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美丽乡村的“绿色引擎”

2019-02-05 06:14龙宣辰
当代党员 2019年24期
关键词:广阳南岸区双龙

龙宣辰

2019年11月20日,南岸区广阳镇银湖村。

顺着银湖村干净整洁的休闲步道,拾阶而上,440亩水库平如明镜,一幢幢崭新的白墙灰瓦小洋房掩映于青山绿水间,颇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

家住弹子石的李喻言和朋友驱车30分钟到此,一下车便被这景色吸引了,“太美了,就像在画里”。

然而李喻言不知道,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破旧的村居。

之所有能有如今的风貌,完全得益于近年来南岸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环境整治,让乡村更宜居

经过爬满壁虎的矮墙,穿过一条两旁种满灌木的羊肠小道,放牛村大竹林村民小组胡明德老人的庭院便呈现在记者眼前。

庭院约20平方米大小,地面整洁如新,四周花草簇拥,有的以青石、陶罐为器,有的则用塑料水管、油壶悬挂种养。时值初冬,这方小院却绿意盎然,恍若春天。

“我的小孙子可喜欢这里了,现在几乎每周都来。”正侍弄花草的胡明德笑着告诉记者,那幅挂在屋舍墙上的手绘画,便是小孙子送给他的。

但以前,胡明德的家人并不常来。因为那时村里路滑泥多,脏水污水随意倒、垃圾随便扔,离屋舍不远还有一个化粪池,臭气冲天。

这样的转变得益于南岸区在大竹林地区大力实施的村居环境整治。

为了改善村居环境,让村民有一个更舒适的家,南岸区组建了项目组并投入资金逾700万元,在大竹林地区进行调研、规划、施工、维护——

将弯路改直、主干道增宽,路旁修建木头围栏,并在围栏里种满各类植物,还新修了广场、车棚、文化门廊;

新建污水管网1500米,新建小型污水处理厂和生态湿地,可达污水处理能力100立方米/天,处理范围覆盖大竹林村民小组80户村民及周边区域。

……

“以前孩子回来看我,不好停车,现在停在房子旁就行啦。”胡明德站在新建的车棚下,笑得合不拢嘴。

如今,污水遍地、化粪池臭气冲天的情况已不复存在;分类垃圾桶被整齐地摆放在路边,等待人们的“投喂”;原本普通的屋舍院坝也被统一规划整修,如今白墙青瓦,绿植环绕……

原来“脏乱差”的大竹林地区,变成了宜居的“世外桃源”。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很重要。”南岸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南岸区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升村容村貌,加强乡镇环保能力建设,全面推行山长制、河长制和“门前三包”等长效管理机制,聚力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美丽村庄建设。

抱团经营,小盆景种出大“钱景”

沿南山路驱车而下,依山而建的双龙村村居,次第进入眼帘。

与别处不同,这里每家每户的院内都摆放着造型各异的花木,或精致小巧,或苍劲有力。虽都被种植在花缸或花盆内,却仿佛各成天地。

这些并非普通花木,而是被誉为“立体画”“无声诗”的盆景。

49岁的张乾川是村里的盆栽种植大户,当记者来到他的盆栽园时,他正拿着剪刀弯着腰,专注地修剪一株养护了25年的杜鹃盆景。今年,曾有人出价30万元购买这株杜鹃,但被张乾川拒绝了,因为他知道,这株杜鹃还能长得更美。

若在10年前,张乾川却不敢放弃这样的机会,因为能出如此高价的人,屈指可数。

“那时双龙村苗圃产业发达,盆景栽培主要是家庭作坊,技术参差不齐,市场认可度很低。”双龙村党支部书记韩庆介绍,当时成都盆景在全国非常知名,售价可达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但其中很多都是成都商家在双龙村以售价的二至五成购入的。

韩庆不服气,南山的土壤、气候、海拔,非常适合培育盆栽,村民又普遍具备培育花木的技术。为何就不能把这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变成“金山银山”呢?

