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的做法阐释

2019-02-01 05:20张迁
财会学习 2019年3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

张迁

摘要:本文对科学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强化项目管理的实践做法,期望对提高项目经费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科学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预算管理

随着国家对科研项目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财政拨款力度也随之加大,这对科学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大部分科学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管理体系尚未完善,预算制度形同虚设,经费支出缺乏有效监督,难以提升项目经费管理水平,降低了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益。为此,科学事业单位有必要结合项目特点,建立健全项目经费管理监督体系,保证项目经费得到有效利用。

一、科学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经费预算编制质量不高

预算管理是科学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的重要手段,而预算编制作为预算管理的前期环节,直接影响着经费预算的执行效果。但是在大部分单位中,普遍存在着项目经费预算编制质量不高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预算编制人员没有深入了解国家政策、单位科研项目以及经费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加之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缺乏沟通协作,所以造成经费预算编制易脱离实际情况;二是预算编制过于笼统,精细化不足,只重视直接费用预算,而忽视了间接费用预算;三是预算编制人员仅凭主观经验夸大预算,盲目承诺不能落实到位的配套资金,导致预算执行偏差较大。

(二)项目经费预算执行不到位

科学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支出脱离预算,项目承担部门只是按照项目进度和实际发生费用到财务部门进行报销,而财务部门也只按照财务规章制度审核报销费用,在费用支出中忽视了预算的约束力,导致预算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一些科学事业单位擅自改变项目经费用途,将其挪用到基本支出中,造成项目资金流失。部分项目负责人和人员未能形成预算约束意识,在经费使用中无视预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增加支出数额,造成预算执行偏差逐步拉大,与实际项目进展严重不符。

(三)项目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

科学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管理制度欠缺合理性、科学性,对项目的实施以及项目资金使用带来了不利影响。单位项目经费管理制度过紧或过松,过紧造成项目经费开支限制条件十分严格,使得一些必要的支出未能得到及时解决。过松造成项目经费开支较为随意,易出现资金浪费现象。

(四)项目经费审查监督力度不足

科学事业单位的审计部门监督职能弱化,通常由财务人员兼职审计岗位,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难以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将重点放在会计账目审核上,而忽视了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审核监督,未能对经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作出客观评价,不利于经费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二、加强科学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的实践做法

201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 50号)正式实施,该《意见》在简化预算编制科目、提高间接费用比重、明确劳务费开支范围、自主规范横向经费管理、改进结余资金留存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完善。科学事业单位应结合《意见》要求,不断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水平。

(一)规范项目经费预算编制

科学事业单位要加强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工作,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为项目经费预算支出控制提供可靠依据。在预算编制中,要明确科研项目的目标和任务,调查分析历史数据,综合考虑环境因素、政策因素,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简化预算编制科目。加大对经费预算编制的审核力度,对预算编制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修改意见,严格把控支出预算类别和额度,杜绝擅自夸大预算。此外,在预算过程中要促使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完成编制工作。

(二)强化项目经费预算执行控制

科学事业单位要保持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刚性,要求科研部门必须按照批复的项目经费预算控制各项费用支出,不得出现超支、改变经费用途的现象。在费用报销时,财务部门也要按照项目经费预算审核报销经费的合理性,若发现报销费用出现异常,则要将情况上报到有关部门进行审查,以保证项目经费支出控制与预算执行紧密结合。同时,在经费预算执行中要将科研项目活动产生的“三公经费”纳入到管理范畴,控制“三公经费”的支出标准,形成事前审批、事中监督、事后结算的监管体系,杜绝项目资金浪费,确保项目经费得到专款专用。

(三)健全项目经费管理制度

科学事业单位要根据财政部和上级部门颁布实施的规定、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对经费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作出明确规定,推动项目经费管理步入制度化的轨道。

1.规范经费支出方式。在项目经费支出中,会议费、差旅费、小额材料费、化验费等应采用公务卡结算方式,大宗材料费、设备费、劳务费等,应采用银行转账方式结算,减少现金结算,保证各项支出有凭有据。

2.科学合理分摊和核算间接成本。科研项目的间接费用既要严格管理,同时还要促进活力,赋予项目承担单位对间接费用分摊的自主权。从科研项目活动流程上来看,在科研项目立项阶段、实施阶段以及结题阶段都会产生间接成本,所以要先计算科研项目的间接成本总额,之后再分解三个阶段的间接成本,采用不同的分摊方法计算间接费用的组成部分,最后汇总核算科研项目总的间接成本。分摊与核算过程如下:一是计算总间接成本。根据总预算=总间接成本+总直接成本,总间接成本= (总直接成本-设备购置費-建设费)×间接费用提取比例,计算总间接成本。二是计算间接成本的组成部分。项目承担单位可以结合科研项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总间接成本中消耗支出、管理支出、绩效支出的所占比例,并按照项目立项、实施以及结题三个阶段,分解每一阶段中的各项支出。三是汇总间接成本。以科研项目流程为纵坐标,以间接费用组成为横坐标,建立起间接费用核算模型,可分别汇总核算科研项目各个流程的间接费用总和,也可汇总核算每一项间接费用在科研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的总支出。

3.落实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要严格落实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机制,结合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构建起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科研结果、科研投入、科研产出、科研支出目标实现程度都纳入到评价范围内,并且明确评价标准,确保绩效评价结果能够如实反映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效果。加大对各部门和人员的绩效考核力度,制定工作量考核指标,将间接费用支出纳入到绩效考核中,提高单位人员的经费节约意识。

4.健全结余资金管理制度。项目承担部门要严格按照签订的项目合同书和经费预算,规范项目资金使用,及时掌握经费到款情况,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当项目结题时,项目承担部门要及时通知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按照规定编制项目结算情况表,办理好相关结账手续。科研事业单位在项目实施期间,可将年度剩余资金结转到下一年使用。当项目结题并通过验收后,财务部门要做好结余资金核算工作,可将结余资金纳入到单位两年内的预算中,用于与科研活动相关的支出,不得改变结余资金的用途。

(四)加强项目资金监督检查

科学事业单位要加强项目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其一,落实部门责任制。明确科研部门、项目承担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在项目经费管理中的责任,要求各部门之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关系,确保经费使用得到有效牵制。其二,实施内部公开制度。科学事业单位要制定并实施内部公开制度,对项目经费预算、预算调整、资金使用、结余资金等情况在单位内部予以公示,使项目经费使用情况接受各部门的监督,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其三,加强审计监督。审计部门要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对每个项目的立项、预算、执行、评价、验收等环节进行审查监督,杜绝违规操作。

三、结论

总而言之,科学事业单位要加强项目经费管理,将其作为科研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在项目经费管理中,单位内部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严格执行项目经费预算,规范各项经费支出,减少超预算支出現象。同时,科学事业单位还要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监管,增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落实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从而促使经费使用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志芳.浅析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J].财会学习,2016 (9):182-183.

[2]汪晓娟.浅析科学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问题[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 (16):84-84.

[3]吕甲.浅析科学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问题及建议[J].财会研究,2016 (7):55-56.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
汽车项目预算执行管控方法探究
试论加强和完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加强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引导作用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