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100kV古泉换流站的特高压换流站工程送电调试精细化管理

2019-01-30 02:25王开库孟进王圣昌
智富时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特高压精细化

王开库 孟进 王圣昌

【摘 要】新疆昌吉-安徽古泉±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当今世界电网建设中的“四最”工程,即输送电压最高、输送距离最远、输送容量最大、输电技术最先进,针对该工程受端站——±1100kV古泉换流站建设的难点、特点、风险点,作为电气A包的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结合±800kV金华换流站、±800kV灵州换流站和±800kV锡盟换流站等特高压建设的经验,以“打造大国工程,打磨大国工匠,打响大国品牌”为管理目标,通过改善组织保障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强化安全保障体系、多角度提升效率等手段实行全要素管控,全方位把控特高压换流站工程送电调试关键步骤、降低送电过程中的风险、提高送电调试效率,顺利圆满的完成了送电调试管理工作。

【关键词】换流站工程;特高压;精细化

一、健全组织保障体系,组建精品管理团队

1、健全组织保障体制,提升管理效率

以“效率优先”为出发点,打破“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三级管理模式,成立管理领导机构和专业工作组,专人专项、分工明确,形成了流程短、效率高的项目管理模式,形成对项目部业务支撑的一体化管理。

2、以特高压精英队伍為班底,通过“二次选拔”组建核心团队

从建设管理单位认可度高、近三年项目经理年度考核前三名、直流特高压工程施工业绩显著的人员中“优中择优”,出任项目经理。再以年龄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工程师或技师及以上作为选拔条件,再用竞争的方式“二次选拔”出优秀人员作为项目部成员,同样方式确定核心调试团队。

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保障人才队伍需求

1.实施“三分一多”的无差异化人员培训模式

分层、分类、分岗位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针对性培训。一是分岗位开发培训课件,三维动画、PPT等多种形式;二是分类开展培训,对管理人员拓宽管理思维,对技术人员传授技术创新能力,对施工人员重点培训施工技能;三是多种培训方式,参观学习,调研交流等结合;四是无差异化开展分包人员培训,开展“每月一日训”专项培训。

2、将创新工作室与工程结合,培养技术型、创新型人才

设立以先模命名的劳模创新和大国工匠创新工作室,组建“三鹰人才”工程实施流动工作站,(“金鹰工程”、“雄鹰工程”、“雏鹰工程”),汇集各个专业骨干,以劳模为技术带头人,以最高电压等级换流站建设工程为依托,打造一批技术创新成果和特高压技术人才。

3、开展“师带徒”人才培养制度

安徽送变电秉承技术传授,精神引领的人才培养原则,坚持“师带徒”培养方式,依托换流站建设平台,让新员工和分包商组长与公司技术专家“结对子”,打造一大批专业的青年人才。

三、大力开展技术创新,保证送电调试“零缺陷”

1、分项目开展自主创新课题

针对送电调试各个阶段的需要,建立创新项目课题。自主开发±1100kV换流变压向量综合判断系统,集极性验证,变比判断,向量核对为一体,速度快,准确度高。

2、联合攻关,提供全过程技术支持

与电科院联合研发“三维工件缺陷检测设备”,检测金具的各类参数,建立起定量化验收及检测标准,确保金具设备合格,在送电调试过程中无一处放电。

3、开展群众性“五小”创新活动

“五小”即“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举办“四比四推进”“五比五赛”等立功竞赛活动,组织QC小组攻关。引导员工对技术薄弱环节进行分析研究,查找解决方案。总结、创新出100多项优化作业的小亮点、小技巧、小工具,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建设氛围。

四、全方位加强安全管控,保证送电调试安全

1、建设“信息化”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管控

以“信息化”管理体系为手段,时刻“入网、上线”。采用刷卡、刷脸、刷指纹的技术确保人员出入规范、安全;采用二维码技术给设备机具标记、定位,实时掌握设备状态;通过布置“微气象站”,动态监测施工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进行风险预警;通过无人机航拍、摄像头全站覆盖等方式建立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处理问题。

