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企业角度,分析高校会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过程

2019-02-01 05:20何凌
财会学习 2019年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问题企业

何凌

摘要:会计专业是高校以培养学生处理会计业务和财务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的专业,现阶段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企业对会计相关岗位人员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高校毕业生对会计专业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针对这种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不相符的情况,虽然很多高校已经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建立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基地等多个角度开展教学探索与改革,但是考虑到会计相关岗位的实效性和行业性,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着重培养会计专业相关学生对会计专业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措施,明确学校、企业和政府承担起在会计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的责任。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对会计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模式等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和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企业;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我国教育部门在2014年颁布了许多关于会计专业教育改革的文件,在这些文件中,都着重地强调了高校应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应用型本科”作为办学宗旨和目标。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往往重视的是培养学术和理论人才,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企业的进步,我国以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上一方面需要其具备专业、扎实的会计相关岗位知识,但更多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强的人才[1]。只能单纯掌握课本理论知识,缺乏创新的应用能力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不受企业的喜爱。本文笔者有着20多年企业会计行业的从业经历,积累了大量的会计岗位实践经历。此次,笔者将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和高校现有会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结合起来,进一步分析高校会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与企业需求不相符的地方,提出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案和措施,进一步为我国高校会计相关专业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我国高校会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会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笔者通过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在会计专业相关方面的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遵循的培养原则为“理论学习+实训教学+企业实习”三步走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理论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专业会计、基础会计以及财务管理相关方面的内容;实训教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会计电算化操作、基本手工账务处理操作ERP沙盘模拟、VBSE企业运用操作训练等,这些实训内容是各大高校都普遍存在的,不同的高校结合其自身情况也开展了一些有创新性的项目,但是大体本质都是一样的内容,只不过是在形式上有所创新;第三部分,企业实习是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2]。这部分一般流程是:学校相关专业的指导老师跟相关企业达成合作和协议,在保证学校学生各方面安全的条件下,然后在按照企业需求将相关专业的学生派遣到企业的相应岗位中进行实习;另一种方式,到企业实习的方式,是由学生自主安排实习。学生直接与企业进行对接,经学校相关领导和指导老师同意,在保证自身各项权益的前提下,学生到企业进行自主实习。高校会计相关专业“三步走”人才培养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构建起完备的知识体系以及会计相关的运用能力,并且通过与企业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我国高校会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高校会计相关专业开设的实训教学存在弊端

目前,我国高校学校实训的主要内容和方式主要是用教材上的案例,但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实训资料和相关教材的专业水平高低不同,并且没有具体可参考的标准对教材的好坏进行等级的划分。如果学校实训內容太过简单,那么实训就得不到训练学生的目的;然而过于复杂的内容跟现实工作不同,甚至在实训过程中内容前后会有逻辑问题。实训所用的教材决定了参与学生实训效果。

2.会计岗位校企合作有一定的局限性

会计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校企合作是保证其教学过程顺利开展的基础。目前阶段,我国各大高校大都致力于全方面、多角度的开展校企合作。但是,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企业的角度考虑,企业更多看中得是利益。但是实际中,企业跟高校合作的过程中,最缺乏的就是利益。这就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因为从实习学生办理入职开始,到经历整个实习期,离职,企业往往需要投入更多地成本,这部分成本往往得不到政府和学校的补贴。所以,高校和企业会计专业合作往往局限在表面,同时企业招揽的高校学生人数比较少,为这些实习生安排会计工作通常情况下会让企业觉得为难,进一步局限了双方合作的深度和效果。

二、相关会计理论的变化

(一)会计对象的变化

工业时代,会计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以物资运动为基础的物质资本运动,物质资本的筹备、投入、收回以及分配的核算工作都是其主要内容。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再发展,现在已经转变成以市场为基础的知识资源运动,主要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主要包括的是对知识生产、流通、传播和应用的反映和核算工作。

(二)会计研究范围的变化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经济发展越来越朝向知识化转变,使得传统会计研究范围被扩大。这就要求会计学的研究要更加现代化,要能够面向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因此,需要从会计系统的整体出发,将现代的科技手段,应用到会计的各个领域。

三、结合企业角度,合理制定高校会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于实际会计工作,制定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培养模式

基于实际会计工作,制定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培养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会计学科之间的限制,能够进一步对课程进行优化,将实务工作和企业工作结合到一起。在实际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调动学生内在学习的驱动性,这种培养方式,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就能获得一方面的工作能力,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笔者上述所说的实训教学必须由高校相关专业经验丰富、专业扎实、有着丰富企业从业经历的相关老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完成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还应该考虑模块的完整性、实用性以及学生实践效果的好坏[3]。

(二)从政府角度出发,深化企业和高校合作,进一步搭建双方合作的桥梁,为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保驾护航

在学校与企业合作方面,我国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企业作为创造利益的机构,没有义务为高校学生实习提供实习场所和实习条件。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大多是挂名,往往局限在表面,学生实习效果甚微。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当主动承担起其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地方政府针对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应该颁布一部分的政策,特别是企业的奖励和扶持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排除企业在招收会计岗位高校实习生的顾虑,才能促进企业和高校的深度合作。

四、总结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同时开展,缺一不可,并且在培养的过程中一定打破将这两种能力培养统一划分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高校会计专业实践体系的建设应该做到能够平衡对学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使得会计人才培养走向企业和教学融合之路。企业和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充分结合会计相关专业学科的特点,同时考虑到企业实际对人才的需求,针对性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彩霞,刘汶德.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探索--以高职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 (8).

[2]常宁宁,张雨迪.高校转型时期会计专业创新实践人才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8 (5):52-53.

[3]谢平华.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8 (1):221-221.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问题企业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