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对列宁的影响

2019-02-06 11:55王睿铮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革命斗争列宁

王睿铮

摘要:在领导十月革命期间,列宁的许多决策都体现出克劳塞维茨军事理论对他的巨大影响。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中,列宁“出敌不意”地指挥起义队伍击溃反动分子的围剿;《布列斯特和约》谈判时,列宁对“战争是政治的手段”的充分认识使他说服众人接受了这份协议;在白匪大举进犯时,列宁发挥“人民的战争”的巨大力量,号召人民团结起来与敌人做殊死搏斗。列宁创造性地運用着克劳塞维茨的理论,指挥红军无往不胜。

关键词:列宁;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革命斗争

克劳塞维茨是享誉世界的军事理论家,他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军事“圣经”,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就包括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1915年,列宁在研究战争与哲学问题时,认真研读了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并做了大量批注,并运用到革命斗争中。在十月革命和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列宁的许多谋划都充分体现出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对他的巨大影响。

一、“出敌不意是一切行动的基础”——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支配战争的计划及其执行的原则是困扰着军事学界多年的问题,克劳塞维茨的见解是:第一要尽可能集中行动,第二要尽可能地迅速行动。关于第二点,克劳塞维茨认为:“出敌不意是一切行动的基础,没有例外……是取得优势的手段……秘密和迅速是出敌不意的两个因素”。这种思想对列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列宁在1917年10月的《局外人的意见》中指出,武装起义必须“在敌人还在分散的时候,出其不意地袭击他们”,并把这一原则具体运用于彼得格勒的起义中。

临时政府在得到起义消息后密谋镇压起义,11月5日夜,临时政府准备派兵占领起义部队司令部和其他布尔什维克机关,革命面临着被扼杀的危险。列宁迅速作出反应。6日下午,赤卫队和起义士兵控制了中央电报局、电报通讯社,占领了涅瓦河上的一些重要的桥梁;7日凌晨,起义队伍已经占领了彼得格勒城区除冬宫、玛利亚宫和总参谋部附近地区以外的全部区域,掌握了全部战略要地;7日下午1时,起义队伍攻下了临时政府国会所在的玛利亚宫;下午6时,起义队伍包围了临时政府所在的冬宫;晚上9时40分,“阿芙乐尔”号以空包弹射击,革命队伍正式发动对冬宫的进攻;8日凌晨2时,起义队伍完全控制了冬宫,取得了彼得格勒起义的完全胜利,整个过程不到四十八小时。在这次起义中,列宁和他所指挥的起义队伍完全做到的“出敌不意”这一点。在临时政府还在匆忙地调兵遣将准备镇压起义时,布尔什维克党已经组织起了大约20万人的工人赤卫队,还争取到了彼得格勒卫戍部队的支持。参加起义的战士加起来也已超过20万。而临时政府在彼得格勒的武装力量合计不到7万人。在整个起义的过程中,起义队伍摧枯拉朽般击溃了敌人,完全没有留给临时政府任何组织防守的机会。起义的胜利充分体现了列宁对克劳塞维茨“出敌不意”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二、“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布列斯特和约》

克劳塞维茨对于军事理论最杰出的贡献,是对战争和政治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列宁将这一段话视作《战争论》“最重要的一章”,并批注:“这是……克劳塞维茨……至理名言,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理公正地看做考察每一战争的意义的理论基础”。他明确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殖民扩张的新发展,“决定战争性质的是战争所继续的是什么政治,战争是由哪一个阶级进行的,是为了什么目的”。

在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时,德国提出了极其严苛的条件,要求苏俄将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等大片土地割让给德国,并赔款同盟国30亿卢布,苏俄将因此损失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四分之一的人口、四分之三的煤矿和铁矿。这在布哈林等人看来是不可接受的,但列宁尽力说服同志接受和约,因为他深刻地知道,苏俄日益严峻的国内形势已经不能容许战争继续进行,无论用什么方式迅速结束这场战争,都是俄国迫切需要的。《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使苏俄在严重困难的条件下,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的困扰,为恢复整顿国民经济,稳定国内局面,建立红军武装,加强工农联盟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列宁在后来指出:“(和约)的确是同帝国主义者的妥协,但是这种妥协在当时那种条件下恰恰是必要的,是以空间换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俄政府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取消赔款并收回了被占领的领土。历史的发展充分证明了列宁论断和决策的正确性,也是克劳塞维茨军事理论在列宁手中的完美运用。

三、人民的战争——“大家都去和邓尼金做斗争”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克劳塞维茨亦认识到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并做了深入浅出的探讨,他强调尽管个人的力量在战争面前不值一提,但是“全国居民对战争的总的影响绝不是无足轻重的。如果民众确实是服从本国政府的,那么在本国进行一切活动都比较容易”。

列宁对人民战争有着更深刻的理解。1919年秋,盘踞在南部的邓尼金匪军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自顿河北上,大举进犯莫斯科。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列宁发出了“大家都去和邓尼金作斗争”的号召,动员全民参战。自1919年8月开始,列宁在全俄各城市、乡村广泛地展开了征收党员的工作,吸收了大约20万优秀战士和群众入党,大批团员被派往前线。在后方群众的支持下,红军很快稳定住战线,挡住了凶恶敌人的进攻。10月,红军从防守转入反攻。次年3月,红军攻占了邓尼金的老巢诺沃罗希斯克,迫使邓尼金逃亡国外。在与邓尼金及高尔察克、尤奇尼金、弗兰格尔和华苏斯基作战的过程中,列宁都非常重视人民群众对战争的作用,多次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为战争胜利作出一切牺牲。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红军才能无往不胜,屡次击败凶恶的白匪。

四、结语

列宁在领导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战争实际结合起来,又批判地吸收了克劳塞维茨等资产阶级军事家的理论。不可置否,克劳塞维茨的理论对于列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也是列宁能够指挥着红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三卷)[M].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1964.1242.

[2]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一卷)[M].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1964,53、279.

[3]列宁.列宁军事文集[M].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81.175.

猜你喜欢
革命斗争列宁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浅议陇右革命精神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陶铸在连江领导革命斗争的故事
人民教育家柳湜研究
鄂豫陕镇安苏区的革命斗争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
列宁是怎样抓红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