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家人去扶贫

2019-02-02 03:57王德微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婆婆贫困户丈夫

王德微

2007年秋天,我从白山黑水的吉林,来到武陵山下的泸溪工作。从繁华的大都市来到贫困的大山区,尽管环境陌生、条件艰苦、语言不通,但是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我特别感恩这片热土、这方百姓、这份亲情。

2018年初,当单位征求我的意见,愿不愿意下村扶贫时,我特别纠结,去还是不去?11个月大的儿子嗷嗷待哺,怎么办?父母远在吉林,丈夫在宁乡从事扶贫工作,他们会同意吗?让我意外并特别感动的是,丈夫不但同意我去,还支持我带着婆婆、孩子一同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

春寒料峭,婆婆、儿子和我一起来到长坪村。入村之初,语言障碍成了我驻村扶贫的拦路虎。十年来虽能听懂部分泸溪话,入村后发现原来泸溪话也分很多种。独自走访时,群众说的话我连蒙带猜,需要反复沟通才明白。我说了一大堆话,别人只是“好”“嗯”,压根儿就没听明白我说的意思。为了讲一口流利的长坪方言,我每天主动找村民聊天。久而久之,村民也乐意来给我反映情况。

郑东儿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70岁,患有肺结核病,儿子40多岁未成家。有一次,郑东儿阿姨病了,没人照顾,我们二话没说,马上帮她打扫卫生、生火做饭。经过一年多来的帮扶和指导,她家产业做了起来,小日子也红火起来了,郑东儿阿姨逢人就夸工作队好、小王好。

扶贫工作事无巨细,经常深夜还在贫困户家做工作,陪儿子的时间少之又少,这让初为人母的我十分愧疚。2018年5月的一天晚上9点,窗外下着大雨,连续几天的数据核对、表格填写、入户走访,回到家后我倒头就睡了……儿子却在这个时候突然抽搐起来,“嘭”的一声摔到地上,把我从沉睡中惊醒。我顾不上穿鞋,抱着孩子拼命往村卫生室跑,脑袋一片空白。

这是他第二次发烧。之前的4月份,我发现他的小脸蛋、嘴唇都憋得通红,手脚冰凉……测量一看,39.6摄氏度!孩子在我的怀里一直瑟瑟发抖,经过吃药打针治疗,凌晨两点才退烧。这次,儿子直接发烧到抽搐,我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当时整个人都吓傻了,在村衛生室打了退烧针,到了凌晨1点,孩子仍旧高烧不退,我只能按照医生交代的,不停用酒精兑水给孩子擦拭身体,孩子一身都被我擦红了,但我除此之外,其他啥都做不了,孩子哭,我也哭,人生第一次感到这么无助……

我的婆婆体弱多病,本应在城里安度晚年,可是为了我,她来到偏远山区为我带孩子。

我的丈夫刘泽成,工作地点远在宁乡,我们聚少离多,每天只能在深夜工作都忙完后打个电话,互相鼓励,彼此安慰。

从结婚生子到驻村扶贫,我5年没有回过老家。今年8月份,从好友口中得知妈妈身体不太好,利用公休回了趟老家,见到老母亲又黄又瘦,才知道她患了甲亢病并已到了三期;爸爸患了腰痛病,痛得厉害时,直不起腰来,特别严重时痛得下不了床……其实,每每电话时,他们都说家中一切平安,让我不用挂念。怕二老担心,我也没说自己在农村扶贫,彼此善意地“欺骗”着。那一刻,我眼泪成行……我想等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再承欢膝下,补偿亲情。

欣慰的是,在党委、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下,长坪村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产业更红火了,群众的腰包更鼓了,170户619人实现了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1.2%下降到2018年底1.3%。

未来,我将继续在扶贫路上挥洒汗水,奉献智慧,在决胜脱贫攻坚、冲刺全面小康的征程中展现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前进之我!

(作者系泸溪县电视台驻浦市镇长坪村工作队队员)

猜你喜欢
婆婆贫困户丈夫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傍晚
安慰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如此婆婆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风婆婆来照相
怎样保护丈夫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