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审美视角下小学生古典诗词学习态度的策略初探

2019-02-06 03:48倪纪倪海云
新课程·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语文课程传统文化

倪纪 倪海云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语文课程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教材中的古典诗词饱含中华文化的底蕴,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内涵。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对学生语言兴趣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

关键词: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学习是提升现代人情操的途径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爱好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对学生实现自我认知、为今后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有着积极作用。为此,老师应该在教学中让学生转变学习古诗词的态度,提升古诗词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能力。

一、在诵读中指引学生体会诗词语言中的音乐美

古人创作诗词将每个字都进行了反复推敲,在诵读的时候可以很好地把握每句诗的韵律。正如时下流行的歌曲版《琵琶行》以及《知否知否》,都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古典诗词的音乐之美。学生在诵读的时候可以将诗句内部的停顿处理好,有节奏地诵读古典诗词,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实现学生情感的升华。小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老师作为学习的引领者可以适度引领学生体会古诗词中美的意境,这样学生可以在体会诗词情景之中体会古诗所表达的内涵,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让文本实现多元化诵读。学生诵读的时候老师可以强调每个音节的准确读法,将诗词中的轻重音把握好,体会到诗人在创作诗歌过程中的思想感情,深化对诗词理解的同时把握好诗词中的音乐美感。

二、在诵读中感受古典诗词带来的含蓄美

诗词是一门很具有艺术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它能够将感情以精简凝练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诗人在写诗的时候无不进行严格的字词雕琢,在诗词诵读的时候呈现出不同的美感,既有诵读的过程也有诵读过后的思考,通过反复的吟诵诗句才可以感受到诗句所表达的弦外之音,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

古典诗词犹如一个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为现代人们的思想注入新的灵魂。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可谓说是从朗诵再到体会需要经历质的飞跃,老师和学生在学习诗词的时候需要有很大耐心,在保证充分诵读之下品读出诗句中包含的深意。老师需要充分发挥好在小学生学习古诗词中的引导者作用,鼓励支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内涵,提高学生在朗读时的情感投入,让吟诵诗句时真正做到位。这样学生才会在个人的潜意识里产生对古诗美感的理解,提升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三、结合诗句意象,构造画面美感

小学生有丰富的想象能力,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联想,打开对诗句的想象空间能力,进入诗句描绘出的意境当中欣赏其美感,加深对诗句意象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会涉及翻译古诗词,要注意不要过度翻译破坏古诗词中的语言美感。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构建诗句画面,鼓励学生自行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情景,让学生感悟诗句体现的情感。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自己发挥想象能力,在脑海中重新构建诗人在古诗创造过程中所体验的情景。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反复地对古诗词进行诵读,通过对各种意象的深入体会品味出作品思想内容,达到对学生思想情感陶冶的目的。在古诗词学习中,让学生将故事意境通过绘画方式表示出来是最好不过的方法。

四、读写结合,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但是又不拘泥于语言教学。想要彻底感悟语文课程的真正意义自然不止是停留在朗读方面,书写也是感悟语文真谛的良好方式。想要提升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上的造诣,感悟诗词意境,老师还可以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创作诗句。现在学生的可塑性都很强,老师在诗词教学中可以将各種意境意象解释清楚,指导学生自己创作诗句,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诗句中关键因素的理解,把握古诗词中的各种意境塑造能力。老师在表达技巧上不断进行指导,在创作方式方法也给予帮助,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从而提升学生发现美、表达美和创作美的能力,进一步将学生语文素养进行提升。

古诗词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语文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美学教育才是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最佳方法,提升学生素养。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美学思维,引导学生赏析古诗词,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熏陶,进而提升学生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学生在深入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深入认识社会、人生。

参考文献:

[1]彭雪卿.经典诗文诵读策略研究与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3):53-55.

[2]王光荣.中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阅读与写作,2018(9):72-73.

[3]郭玉娟.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美育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16.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语文课程传统文化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趣从诗中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