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瓷器名称翻译中的交际规范

2019-02-02 09:37张晨鸽
北方文学 2019年2期

张晨鸽

摘要:中国瓷器承担着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瓷器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在翻译时要遵守一定的交际规范。本文从故宫博物院的英文官网上搜集了100条左右的瓷器名称的中英文对照,来分析这些翻译是否符合切斯特曼翻译规范中的交际规范。

关键词:瓷器翻译;切斯特曼翻译规范;交际规范

一、明清瓷器的特点

故宫馆藏的明清瓷器中有大量御用瓷器,其纹饰中龙凤图案占了绝大多数。还有花果鸟兽的纹饰,多是莲花、松竹梅、石榴、桃子等具有美好寓意的花果。鸟兽图最常见的是百蝠图、鹿和猴的组合图、红鲤鱼等等。人物图也是明清瓷器纹饰的一大主题。如婴戏图、麻姑献寿图、八仙图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文字图以“寿”、“福”、“双喜字”居多。此外,还有山水图、博古图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

除了纹饰之外,瓷器色地也呈现出姹紫嫣红的局面,红、黄、绿、紫、粉等粉彩大量出现。瓷器的用途及样式也有很多,如碗、碟、罐、梅瓶、洗等,举不胜数。

二、交际规范

交际规范是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中的专业规范,是一种社会规范。根据霍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在翻译行为中,会涉及原文本作者,目的语文本使用者,目的语文本接受者等交际者(Munday,2001:119)。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目的与理解,在涉及到不同的文化时,参与者的理解会有更大的不同。为此,切斯特曼提出了“理解”这一价值观,认为理解是制约交际规范的重要因素(韩江红,2004:47)。而最影响理解效果的因素的词成为“文化负载词”,即源语中特有的文化特色词汇。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常需要采取一些手段来去除或淡化“文化负载词”(郑德虎,2016:54),使交际的各方达到最大程度的成功交际(韩江红,2004:45)。在瓷器翻译中,外国游客就是目的语的使用者和接收者。为了使不懂瓷器的外国人能理解中国瓷器,译者需要采取一些翻译策略,实现翻译的交际效果。

三、瓷器翻译中的交际规范

根据整理的100多條瓷器名称可知,中国瓷器名称多由颜色、花纹、用途等组成,下文就从这几方面探讨瓷器名称的翻译是否符合交际规范。

(一)颜色

瓷器名称中包含了大量中国特色的颜色词。比如“青花”是指在瓷器的坯釉上用青色的颜料绘制纹饰,放入窑炉一次性烧制而成(欧阳世彬,1983:61)。“青花”有一种古典的诗意美,一种颜色,不同的深浅,把人物山水如水墨画一般描绘的栩栩如生。因此青花也是一种中国的文化符号。在翻译中译为blue-and-white。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外国人来说,外表是他们对瓷器的第一印象,如果把整个青花的内涵在瓷器名称上解释出来,或译成blue flower,会对他们的理解产生阻碍。因此,blue-and-white体现了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达到了交际效果的最大化,符合交际规范。

再如“祭红”色。祭红釉颜色深沉无杂质。是最难烧制的一种颜色,烧制条件极为严格,成品率很低(刘三水;1997:20)。关于祭红色有一个传说:明宣德年间,宣宗帝想用一套鲜红色瓷器来祭祀,可工匠们无法烧制。为此宣宗帝以杀头为威胁逼迫工匠加紧烧制。一个叫翠兰的女孩的父亲也面临被杀的危险。悲愤的翠兰纵身跳入窑火之中来抗议这种暴行。两天后瓷器烧制成功,呈现出鲜血一样的颜色。为了纪念翠兰,这种红色就叫做祭红色。在瓷器翻译时,祭红色被译为sky-clearing red,意思是像天空一样清澈无瑕的红色。这个翻译也是把祭红色给人的第一印象译了出来,对于外国游客来说也是很好理解的,符合交际规范。

