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新载体应用探究

2019-01-30 02:27张有林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直播应用策略

张有林

摘 要 思政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是高校教育的重点环节。网络直播作为新型媒介迅速吸引了大学生广泛参与。高校思政教育应该深刻认知网络直播对思政教育的积极意义,使网络直播有效介入思政教育实践过程,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 新载体 网络直播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随着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直播这种新型传播媒介迅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斗鱼、虎牙、YY、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或APP大量出现。朝气蓬勃、接受力强的高校大学生更是成為其主要用户群。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运用新媒体和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将网络直播引入思政教育实践,可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和手段,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时代感。

1网络直播的概念及特征

1.1网络直播概念

网络直播是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传播媒介,通过智能手能或录屏工具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表演、互动、展示等性质的直播活动,可直播也可点播,可以满足众多观众同时视听的需求。

1.2网络直播的特征

1.2.1实时传播

实时传播指的是主播在网络直播中向观众展示的内容,就是其所在地正在真实发生的事件。视频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快速传播,得益于通信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如果主播和观众的网络环境稳定,观众接受事件信息的时间距离事件发生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四秒。

1.2.2互动性强

在网络直播环境下,观看者可以通过弹幕功能与主播随时进行文字互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向主播提出问题,主播通过直播平台实时阅读观众的留言,及时做出反馈加以回应,使直播由传统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传播,增强了主播和观众的互动性。

1.2.3内容丰富

网络直播以在线视频播放的方式呈现,传播形式包括文字信息传递、语音表述、图片播放或视频直播,直播形式上的丰富性使直播内容也更为丰富,几乎所有容都可通过网络直播形式进行呈现。从实际情况看,网络直播内容涉及教育、旅游、歌舞、游戏、美食制作、化妆美颜等各领域,几乎涵盖了人们现实生活的所有方面。

2网络直播应用于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

2.1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合理运用网络直播手段,与学生进行即时的互动探讨,可以提升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参与度与主动性,提高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思政教师选择合适的思政教育主题,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让学生提前观看学习,准确了解学习人数和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在评论区的提问,在准确掌握学情的基础上精细化调整思政教学方案,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2.2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

鉴于网络直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将网络直播应用于思政教育可以使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思政教师通过对网络直播形式的教育内容的精心设计,以及直播教学过程中互动性提问和即时的答疑解惑,可以极大地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和理解。

2.3增强高校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

调查显示,当今大学生观看过网络直播的人数达百分之八十以上,进行过直播活动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可见网络直播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沟通方式之一。通过网络直播开展思政工作,为大学生创造了便利的互动条件,使其参与意愿和认同感更为强烈。此外,由情感沟通到价值共鸣是观念建构的必经阶段。网络直播还可以密切和融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加其交流沟通的机会,为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和学生价值观念的建构打下情感基础。

3网络直播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策略

3.1加大对网络直播的监管力度

高校网络监管人员或思政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常用的直播软件,通过直播列表或点赞分析学生感兴趣的直播内容,准确区分有益或有害的网络直播内容。在此基础上,围绕有益直播内容展开思政教学活动,并以有害的直播内容为反面教材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使学生不受有害内容的诱惑。鉴于不少大学生都参与网络直播这一现实,校方或教师也应及时关注,一旦大学生直播中出现违法的苗头,要及时阻止并对该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令其整改或删除不良内容,情况严重时应联系直播方撤销其直播权利或报警处理。

3.2高校应该开通思政教育网络直播渠道

开通满足学生内在需求的思政教育网络直播是提升思政教育实效的有力手段。首先,应开通专门的思政教育网络直播渠道,如在慕课网站或大学生集中的直播软件进行直播。其次,在直播过程中,要注意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趣味性,以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最后,网络直播的教育课程,所传播的内容必须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使思政教育网络直播不偏离立德树人的目标。

3.3增强学生对网络直播内容的辨别能力

网络直播作为新型媒介,受资本操作、网络传播快速和监管跟进不及时等因素的影响,涉及色情、暴力、不文明行为等的不良内容泛滥。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这一情况,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思想引导。一方面,应该将涉及优秀文化、各领域先进知识的直播内容引入思政教育实践,主动推荐给学生;另一方面,对于不良直播内容,要通过普法教育、课堂讨论等方式向学生剖析其中的负面因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张闪闪.基于网络直播平台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J].学理论,2019(02):155-157.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直播应用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