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爱絮叨

2019-02-02 03:53张海洋
小小说大世界 2019年7期
关键词:团县委爹娘办事

张海洋

失眠是件痛苦的事,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黑夜像只猥琐的老鼠,时不时地啮噬着志刚紧绷的神经。

有几次,志刚被失眠折磨的几乎失声痛哭了。他想娘了,想让娘絮叨一阵,哪怕几句,都比最强效的安眠药还有用,可以让他静心安神,美美地睡上一觉。

志刚从小是个聪明孩子,五岁就上学了,门门功课都是拔尖。志刚记得那时候娘就爱上了絮叨,“你小子别考个一百分,尾巴就撅上天了。知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志刚不知道什么山,这里都是跑马场一样的大平原,可以尽情地撒欢,哪有什么山,人倒是不少。班里的大春都留三级了,比他高上两头,还不是没自己成绩好。可是娘的这几句话,翻来覆去地絮叨了好多年,一直到志刚考上了师范。

志刚的聪明不止体现在学习上,他喜欢练字,有一手可以左右手同時写字的绝活,但最擅长的还是模仿别人的笔迹,别管多么有个性的字体,瞄上两眼就能摹写的惟妙惟肖,他模仿各个班主任的签名给那些想出校门的同学批假条,换来的饭票愣是养活了自己半个学期。正当志刚惬意地享受这种没有后顾之忧生活的时候,爹带着娘坐了一百多里路的车找来了。见了面,娘劈头盖脸就是一通责骂和絮叨,“你不要生活费,咋吃的?咋喝的?咱家穷是穷,但从不做那亏良心的事……”这下好了,这番话又被娘整整絮叨到师范毕业。

志刚把家安到了城里那天,从岳父那里特地借了一辆车,回乡下去接苦了大半辈子的爹娘。桑塔纳沿着岗洼不平的乡路朝老家驶去,突然一种衣锦还乡的荣耀,让在后座上晃来晃去的志刚浑身发烧。一毕业分到了镇上中学的教书,没过一学期就被镇上书记提拔到了办公室,志刚感觉自己在这里找到了用武之地,办文、办会,哪样工作都干的有模有样。谈起志刚,乡亲们都啧啧赞叹,“土里埋不住夜明珠”啊……果然不到两年,志刚不仅成了书记的乘龙快婿,还被提拔到了团县委,做起了书记。

爹娘对待进城的态度让志刚始料未及。爹是死活不去,要守着一亩三分地。娘呢,同意进城,却和志刚约法三章:一不做饭;二不看孩子;三不能嫌她絮叨。就这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做了大半辈子农民的娘,进了城立刻变了样,成了养尊处优的老太太。每天晚饭,志刚回到家,端坐在客厅里的娘都要絮叨一遍,“今天干的啥工作,中午在哪吃的饭……”志刚像见领导一样一五一十的汇报一遍。

凭着年龄的优势,加上聪明能干,志刚进步很快,几年工夫,就成了县里的卫生局长。这时候,娘不仅絮叨志刚自己,那些来家里找志刚办事的人也成了娘絮叨的对象,严格地说是审查。送礼办事的人,被絮叨的面红耳赤,还没见着志刚,就灰溜溜地跑掉了。

人们都知道了志刚领导家里有个厉害的爱絮叨的娘,慢慢地都不敢去志刚家里去了。

志刚官越做越大,娘的絮叨也越来越离谱。有时志刚甚至想把娘送回乡下,想想早已埋进黄土里的爹,这个想法就成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志刚坐上了市长的位子,管的事太多了,每天都忙到深夜,可是不论多晚,客厅里总亮着灯,那是娘在等他。“刚,回来了。今天收人家钱没?贪污了没……”“娘哎,放心睡吧,没有!”娘听了志刚说了这两个字,才让保姆搀着去睡觉。娘老了,有些糊涂了,志刚心里一阵酸楚。

娘中风以后,什么都没管住,偏偏管住了嘴。娘终于不再絮叨了。也是从那时起,志刚开始了失眠。

猜你喜欢
团县委爹娘办事
中国爹娘
儿无愧爹娘教养
各自为政
通海团县委开展“青年之声”团支部授牌活动
明天有事
靠制度来实现办事“不求人”
丰顺开展“青春情暖”困难青少年关爱行动
大公无私
关于“配合”
奇怪的机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