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中方言俗语的运用

2019-02-06 03:53俞天怡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俗语文学作品鲁迅

【摘 要】 本文以鲁迅的小说以及日记、书信等为出发点,研究分析了绍兴方言俗语在鲁迅作品中的使用情况:形象的比喻、恰当的借代、大胆的夸张。探讨了方言俗语在鲁迅作品中形成的特色:呈现强烈的批判性;透露通俗的趣味性;表现独特的艺术性;展现深厚的哲理性。

【关键词】 文学作品;鲁迅;俗语

俗语,历来凭借它形象生动而结构稳定、言简意赅而寓意深刻、短小精炼却内容广泛等特点,被许多作者广泛引用。王文参曾在研究鲁迅与歌谣时说过,“民间文学永远是文学创作的一块营养丰厚的宽广土地。”[1]而鲁迅作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因其犹如匕首般一针见血的写作风格而在文坛上别具一格。而作为鲁迅的家乡语言,绍兴方言对鲁迅的影响尤为深刻。鲁迅自己也说:“我以為我倘十分努力,大概也还能博彩口语,来改革我的文章。”[2]这里的“口语”大多指的是绍兴方言中的俗语。

一、鲁迅作品中的方言俗语

作为土生土长的绍兴人,鲁迅在作品中采集了大量的绍兴方言俗语,为他的文学作品披上了浓浓的江浙风采。作品中的俗语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用法:

1、形象的比喻

鲁迅所用到的绍兴方言俗语喜用比喻,且大多与动物有关,例如《药》中的:“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他两个嘴巴。”

“老虎头上搔痒”是绍兴俗语,它巧妙地抓住了老虎凶狠的特点,常被人们用来形容自作自受,自讨苦吃的行为,带有贬义的色彩。在小说中,鲁迅把红眼睛阿义比作“老虎”,充分体现了这位监狱管的蛮横霸道。而在狱中的夏家三爷向监狱管输入“平分天下”的观念,还不交供银子,这样的行为在旁人眼中无疑是自不量力、自讨苦吃。

2、恰当的借代

应梅堂曾经归纳过绍兴方言喜用借贷、借喻、比拟,这特点在俗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离婚》中的:“一个个都象个‘气杀钟馗”。

这里的“气杀钟馗”是一句短小的绍兴俗语,绍兴人成为“炼话”。钟馗是民间神话传说中一个降妖除魔、充满杀气的人物角色。这里将爱姑婆家的人个个比作钟馗,描写出婆家的人对待爱姑并不是很友好。鲁迅将俗语放在这里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人可感知,可体会,可谓十分贴切。

同样的妙用还有《理水》里的“真也比螺蛳壳里做道场还难。”“螺蛳壳里做道场”是一句典型的绍兴俗语,直至今日依旧有许多绍兴人喜欢用这句俗语来形容在狭小的地方办繁复的事,意味着事情很难办好。文中所表达的意思是在人荒马乱,交通十分不方便的当时,想要收到朋友的来信是很难的事。而鲁迅引用用“比螺蛳壳里做道场还难”来表达,更加具体地讲出事情的难办程度,使文字变得更加具体形象。

3、大胆的夸张

为了突出对事物的表达效果,方言中常常会出现极其夸张的说法,无不表现着劳动人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狂人日记》)

“兜肚连肠”,绍兴俗语,是说不仅把胃里的东西吐出,甚至把肠子也吐了出来,是一种极其夸张的说法。鲁迅用兜肚连肠来形容“狂人”疑似吃到人肉时的状态,突出强调了“狂人”胃里翻江倒海、极其恶心的心理。从而达到引起读者大胆的联想、烙下深刻的印象的卓越效果。

再如:伙计本来是势利鬼,眼睛生在额角上的。(《肥皂》)

在绍兴俗语中,“眼睛生在额角上”通常用来形容一个狂妄自大、尖酸刻薄的反面人物,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这里明显使用了夸张的说法,用这句俗语来形描写店里的伙计不仅强化了吊角眼的人物外貌,也重在突出他傲慢势力的人物性格,体现出说话人的厌恶情绪。

二、作品中俗语运用特色

陈根生曾称鲁迅的作品“闪射出犀利的思想锋芒和耀眼的艺术光彩”,他在分析鲁迅使用的谣言俗语特点时归纳出四点:强烈的斗争性、深刻的思想性、广泛的通俗性和卓越的艺术性。[3]绍兴方言貌俗实雅,看似直言不讳,实际富有深厚的形象性和哲理性。根据上述特点,鲁迅作品中的俗语运用特色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呈现强烈的批判性

鲁迅的笔风一向以一针见血、尖酸刻薄著称。正如陈根生所言,“他文章中的谣谚俗语运用富有战斗性”,[4]犀利的绍兴师爷式的语言风格,在俗语中潜移默化地表现出来,因此方言俗语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鲁迅对麻木的国民进行批判。

