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办学成本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2019-02-01 05:27曹辉
财会学习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高校

曹辉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也持续深入,这些都有力的推动了高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的财务活动也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随之而来,高校的办学成本会计核算、高校财务管理以及高校预算管理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也不可避免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高校办学成本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校;办学成本;高校财务管理;高校预算管理

一、高校办学成本的定义

在目前的学术界中,高校办学成本的定义与高等教育成本、高校教育成本密不可分。高等教育成本的定义由教育成本发展而来,是指接受教育的人在高等教育阶段,接受教育服务所耗费的资源的价值合计,包括直接成本,也包括机会成本,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一是高校办学成本,即高校为培养学生所耗费的资源;二是学生费用支出,即学生支付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三是公共机会成本,即政府和社会将资源投资于高等教育而失去的收益;四是个人机会成本,即学生因接受高等教育而失去的收益。

目前,高校办学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高校办学成本是指社会、政府在投资高等教育过程中所耗费资源的价值合计,它包括教育的政府投资成本、社会投资成本、家庭投资成本及其他机会成本等;狭义高校办学成本,是指高等教育为培养学生所花费的各种费用之合。广义的高校办学成本和高等教育成本定义相同。

二、高校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公共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高校教育体系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资源分配等每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现有的会计制度体系已经不能满足高校财务核算和预算管理的要求,需要更新更全面的管理体制来与之匹配。

(一)财务管理执行力度不够。在高校经济管理运作中,财务数据是最基础的数据源,只有基础财务数据准确,财务管理运行才能良好运行,整个学校才能建立良性发展的轨道。高校财务管理执行力度不强主要有三点。一是财务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对会计核算来说能起到约束作用,是保证各种财务规章制度顺利运行的工具,如果财务规章制度不健全,一些不合理的行为将不会得到约束和管理,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财务管理的效力。二是内部审计趋于形式。在学校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内部审计形同虚设,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做法,高校内部已经达成共识,只是走走过场,在实质上不能起到监督内部管理的监督作用。三是会计队伍素质不高。目前,许多高校的财务部门人员结构层次不齐,整体学历层次不高、人员设置不合理,财务人员仅限于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缺乏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缺失。

(二)财务管理风险意识缺失。近几年来,高校内外各方面都在不断充实和扩张,各高校在不断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使用效率的同时,也通过投资和增加负债等经济活动增加收益,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高校自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筹资风险。高校学生人数的不确定产生招生风险,进一步影响学校的学费收入,导致学校的收缴率不能确定,有可能产生欠缴学费的风险。在此情况下,高校面临着银行贷款或贷款抵押的主要筹资风险。二是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不仅包括高校对自身投资的风险,也包括对高校对外投资的风险。三是资金运营风险。在高校日常经营活动中,如果预算编制不合理,将会导致高校的日常经费开支预算数与实际数有偏差,对高校整体的发展不利,产生了相应的资金运营风险。

(三)财务管理评估体系不完善。目前,高校经济活动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样化,与此同时,高校财务体系越来越庞大,其对应的财务风险也显著增加,建立在财务分析基础上的财务决策也日趋复杂。但在高校的财务分析体系中,普遍存在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不完善,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评估系统,也没有一个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因为高校自运行以来一直采用全额预算拨款,对整体评估系统的需求不大,导致高校财务管理对财务分析不重视。因此,在高校越来越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时期,建立一个整体且高效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估体系,既是高等学校财务体系适应社会新形势的需求,也是高校财务管理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三、高校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不到位。全面预算管理是目前高校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短板,这种短板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全面预算编制以年度为核算单位,只着眼于眼前,不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目前,高校全面预算大部分是在上一年预算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调整,或根据学校有关标准定额编制,对学校来说缺乏长远规划,这种预算方法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二是全面预算编制较为简单,时间短考虑内容不全面。大部分高校认为预算编制主要涉及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依据其他各部门的基础数据和申报项目进行编制,其他部门只是被动参与,难以调动其积极性,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不透明。同时,在内容上,没有考虑到可能会发生的临时用款事项,只对年度的常规事业支出进行规划,可能导致后续预算调整项目较多。三是对预算执行缺乏监督,监督不力将影响经费的使用,导致预算的调控力度失衡。

(二)预算内容口径不一。高校财务预算编制的基础主要是以部门或者项目或者人员口径,而高校财务预算编制主要是以会计核算科目为口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汇总核算并编制决算报表,两者的编制口径不一样,也给实际工作造成影响。

(三)内部部门缺乏沟通与协调意识。学校每年的预算在总量上是固定的,以总体平衡为原则进行分配,有限的资源使得各相关主体在总预算经费分配上相互博弈。大多数部门都是为满足自身的业务需求,从不是从学校整体上考虑问题,容易出现偏差。而如果学校和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意识,将会造成各部门之间相互摩擦,出现不平衡的情况。

四、高校资源管理不合理

近年来,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管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由于高校体制改革日趋错综复杂,没有建立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大部分高校在内部管理上出现了较多问题,如高级人才流失严重、资源被大肆铺张和浪费等等,这种现象可从显性和隐形两方面来判断。一是显性浪费,具体表现为可量化、易計量的事物,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损耗,如高校的各种教学设备、实验器材、书本、水电、办公用具等等,从人员管理的角度还包括高级人才的流失给高校带来的损失。二是隐性浪费,具有不易计量、不易量化的特征,即高校在正常运行过程中所损耗的隐形成本。隐性浪费的形成主要是因为高校的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机制不健全,无法形成良性循环,如在专业设置不符合市场规律,部分爆冷门专业形同虚设;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办事效率总体不高;教学理念停滞不前,未能及时能到更新,专业知识重复或缺失严重等。高校成本的显性和隐性浪费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增加了高校运行的成本,导致学校的整体运行效率不高。

高校的培养成本是高校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方式直接影响高校培养成本管理能力的高低。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加强高校的培养成本管理,创新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各高校的培养成本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的规模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康莉莉,陈春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 (3):17-18.

[2]王资.我国高校办学成本管理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11).

[3]马佩华.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认识和探讨[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 (03).

猜你喜欢
高校财务管理高校
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