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融入“一带一路”对策研究

2019-02-01 02:29刘佳霖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策

刘佳霖

关键词:保定;“一带一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1月20日

一、研究背景

2013年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这是中国政府在新形势下主动应对国内外挑战,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发展大局,贯彻落实新时期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理念的一个战略性举措。“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為保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全新的挑战,保定应抓住这些机遇,争取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一带一路”中保定的机遇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开放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保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带一路”建设为保定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带来了难得的重大机遇。

(一)有利于完善对外开放通道。交通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和重要突破口。根据《保定市京津冀一体化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到2020年,保定市将逐步形成“四纵四横四联两环”的高速公路网格局,实现“县县通高速”,实现保定市至京、津、石高速公路“100分钟交通圈”,至各县高速公路“1小时交通圈”。同时,保定市将建设白洋淀第二码头,公交方面加快实现与北京公交对接,实现京津保综合交通一体化和保定市“一城三星一淀”交通同城化,将保定打造成北通京津,东接沿海,西联晋蒙的京、津、冀、晋、蒙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这些举措将有利于完善保定“一带一路”陆海通道和对外门户建设,打造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加强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

(二)有利于加强对外产业合作。保定是河北省人口第一大市,也是农业大市,第一产业占有很高比重,第二产业有很大潜力,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但起步晚、规模小。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而且两端有繁荣的亚太经济圈、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两个主引擎带动,开展产业合作的前景广阔。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投资壁垒不断被消除,投资将更加便利,既有利于挖掘沿线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进而加快产能“走出去”,缓解当前产能过剩产品滞销的突出矛盾,也有利于保定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加快自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保定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一带一路”各国发展水平有异,仅从能源角度看,“一带一路”所经之处的中亚、西亚等地,不仅有石油、天然气等石化能源的产出国,也有着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潜力巨大的国家和地区,而这些行业正是保定相对有优势的行业,给保定优势企业“走出去”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三)有利于发展开放型经济。可以借助和利用国家通道、国家平台、国际机制,加强开放体制、开放领域的创新和拓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跨区域经济合作,对推进保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打造跨国贸易圈,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市场,是一个良好契机。进一步策划相关优质旅游产品,实施精品战略和创新战略逐步形成“精品带动,丰富多彩”的新局面实现旅游产业的对外合作。

三、保定对接“一带一路”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1、交通区位优势突出。保定作为南北通衢、东出西联的“高速公路枢纽港”,同时作为京津冀战略的重点部分,随着京津保一小时经济圈的建立,大量京津外溢企业的落地、大型产业项目投资,以及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路网建设的投资发展下,保定将迎来经济快速增长周期,很可能成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河北城市。同时,保定已建成“冀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和“保定-喀什-中亚/南亚多式联运国际班列”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争取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发展成为连接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的跨区域合作框架中的重要节点和支点城市。

2、经贸基础雄厚。河北是制造业大省,保定也是传统制造业城市。由于资源禀赋的互补性和产业的梯度性,保定长城汽车、英利集团、安国中药产业园区、药都集团以及光明饮片等重点企业与“一路一带”沿线国家有广泛合作。2015年,英利集团的太阳能电池搭乘首趟中欧光伏班列抵达德国汉堡市,长城汽车继在俄罗斯建厂后将中东、东南亚以及欧洲等地定位为发展目标,博野县企业组团赴俄罗斯考察橡胶输送带产品市场,河北建设集团多次对外承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根据2017年统计保定实际利用外资55,485万美元,外商直接投资45,056万美元。

3、政策优势突出。一是雄安新区的设立。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用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不断提高保定企业的质量和实力更好地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二是白洋淀科技城的发展计划实施,科技城与北京中关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建成“保定中关村科技产业化基地”,致力于建设京津冀地区融科技研发、产业发展和城市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技产业新城,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协调与创新发展增长极。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引进来”实现企业的技术进步进而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三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支持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与“一带一路”倡议在政策上相辅相成。

4、科技实力强劲。保定高校优势明显,共有十所本科院校,四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成为科技创新与研发雄厚后备力量。同时,保定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有着上千家企业,三资企业超过上百家。近年来,保定不断优化科技环境,强化科技支撑,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保定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89家,较去年同期增长60.6%,总量居全省第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084家,较去年同期增长14.4%,处于全省第一方阵。

(二)劣势

1、区位优势发挥不明显。保定地处京津冀经济圈,有着与首都协同发展的强大区位优势,但在对接“一带一路”上只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北通道(中国环渤海经济圈-山西大同-内蒙古呼和浩特-内蒙古包头-内蒙古额济纳-新疆伊吾-新疆巴里坤-新疆将军庙-新疆富蕴-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斯坦厄斯克门-俄罗斯鄂木斯克-俄罗斯莫斯科-俄罗斯圣彼得堡-芬兰赫尔辛基)临近保定。但是这一区位优势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且保定作为一个沿海地区的非沿海城市,想要对接海上丝绸之路需要继续提高自身的吸引力。