为了改变现状,韩庆开始尝试让村民们抱团经营。

按照“支部+合作社+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双龙村成立了花木产业党小组和重庆南山杜鹃研究会,通过加大培训和宣传营销力度,提升村民盆景制作技艺,扩大“南山双龙村盆景”知名度。

今年5月,双龙村举办了“2019重庆千盆杜鹃盆栽展”,展会上的“南山双龙村盆景”作品打动了无数业内人士,海内外订单成倍增加。

仅张乾川家的盆景销售额就比2018年同期增长了一倍有余,预计到年底,双龙村盆景产业营收将突破4000万元。

如今,“南山双龙村盆景”已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一村一品”标杆案例,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还授予了双龙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走在双龙村盆景一条街上,韩庆感慨万千:“如果没有抱团发展,打响‘南山双龙村盆景品牌,双龙村也许还只是个卖花木的小村庄。”

农旅结合,山地结出致富果

11月22日,小雪时节,广阳镇回龙桥村枇杷基地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一串串橙白色的枇杷花,在茂盛的枇杷叶下吐露着芬芳。

村民余波正在枇杷树下忙碌着,他要将部分花穗减去,避免挂果太多,降低来年的果实质量。

“欢迎来我的农家乐玩,能采摘、钓鱼,还有好吃的。”余波热情地招呼。

这几年,靠着卖枇杷和开农家乐的收入,余波家修了新房还买了一辆小轿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但在几年前,枇杷并不好卖。

“我们把枇杷背到南坪、鱼嘴去卖,还是不好销,好多人都开始怀疑种植枇杷是否正确,有人甚至把果树砍掉。”回忆起那个时候,余波仍心有余悸。

得知情况后,南岸区农业农村委员会组织专项小组进行调研,决定依托广阳镇独特的江河景观和枇杷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但连续多年举办“江南枇杷节”,還投入3000多万元修建公路16公里,兴建农家乐30余家。

让游客不但能吃到枇杷、体验采摘枇杷的田园野趣,还能在广阳镇“观江看山,品农家美食”,把广阳镇打造成“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的生态休闲基地。

如今,余波种植的枇杷根本不用自己运到村外卖,丰收时大量游客会自行来采摘、购买,各地的水果商家也会来此进货。

“而且农家乐附带的休闲餐饮、住宿等收入,已经超过了枇杷销售带来的收益。”回龙桥村村干部介绍。

据悉,今年5月到6月,广阳枇杷丰收季共吸引游客30余万人次,实现经济收益6000余万元。

现在,南岸区不但有“广阳枇杷”,还有“吴小平葡萄”“南山腊梅”“南山杜鹃”“南山盆景”,它们已经成为南岸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的“五朵金花”,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未来,南岸区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一步夯实绿色本底,全力建设“生产、生活、生态”最优空间,“宜居、宜業、宜游”品质城市,努力绘就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经验集锦】

▲坚持尊重自然,践行生态优先。南岸区理清空间底数,以城乡建设用地分类为基础,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科学规划;推进多规合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和长江南岸线“1公里”和“5公里”两条空间红线,建立健全统一衔接、分集管控的空间规划体系和开发保护制度,建立长江岸线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长江岸线洲滩使用的审批和监管;优化空间布局,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项目建设实施,突出完善基础设施、统筹服务配套,引导工业项目进入产业园区发展。

▲坚持系统治理,守护绿水青山。南岸区用心保护长江水生态,推动水、城、景高度融合,开展“两江四岸”消落区整治,推进黑臭水整治和预防工作;细心守护好森林生态屏障,推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精心治理好生态污染源,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耐心看护好历史文化资源,让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生态资源相得益彰。

▲坚持绿色转型,创造“金山银山”。南岸区面对转型升级带来的压力,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力供给侧、推动智能化,构建“大生态、大数据、大健康”现代产业体系,走深走实“两化路”。以环保、文旅为基础,统筹推进国家全域旅游先行区建设;大力发展以资源节约、清洁生产为重点的循环经济,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为重点的环保产业。

▲坚持群众路线,建设共同家园。南岸区按照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全域覆盖原则,开展以党的群众工作为支撑、以生态文明为方向、以和谐共生为特质的“共同家园”生态文明创新实践。抓住学生这一重点群体,通过“小手”牵“大手”行动,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真正把生态文明理念做到家、做到人,让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成为基层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共识与行动。

猜你喜欢
广阳南岸区双龙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鲁能小学校开展足球赛事精彩瞬间
金华远方·双龙宾馆
Tensile and Electr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 Film Twisted Yarn with Adjustable Diameter
双龙集团有限公司
广阳岛 往事与未来
重庆南岸区引入第三方评估幼儿教育质量
广阳路上(组诗)
——走进广阳采风侧记
“华龙”“玲龙”——中核集团“双龙出海”
写给“别人家的孩子”的一封信
双龙争霸阿含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