿意亲近老师,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从而奠定小学生想说、敢说、会说、能说的心理基础。教师也应提升自身的素质,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人师表,无论课内课外,说话口齿清晰、语言标准、生动幽默、自然流畅、具有磁性,让学生听着有趣有味,激发小学生和老师交流的欲望和兴趣。

3.加强口语交际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是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精心策划上好口语交际课。课前充分分析研究学情,研读教材,把握口语交际教材的特点和特色,设计制定切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口语交际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找准口语交际训练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创设情境、游戏活动、扮演角色、小组互动等,让学生亲身去实践、去体验,达到顺畅地进行口语交际的目的。

4.精心组织各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活动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锻炼学习过程,想凭几节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就达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那是痴人说梦。要把学生放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和课外活动的大空间,在实践中学习、体验、感悟。对于口语交际活动的组织,不论活动大小都要仔细策划,力求得到实效。让学生懂得口语交际是一个多项互动的过程,在互动中要阐明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还要认真听取别人的谈话发言,明白别人说话的意思,并快速做出反应。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学生都要认真总结,对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导纠正,以此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小学生
情景交际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酒中的口语诗
口语对对碰
我是小学生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