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螺旋结构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浅议

2019-02-01 02:07倪丽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倪丽

[提要] 校企合作是贯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线,也是高职院校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和关键战略举措。目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基于三螺旋理论探析符合学院实际情况的校企合作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三螺旋;高职院校

基金项目: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内涵提升全员行动计划”教改课题基金资助项目:“基于政府、供销行业、高职院校三重螺旋结构下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7nhjg05)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1月30日

一、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现状

(一)校企合作基本内涵。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双方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愿望为基础,以人才、技术、效应为结合点,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环境与资源,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办学形式。校企合作是基于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政府、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其本质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充分利用校企双方优势资源开展全方位合作,实现职业教育和产业经济良性互动发展;其核心是双向参与、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目标是增强学校的办学效益和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多赢”局面。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问题方面,叶鉴铭指出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理论研究滞后、体制机制僵化、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法律法规缺陷、政府行为缺失等五大瓶颈。沈燕等通过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准)公共产品属性和企业的逐利性在职能与使命上存在显著差异,使得校企合作面临内在动力不足、合作深度不够、平台缺失和信息沟通困难等问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可以从领域和深度方面分为三个层次:浅层次合作、中层次合作和深层次合作。浅层次的校企合作表现为:学校专业方向按企业所需确定,并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等为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中层次的校企合作表现为: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建立横向联合体,成立董事会,形成多元投资主体,按岗位群的分类确定专业能力结构和非专业能力素质的要求,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还停留在浅层次和中层次阶段,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利益需求不对称无形中阻碍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当前,学院各系部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已经推出并有效实施了多种校企合作的模式路径,如大位会计学院与合肥大步车业合作的“大步订单班”;朱熹文旅学院与合肥同庆楼合办的定点实习实训基地;宾虹艺术学院教师工作站的“现代学徒制”等,但这些模式仍然存在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合作深度不够、政府行为缺失等问题。因此,学院各系部应对校企合作开展多元化模式,积极消除合作的制约因素,优化合作的深度和效率,以期达到最优的合作效果。

二、三螺旋结构下校企合作的模式内涵

(一)三螺旋理论概述。三螺旋指一种创新模式,是指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创新中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同时每一方都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该模式由亨瑞·埃茨科威兹和勒特·雷德斯道夫教授创立,他们受分子生物学三螺旋模型的启示,在国家创新体系研究中,引入生物学DNA三螺旋结构的有关原理来研究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动力学机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创新理论。三螺旋模型可以有效促进优势资源在政府、学校和企业间流通,更易于发挥创新效应。因此,本文将三螺旋引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以更好地认识高职院校与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更全面地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更有效地推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发展。

(二)三螺旋结构下校企合作模式运作机理。基于三螺旋的高等职业技术合作,在政府介入下,学校与企业的一种非零和博弈模式。高校和企业应主动联系政府共同确定以职业技能为主导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建立符合人才需求实际的专项教学内容和完善的过程管理和规范制度。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需要巧妙的制度安排,这其中要涉及如何协调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如何规避校企合作中的风险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政府强有力的举措,通过政策法规影响并保证校企合作的良性运作。三螺旋校企合作模式,坚持“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双主体”理念,强调制度设计,将企业运行与学校办学的诸多要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搭建行业与学校的协调与反馈机制,能够及时地对校企合作的进展进行跟进、考核、评价、纠正等,这就需要对学院和系部某些职能机构和人事安排进行调整,从而更加适应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因此,应加强学院与系部所设协调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协调与反馈作用。同时,创新系部合作办与合作单位的合作模式,深化合作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互利共赢。

三、三螺旋结构下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理想的校企合作三螺旋模型应当是:以政府主导的政策资源、以高职院校为主体的知识资源和以行业企业为主体的社会资本资源,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推进三股螺旋在合作中创造整个螺旋体的巨大效益,从而实现校企合作创新发展。

(一)创新系部合作办与合作单位的合作模式。三螺旋结构的校企合作模式运行的关键在于基层系部根据各专业特点创新校企合作的具体模式。总体而言,本着互惠共赢的理念,一是企业通过订单班、冠名班、共建学院等合作辦学形式,缩短入职员工岗前培训时间,降低员工的适应性培训成本;二是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定位、教学内容选择、研发课题等方面实现零距离对接,从企业一线孵化科研成果,安排教师参与产品开发过程,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从而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三是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其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奠定基础。总体而言,学院依托行业办学优势,将供销系统内企业优先作为学院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学院作为企业员工的培训教育基地,并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学院挂职任教,校企合作开展“双基双挂”工程,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校企双赢。

(二)学院与政府、企业应建立长效的三螺旋结构合作机制。为保障“三螺旋结构”校企合作模式有效运行,需要在政府、院校、企业三个层面不断延伸和深化校企合作,使之沿着常态化、制度化、成效化方向持续发展。将社区政府引入到校企合作的运作机制中,保证合作模式的有效运转。传统的校企合作单纯强调校企双方的合作,但是由于社会属性的差异,彼此很难找到合作的利益契合点,合作也很难持续。为保证这种合作的有效开展,三螺旋的校企合作模式将政府引入校企合作框架中,政府从制度层面,给予企业更多的激励,更广泛协调双方的权责关系,并监督机制的运作。基于三螺旋结构,将政府角色由“旁观者”转变为校企合作“参与者”,通过顶层设计、激励措施或刚性约束,统一协调解决校企合作中遇到的问题,规范校企双方合作行为。

(三)发挥学院和系部对校企合作机制的协调与反馈作用。三螺旋结构校企合作模式就合作的内容、合作方式、沟通机制、平台共享、资源配置等方面及时积极地与企业进行协调,系部应对合作的进展进行反馈,从而形成有效的常态机制,促进这种合作模式的良性运转。学院应发挥牵头指引作用,一方面积极向地方政府建言献策,建立良好的政校合作关系,在校企对接、合作领域、资源配置上获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学院制定有力的激励措施,推动二级系部与合作企业实施更全面、更深入、更长效的合作机制,真正激发学校与社区政府、供销行业的三螺旋校企合作活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J].职教论坛,2003(14).

[2]叶鉴铭,梁宁森,周小海.破解高职校企合作“五大瓶颈”的路径与策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共同体”建设的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

[3]沈燕.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基于“5321”模式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15(7).

[4]刘志民,吴冰.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