其他类似的词语还有:“胭脂”色译为pale-pink,素三彩译为plain tricolor等,均是采用这种翻译方法。

但是这些翻译虽然符合交际规范,却掩盖了其中的文化内涵,“文化负载词”不见了。外国游客虽然看到了瓷器,却无法对瓷器有更深的理解。从认知的角度来说,只达到了最低的交际维度,却无法上升到文化维度,造成了文化流失。

(二)纹饰

明清瓷器的纹饰大致可分为文字类和非文字类。文字类多以“寿”、“福”、皇帝私人的堂名款瓷等居多。其中“寿”译为characters for boundless longevity或“Longevity”(Shou)Characters,这两个翻译都能使外国游客理解到中国人对长寿的追求;“福”,译为characters for fortune,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于堂名款瓷,如“体和殿款”译为“Made for the ‘Hall of Harmonius Conduct(TiHe Dian Zhi)”;“大雅斋款”译为“Mark of‘Studio of the Great Refinement(Daya Zhai)”等等,多是采用意译加直译的方式,不仅使外国游客可以毫不费力的理解所写款识的意思,还可以对宫殿的寓意及其中文读音有所了解,完美的处理了“文化负载词”,达到了交际效果的最大化。

关于非文字类的纹饰,包括人物图、物品图、花果鸟兽图等,大多采用直译的方法。如:“婴戏图碗”译为“Bowl with Children at Play”;“博古图盘”译为“dish with antique motifs”等等。这些翻译使外国游客对瓷器的纹饰有了直观清晰的了解,符合交际规范。但和瓷器颜色的翻译效果一样,虽然达到了交际效果,这些图案背后的寓意却缺失了。比如“鹿猴”就译为“Deer,Monkeys”,在中文中,鹿猴谐音“禄侯”,寓意升官发财。而外国游客却不解其意。因此,这些翻译只是达到了交际效果,符合交际规范,却无法使目的语接受者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用途

中国瓷器中还有很多中国独有的器具,比如:梅瓶、尊、洗、琮式瓶等。在翻译中,多采用中文拼音加英文的翻译方法,如:尊,一种中国古代盛酒的器具,英文译为Zun,或Zun Vessel;梅瓶,一种小口短颈,体型圆润的器具,因只能用来插梅花而得名,译为Mei Vase或者Prunus Vase;琮式瓶译为Cong-shaped Vase等等;或者寻找外国相似物品来翻译的方法,如洗是中国古代洗毛笔的器具,直接译为Washer。综上可见,这些器具的翻译在保留中国文化的同时,还结合了英语词语起到解释的作用(崔凤华,2014:8),给外国游客提供了直观的理解,体现了以外国游客为中心的理念(张志祥,2017:14),符合翻译交际规范。

四、总结

综上所述,这些瓷器名称的翻译大多符合交际规范,使外国游客对瓷器有直观清晰的理解,达到了交际效果。但其中“文化负载词”的消失使许多汉语文化词汇“丢失”了其文化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先翻译,后解释的方法,在瓷器词条下加上关于瓷器的典故或者传说,使外国游客看瓷器的同时,还能看到瓷器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样不仅达到了交际的维度,还能达到文化的维度,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崔凤华.文化专有项在《中国文化读本—中国瓷器》翻译中的处理[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2]韩江洪.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介绍[J].外语研究,2004 (2):44-47,56.

[3]刘三水.景德镇祭红釉的研制[J].中国陶瓷,1997 (3):29-32.

[4]欧阳世彬.釉上青花技术与青花的定义——兼论青花的起源[J].中国陶瓷,1983 (5):59-63.

[5]张志祥.旅游翻译中的交际规范[J].上海翻译,2017 (2):13-16.

[6]郑德虎.中国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上海翻译,2016 (2):53-56.

[7]Munday,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M].British:Routledge,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