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法律素养下的高职生就业意识的培养

2019-01-30 12:53胡易寒
科技资讯 2019年32期
关键词:法律素养高职生

胡易寒

摘  要:高质量的就业是高职院校不断努力的目标,通过法律素养促使高职生顺利就业,保障高职生就业合法权益更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环节,同时受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就业过程中,高职生就业意识涉及竞争意识、契约意识和维权意识,该文主要讨论就业意识存在的问题与表现形式,探讨基于法律素养下的高职生就业意识的培养策略,以增强高职生的就业意识水平,提升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生  法律素养  就业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1(b)-0218-02

1  高职生就业意识存在的问题与表现形式

高职生就业意识是“学生对就业环境、就业价值、就业意愿的综合认知,为学生就业所做的概念准备,表现为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对职业状况的基本了解、选择职业时的个人偏好和价值、对未来职业的期许等”[1]。高职生就业意识涉及3个方面:竞争意识、契约意识和维权意识。

竞争意识指在就业过程中“要有敢想敢干和坚强的意志、勇于创新的精神及敢于迎接挑战、挫折与艰辛的心理素质”[2]。契约意识指在就业过程中认识到签署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同时签署后对个人的守信。维权意识指认识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正地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体现对公平正义的理解程度。

1.1 竞争意识不强

表现为:(1)自信心不够。走出校门,面向社会招聘会,往往不愿、不敢、不主动去就业,觉得自身在知识、技能、社会实践、学历等方面无法与本科生相比,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从而导致就业困难;(2)对于就业未做好心理准备。现阶段,就业状态不再是一家公司干几十年,公司的性质多元化,选择更加丰富,如股份制公司、合资公司、国企、事业单位或自主创业等,公司和求职者兼具双向选择的权利,双方择优录取。

1.2 缺乏契约意识

表现为:(1)频繁跳槽。高职生在就业后,怕吃苦,职业素养不高、一有不如意就离职等现象频现,跳槽率较高,心态浮躁,沉不下心来钻研技能,甚至不愿去工厂的想法,屡见不鲜。(2)诚信不足。就业是需要认真思考、慎重选择的事情,绝不是小事,在选择之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就业协议、劳动合同不能随便签署甚至根本不签,去了公司连培训都没完成就要毁约、离职等事情经常发生,就业行为过于随意。

1.3 维权意识薄弱

表现为:(1)学生无奈接受各种条款。公司依仗自身优势,不签署相关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只签订实习协议,甚至超过6个月的实习期等条款,学生任由公司摆布,敢怒不敢言。(2)社会的公平正义由谁来主持。遇到问题,高职生投诉部门,往往在时间中让愤怒消磨掉了,再屡次与公司就一些问题交涉无果之后,怕公司给小鞋穿最后自认倒霉。

2  法律素养在就业中的作用

从2001年开始的“四五”普法,明确提出了两个转变和两个提高:“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公民法律素质转变,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从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向注重依靠法律手段转变,全面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目标,鲜明地强调要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3]。简言之,法律素养是现代法治社会公民的必备素质。与此同时,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形成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劳动者在就业中,应具备3项权利:(1)劳动者的尊严。“劳动者在现存的秩序和经济生活上具有道德和精神的意义。劳动可以把握具有谦让性和进攻性的人的尊严以及劳动者的世界使命,体现劳动者和劳动尊严的意识”[4],即,劳动者有选择劳动的自由。(2)取得一定水平的劳动报酬。一个人的工作不仅是服从供求关系的一件商品,他得到的工资应该能使他及他的家庭达到基本生活的需要。(3)工会保障利益。劳动者能组成工会,工会的职责就是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不受侵害。

对于高职生就业来说,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懂得做什么、不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和为什么不做,可以减少从事违法行为的概率。提高甄别工作好坏的能力,保证工作单位的合法性,较少出现就业安全的概率。法律知识可以帮你了解五险一金、劳动合同等事宜,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法律素养可以提高个人素质,个人素质不只是知识多少,还包含全方位的社会认知能力,可以减少工作中的麻烦事,提高工作效率,潜移默化地形成明晰的行为准则既有益于维护社会就业秩序,减少和杜绝不诚信事情发生,又有益于保障个人就业的合法权益。

3  基于法律素养培养高职生的就业意识

高职生法律素养指“高职生掌握一定的法律常识,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维护法律公信权威,并自觉遵守法律,运用法律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5]。即“一是高职生对常用法律知识的掌握,即知法;二是树立法律意识,大学生具有守法、用法的意识;三是形成法律公信权威,对法律权威的相信并维护法律的实施,高职生的法律素养包括高职生知法、守法、用法和护法的认知和实践能力”[6]。

3.1 加强法律知识教育

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优势,系统地介绍和讲解法律案例,分析经典案例,总结说明法律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大二、大三年级的就业指导课中具体讲述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与劳动权益保护法》《劳动仲裁法》等,运用这些法律法规解决诸多就业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工作时间长、不按规定支付工资、克扣、拖欠工资报酬、用人单位利用强势签订不公平劳动合同、霸王条款、人身权利受到侵害、就业安全等问题。

3.2 增强法律意识

(1)提高竞争意识。有效运用大一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指导高职生在认知自己、了解职业后选择职业,树立职业理想,并设计路径达到职业理想,完成由一名学生到职业人的过程转变。根据学生自主形成的職业目标,认真规划自己3年的大学生活,在这样的规划下,促使高职生在就业时不再迷茫,对自己的选择更加自信,大学生活不再迷茫,一切都是计划之中的事情,早已做好准备。

(2)具备契约意识。“法律后果越来越多地产生于某种特定的职业和处境——如厂主、工人、地主、承租人、承保人、消费者等——而不是独立的个人对自由意志的行使”[7]。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处于职场中,就必须要以一种相互诚信、合法的方式达成“合意”来维持稳定的就业关系,从而给个人和企业形成相互信任的基础。同时,“后现代社会的法律重心又回到社会本位和社会公平,法律加大了对具有特定身份的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4]。综合而言,守信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体现了契约意识。

3.3 建立法律公信权威

“法治和自由之间的密切关系说明了强制力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即使在一个良好的社会中,也必须有强制的政府权力,来维护稳定的社会合作。原因是,尽管人们知道他们有共同的正义感,但人们彼此仍缺乏充分的信任。人们会怀疑某些人不尽自己的本分和職责,因此,必须实施一种刑事制度,以消除设想别人正在不服从规则的根据”[4]。现阶段全面推行依法治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协同推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完善,法治既是治国理政的“利器”,同时法律神圣不可侵犯。作为当代的高职生,更应该从我做起,知法、懂法、不触犯法律红线,守法、护法。

4  结语

就业是高职生在大学期间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帮助他们提升就业意识,增强高职生的法律素养,加强运用法律的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各种就业侵权问题使用法律的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好一切走向社会,迎接各种挑战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刘常兴.高职学生就业意识教育研究[J].河南农业,2016(15):12-13.

[2] 竞争意识[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B%9E%E4%BA%89%E6%84%8F%E8%AF%86/9949287.

[3] 法律素养[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3%95%E5%BE%8B%E7%B4%A0%E5%85%BB/5288636.

[4] 徐爱国.法学的圣殿[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0.

[5] 彭海.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培育[J].教师育人·高教论坛,2014(4):24.

[6] 景艳.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路径探索[J].学周刊,2018(6):5-6.

[7] 施瓦茨.美国法律史[M].王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212.

猜你喜欢
法律素养高职生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高职生自我容纳与容纳他人调查研究
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的提升
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及改善策略初探
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养成探析
浅议如何提升人民监督员监督质效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