2、外贸规模较小。外贸开放度是指一国或地区的进出口总额与其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2017年保定市1~12月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显示全市实际利用外资73,226万美元,同比增长8.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63,516万美元同比增长0.1%。而根据2017年全国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新设立企业35,652家,比上年增长27.8%。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8,776亿元(折1,310亿美元),增长7.9%,增速比上年加快3.8个百分点。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3,857家,增长32.8%;对华直接投资金额374亿元(折56亿美元)。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66亿元,增长11.3%。可以看出,保定的外贸规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企业“走出去”积极性不高。2016年保定全市进出口总值完成38.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0%,其中,出口总值27.4亿美元,下降12.4%;进口总值11.3亿美元,下降14.5%。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日本、德国、沙特阿拉伯、英国等,且出口总量都有所下降。保定市主要的出口产品有机械器具、电子设备、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车辆、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贱金属及其制品、皮毛及其制品等。其中,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总量最大,皮毛及其制品同比增长率最高,除这两项外均呈负增长状态。

4、产业层次偏低。通过对比2016年保定市统计公报和国家统计公报,保定市生产总值完成3,110.4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7.5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543.5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199.4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为11.8∶49.6∶38.6。人均生产总值29,945元,比上年增长6.4%。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4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671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96,236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384,221亿元,增长7.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8.6∶31.8∶59.6。总体上看,保定市第二产业规模占比较大,第三产业较不发达产业层次偏低,制约了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

四、保定对接“一带一路”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一)提升城市功能,对接国家战略

1、提升交通便捷度。逐步构建保定成为北通京津,东接沿海,西联晋蒙的京、津、冀、晋、蒙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铁路方面打造直达京津石的高铁“半小时交通圈”,高速公路方面搭建“四纵四横四联两环”高速公路网,普通干线公路上形成多通道连通京津、全方位覆盖保定的普通干线公路网并逐步发展白洋淀航运码头,实现旅游资源和经济相结合的新模式。最终通过改善交通弥补与内外的区位不足,便利企业更好地引进来和走出去逐步对接“一带一路”建设。

2、完善开放型发展机制。通过逐步弥补保定发展开放型经济短板,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建立顺畅有序的体制机制,从思想上克服封闭,借鉴东南沿海城市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成功经验,学习其他内陆城市开放型经济的新模式,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优越的条件。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立现代市场机制;加强政策储备,大力发展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优惠政策,建立政策创新机制;同时,创新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加快建立对外合作机制,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尤其是将引进外资与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带动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建立多元投资机制。

3、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只有培育本区域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才能提升区域产业经济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培育优势企业集群、优化生产性服务业、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等多方面增强区域产业优势,提升本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二)发挥比较竞争优势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契机,深入探索对外经贸合作新模式。政府有针对性地引进本地需要的投资项目,并在宏观经济调控上积极利用经济政策,帮助外商投资企业降低其投资成本,提供税负减免、政府服务和项目用地审批等优惠政策。加大对高科技产品和优质企业的出口扶持力度,通过调整光伏企业和汽车企业的产业结构,延长其产业链,加强这些行业的产业融合,从而达到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的目标。

2、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更加开放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积极引导技术含量高、科技水平领先的企业进入保定的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

3、与周边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设立雄安新区的优势,积极承接和引导大型企业在保定建设区域总部、企业总部、服务中心和研发中心。实现保定本地企业的转型和升级,更好地对接“一带一路”。

4、合理利用人才资源。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优秀人才的保持对外商投资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继续推进千人计划,避免高端人才流失,着力引进高端人才。同时,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培育高端人才,推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鼓励企业和高校进行人才联合培养,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

5、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群众,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对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形成适应“一带一路”的优化营商环境思维,构建适应转型的优化营商体制机制保障,提升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推动政务服务平台互联共享。

(三)深入落实“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

1、提供政策资金支持。保定市政府部门应该参照先进地区经验,制定境外投资相关的信息服务和资金扶持,在“一带一路”沿线适合国家建立企业投资区,培育具有优势的境外投资产业。并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积极“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

2、加强相关平台建设。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搭建保定市“一带一路”服务平台,完善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机制,促进信息对接、产业对接、项目对接和管理对接。发挥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如高层互访、企业合作沟通和社会组织促进等方式实现贸易合作。积极利用保定的两个保税区及一个高新技術开发区,不断完善外商投资环境。同时,努力构建京津冀自贸区实现与外商企业的合作共赢。

主要参考文献:

[1]高国力,黄征学,张燕.促进“一带一路”与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对接[J].宏观经济管理,2018(8).

[2]王英姿.略论“一带一路”下的区域经济合作[J].商业经济研究,2018(18).

[3]黄秉杰.“一带一路”倡议与我国区域经济新格局[J].人民论坛,2018(6).

猜你喜欢
一带一路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