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竞赛平台的科研创新育人模式实践

2019-02-02 03:54黄莲花李光明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人才培养

黄莲花 李光明

【摘 要】本文论述基于学科竞赛平台的科研创新育人模式,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科研育人的重要性,构建科研创新型育人培养模式,阐述基于学科竞赛平台实施科研创新育人的过程,认为在科研创新育人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创新能力,更适应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学科竞赛  科研育人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C-0026-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职高专教育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参与科研工作、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创新活动要求不高。高职院校有没有必要搞科研,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但是,在现代经济发展及产业升级的压力下,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技术员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掌握新技能、新方法。这就要求技术员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创新能力。科研活动在各高职院校的不同层面上一直进行着,甚至有些科研工作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当然,也有些科研活动由于是在职称评定指挥棒下开展的,片面追求论文数量,往往忽视科研活动在高职院校中应有的内涵。科研育人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科研育人自然是基本职责。

一、构建科研创新育人模式

“学研赛”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办学的指导思想,通过导师制的方式,高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科技研发、技能竞赛三方面能力。

(一)建立有效科研育人机制

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规划的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等“十大育人体系”,建立基于学科竞赛平台的科研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改变被动学习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引导学生科研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在有限的科研资源和薄弱的科研基础中注入育人内涵,实现科研育人。对于那些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学生和教师来说,科研育人是一个难得的机遇,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提高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在竞赛活动中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和教师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达到科研育人的目的。为了促使科研创新活动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下去,必须建立起一套长效的运行机制。

(二)推进科研创新人才培养

根据教育部“十大育人体系”规划,把科研育人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构建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起指导与引导作用,学生起主导作用,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的整个研发过程,把科研创新活动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近几年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科研创新平台投入较大,设备能满足以开展科研创新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及综合型产品研发的要求。通过大力加强科研育人教学改革,推进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训练为教学重心的高职教育模式,在这种大力改革的学院教学环境之中,推进科研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人才质量标准的研究与结构分析,创新实训教学的模式,具备了充足的改革环境和基础。教师和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以前以教师主讲、教材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和谐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和研究,不断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把学生技能竞赛列入常规教学过程,通过构建学科竞赛平台,营造浓厚的科研创新校园文化,形成创新教育氛围,形成一个良好学习环境。

(三)深化校企協同科研育人

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需要行业和企业的深度参与。通过校企合作,教师与学生应深入企业,结合企业需求,搭建符合自身特色的校企协同科研育人平台。把科研融入校企合作之中,协同企业进行应用技术研究,形成一批具有推广意义的科研成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搭建科研创新的学科竞赛平台

实施科研育人,要组建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平台(如图1),搭建师生交流互动舞台。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构建科研创新学科竞赛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开放的、能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能把创新成果技术转化的科技制作与研发的场所。科研创新学科竞赛平台包含创业项目、竞赛活动、技术培训、成果展示和产品研发等。设有汽车、机电、机械等学科专业的机电创新协会、产品研发中心、车联网技术研发服务中心、网络营销模拟创业中心、二手车网络营销平台等,成为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园和科研活动中心。在这里可以将成果进行转化以及推广应用,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培训。

借助科研创新竞赛平台,让学生可以持续不断地直接参与各种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思想互动、观点碰撞,在真刀真枪的项目研究中体悟创新过程、感受学术严谨、提高创新素质,实现科研育人。

三、科研创新育人模式实施

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第一学期:通识学习,培养学生竞赛意识。任课教师在基础课程教学中,逐步向学生传递有关竞赛的知识,并有意识地组织新生观摩历届学生的竞赛作品及科研创作作品,介绍竞赛成果,对竞赛与科研作品用到的有关专业知识进行指导和点拨,激发新生对竞赛的兴趣。

第二学期:专业基础学习,培训竞赛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组队,并分到不同的技能比赛项目中,每个比赛项目都有指定的指导教师和赛项负责人。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辅导竞赛内容,并安排学生到高年级学生的科研团队中,提前感受科研活动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研实践创新能力。

第三学期:专业课程学习,进行专业内部竞赛。在人才培养教学进程表中专门设置有学生技能比赛周,在这一周中,设置有不同类别的技能竞赛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不少于一个项目的比赛,参加比赛的学生也获得相应的技能竞赛学分。在这过程中,全体学生都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对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选拔人才参加更高层次竞赛提供了依据。

第四学期:参与科研创作活动,承担省部级竞赛。在校级专业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选拔入高一层次的竞赛团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创新设计与制作的作品可以参加省级或国家级的技能竞赛。最终达到以赛促教、以竞赛促进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高层次、全方位、创新实践型人才。

第五学期:以老带新,传承技能技术。三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竞赛经验积累都比较丰富,科研创新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能力,让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进行“传、帮、带”,促进团队成员的快速成长。表面看来是学生参与竞赛,实际上教师也是学科竞赛背后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学科竞赛都成为受益者。

第六学期: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在工作过程中参加企业科研活动,实现校企协同科研育人。

四、实施效果

近三年来,通过科研创新学科竞赛平台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学生参加“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互联网+创业大赛”、广西工业创新大赛等均获得优异的成绩。其中,第六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智能型全自动电饭锅获得广西特等奖,参赛学生当场与南宁市亚美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现场签订了科技成果合作(转让)协议。科研创新活动学生研发的产品“八面玲珑立体停车系统”已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团队按校内外生产企业对产品的设计要求,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产品,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生成与转化。给学生服务多年的“模块化电子电路实验开发箱”,新研发的“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试验台架”“电梯控制技术教学模型”等都是依托学科竞赛平台,由师生自主研发的。

科研育人是新时期大学教育内容的重要延伸。学科竞赛是课堂理论教学与科研创新相结合的平台,通过竞赛平台,促进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在科研创新活动过程中,培养大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给学生提供创新和实践的机会。科研育人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通过科研训练,培养了学生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实践认知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适应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何国勇,王磊,冯雯.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载体构建科研创新育人体系[J].理论纵横,2011(6)

[2]陶俊,方华军.依托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3]万里鹰,万紫涵.科研育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提升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7(2)

【基金项目】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以学科竞赛为平台的科研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ZY2018B02)

【作者简介】黄莲花(1978— ),女,壮族,广西武宣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李光明(1978— ),男,山东潍坊人,南宁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电子信息及测控技术。

(责编 丁 夢)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人才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群组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以学科竞赛为依托 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
以学科竞赛为依托 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