2、编写隔离预案,应对分阶段投运管理

分阶段投运后,安全管理风险大,为此编写了隔离预案:

(1)一次设备隔离:每投运一块区域,就用围栏围住,设立唯一出口和门卫室,进出需办理登记手续,防止无关人等进入;

(2)二次回路隔离:提前编写好隔离安措,有关的回路电缆记录并解掉,避免了造成运行间隔误动和信号误报;

(3)软件隔离:在直流控保内通过置数的方式对运行和非运行间隔实施软件隔离,保证送电调试和运行管理互不干扰。

3、针对交叉作业,强化每日安全交底

交叉作业涉及的各方单位必须明确各自危险点,明确安全职责,由安全管理负责人在早站班会做每日安全工作交底,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中。

4、加强仪器、机具安全管理

送电调试前对仪器、机具进行定期检测,并录入工器具身份数字管理系统。保证仪器和机具的可靠性、功能完整性,减少安全风险。

5、加强现场交通运输车辆安全管理

所有车辆、机械进入现场需有工作负责人带领,按指定行驶通道行驶并满足限速要求,需有专人监护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

6、成立消防应急小组应对紧急情况

在送电调试阶段成立消防应急小组,形成单站点的“一平台一队伍”消防管控模式:灭火行动组;联动排查组;联络通讯组;安全防护救护组。

7、建立后勤保障体系

成立物资保障组,负责物资提供和分配;成立后勤生活保障组,负责会务安排、加班交通、饮食等;成立醫疗保障小组,负责医疗保障和紧急救护;成立通讯应急保障组,防止通讯故障;成立交通车辆应急组,最大程度保证人员生命安全。

五、运用多重手段,保证送电调试高效

1、提高分系统调试质量,把控送电调试关键步骤

认真审核图纸,细化分系统、辅助系统调试进度表,实行“交叉自验收”与验收相结合,创新增加“站用变一次注流”、“CYT一次通压”、“传递式一次注流”等验证方法。

将部分系统调试项目在分系统调试阶段预开展。包括“阀冷跳闸”、“扰动试验”、“交流系统双主机同时失电”和“部分系统在线更换板卡”四大类试验。

2、直流偏磁“清单式”排查治理,降低对当地电网影响

皖南地区电网较复杂,且水系较多,直流偏磁影响范围可能增大,安徽送变电研究决定扩大直流偏磁测试边界,梳理成一副“清单”,拉网式排查确保无遗漏,增设隔直装置确保不受直流偏磁影响。

3、设立“四化”备品备件管理模式

对备品备件实行“四化”管理模式:

备品备件清单化,大型设备按1:1比例,小型器件按1:N比例准备,全部登记方便查找;摆放定格化,按大小类别指定区域摆放,方便取用;备品预试化,入库前完成交接试验,保证合格率百分之百;使用流程精简化,删繁就简,保留关键步骤。

六、结语

通过“基于±1100kV古泉换流站的特高压换流站工程送电调试精细化管理”项目的实施,资源调配、项目管理和施工作业效率均显著提升,针对古泉换流站分期建设投运,换流站现场“边施工、边调试、边运行”特点,圆满完成古泉站调试、试运行期间安全管控工作,确保了人身、电网以及设备安全,所有调试项目均一次成功,合格率、优良率、达标通过率均达100%。送电调试工作圆满完成,获得业主、监理和运行单位的一致好评。

作者简介:王开库(1977—),男,安徽铜陵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特高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孟进(1983—),男,安徽合肥人,工程师,从事特高工程调试技术管理工作。王圣昌(1986—),男,安徽合肥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特高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特高压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失效绝缘子判断的仿真计算
特高压输电塔双重非线性分析
1000kV交流特高压新型双柱换位塔
千亿投资助推特高压审批开闸2014年迎来特高压大年
干部人事档案的精细化管理
情报快递
———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