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秋虫的地方

2019-02-07 13:08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淡漠秋虫思妇

【经典掠影】

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枯燥无味呢。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邻居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头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的秋虫的信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本没有秋虫这东西。啊,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方!

若是在那鄙野的鄉间,这时候满耳朵是虫声了。白天与夜间一样的安闲;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光或者轻淡的云影覆盖在场上,到夜间呢,明耀的星月或者徐缓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里唯一的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秋虫的合奏。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经过乐师们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的无可批评,踌躇满志。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

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喜欢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到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

大概我们所祈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只要时时有点儿味道尝尝,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我们固然含着笑意来体味它;若是酸苦的,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我们以为最难堪而亟欲逃避的,唯有这一个淡漠无味!

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多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苦胜于哀乐两忘。但这里并不是说愉快欢乐是要不得的,清健的醒是不必求的,甜汤是罪恶的,狂笑是魔道的;这里只是说有味远胜于淡漠罢了。

所以虫声终于是足系恋念的东西。何况劳人秋士独客思妇以外还有无量数的人,他们当然也是酷嗜趣味的,当这凉意微逗的时候,谁能不忆起那美妙的秋之音乐?

可是没有,绝对没有!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地,秋虫早已避去唯恐不速了。而我们没有它们的翅膀与大腿,不能飞又不能跳,还是死守在这里。想到“井底”与“铅色”,觉得象征的意味丰富极了。

一九二三年八月三十一日作

(选自《叶圣陶散文》)

赏读品析

本文作于上世纪20年代,当时正值“五四”新文化低潮之际,知识分子一度陷入苦闷与迷惘中。面对这种社会现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叶圣陶先生以其精湛的艺术构思及质朴凝重的语言,通过对没有秋虫的地方的诅咒,秋虫自抒灵趣的赞美,热烈而深刻地表达了自己不甘于淡漠沉寂的生活、期盼冲向生活激流的强烈愿望,从而唤醒了人们对生活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作者一改古人悲秋、伤秋的形式,寓情于景,自出机杼。细如发针的虫鸣,在他的笔下流淌出厚重的主题,跳跃出奔涌的情感浪花。文章意蕴丰厚,语言质朴凝重,耐人咀嚼,令人深思。

写作之道

1.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

2.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识字,都要练习写作,并不是为了给自己捐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只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

3.临时搬出些知识来,阅读应该怎样,写作应该怎样,岂不是要把饱满的整段兴致割裂得支离破碎?所以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必须化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之间受用它,那才是真正的受用。

猜你喜欢
淡漠秋虫思妇
初诊未治帕金森病淡漠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影 子
春 思
长相思·一重山
《诗经》和《古诗十九首》中的“ 思妇诗”比较研究
脑小血管病患者淡漠综合征的临床评定
“淡漠色”这样搭才“欢神”
从言语层面浅析诗歌郑愁予《错误》的美
细观察,巧立意
山中失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