引用方言俗语来辅助说明在鲁迅的杂文中随处可见,例如《沙》中的“树倒猢狲散”,鲁迅用群抱大树的猴子来形容阿谀权贵的知识分子,犀利地批判了伪君子们阿谀奉承姿态。再如,在《京派与海派》一文中,鲁迅引用了“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和“若要富,跟着行在卖酒醋”这两句俗语,有力地抨击当时南京政府的软弱无能。批评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权力至上的腐败观念与麻木国民的落后思想。同样展现出了俗语强烈的批判性。

2、透露通俗的趣味性

在绍兴长大的鲁迅,对自己家乡俗语的趣味所在可谓心知肚明,并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绍兴人讲话不喜欢拐弯儿抹角,且善用比喻、夸张,如鲁迅曾在《理水》中用绍兴俗语写道:“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耳朵起茧了的”。“起茧”是由于皮肤一直被摩擦而形成的比普通皮肤厚而老的皮,一般会长在手指等经常干活的部位。俗语中所提到的耳朵“起茧”,明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结茧,而是利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描写出人们对于一些不可靠的传闻视若无睹。此类巧妙的表达方式,不仅体现出绍兴方言直言不讳的特点,也颇有趣味、耐人寻味,成为了俗语中的一大亮点。

可见大多出自民间方言俗语,往往能够反映一个地方最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态。因此方言俗语所选用的语言不仅通俗易懂,且通常以口语化的形式出现,带有地域独特的审美风趣。俗语的趣味性很大一方面体现在它以精练的语句去夸张生动地反映出的人物、事物、心理的方方面面,看似通俗却值得人们细细打磨、慢慢品味。

3、表现独特的艺术性

地方俗语不仅表达的含义十分丰富,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充分展现出一个地区的语言艺术。为使语言顺口,许多俗语都发展为了对偶工整的形式,例如《端午节》中鲁迅引用的“文不象誊录生,武不象救火兵”,该俗语还有另一种更简练的说法为“文不像文,武不像武”,指代一个人没有长处,干什么都不是。再如记录在《鲁迅书信集》中的“东倒吃羊头,西倒吃猪头”,也用到了对偶艺术手法。该俗语原出自《越諺》,是一句地道的绍兴方言,对仗的形式令俗语增添了一笔韵律性的艺术效果,使文字更灵动。

艺术性的表现还体现在俗语喜用指代,绍兴俗语在这一点上更是明显。例如《风波》中的“三代不捏锄头柄了”,“锄头柄”是农民耕作的工具,在绍兴方言中被用作指代农民的角色。再如《长明灯》中的“捏过印靶子”,“印靶子”是官员处理政务时所要敲的印章俗称,在这里用捏印靶子来指代“当官”的角色恰如其分,使读者产生一种亲切感。

4、展现深厚的哲理性

正如高尔基所言:“谚语和歌谣总是简短的,然而他们里面却包括着可以写整部书的思想和感情”。[5]俗语是人们长期生活所流传下来的思想、语言的结晶,一句短短的俗语,背后可能包含着一段长长的故事。鲁迅正是运用了富有哲理的方言俗语,来提升作品的思想高度。例如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道的“老鹰不吃窝下食”就证明了这一点。“老鹰不吃窝下食”与“兔子不吃窝边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指的是做贼的人不会选择在离自己近的地方实施偷盗行为。在文中则是指赵太爷认为阿Q不会偷自家的财宝。该俗语巧妙地捕捉了人物的心里活动,在把小偷比作老鹰的同时,写出了贼人心虚的特点,富含一定的哲学道理。

可见,鲁迅运用俗语,无疑是他作为一名思想巨人和艺术天才的结晶,无论文章篇幅长短,俗语运用在长篇中能够提升文章思想深度,运用在短篇中则能够使论证一针见血,因此鲁迅的文章普遍具有极高的说服力。

三、小结

作为一种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语言形式,俗语展现出了绍兴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幽默风趣,对文学作品来讲更是一大瑰宝。鲁迅正是发现了这一特点,将俗语纳入作品当中,广泛吸纳着民间语言的滋养,造就了一部部流传百世的文学巨作。这一部部作品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影响着包括莫言、沈从文、汪曾祺等在内的后世许多作家的创作。现当代的优秀作品例如《红高粱家族》、《边城》等,也可以见到大量俗语的身影。俗语对文学影响深远,随着时间的推移,俗语必将滋养更多的文学作品,带给人们更大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 王文参.鲁迅与民间歌谣、谚语[J].学术交流,2008(03)158-162.

[2] 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4] 陈根生.鲁迅作品中的谣谚俗语[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03)38-44.

[5] 王学凯.山东谚语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07.

【作者简介】

俞天怡(1998.7—)女,汉族,浙江绍兴人,宁波财经学院人文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文学语言类.

猜你喜欢
俗语文学作品鲁迅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客家俗语巧诵读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孔乙己
俗语图文对对碰
数字俗语
文学作品与数学
阿迅一族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