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音乐教育的核心素养教学探索

2019-02-07 13:07姜颖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学研究核心素养

姜颖

摘  要:農村小学音乐教育工作不被重视,是导致教师产生自身教学不被重视的心理的重要原因,进而使得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过程中缺乏激情。我们都说要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作为教育的根本,进而使得学生取得全面发展。因此,在开展小学农村音乐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美德教育,不断提升学生音乐审美、感知以及鉴赏等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关键词:农村小学  音乐  核心素养  教学研究

小学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基础性初级阶段,对学生素养的形成起到基础和铺垫作用。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和审美素养的重要课程,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如何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音乐及综合素质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论文先是以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作为切入点进而对小学农村音乐教育展开了详细的探讨。

一、简述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能够满足知识社会以及信息时代发展的实际需要,具备良好地适应难以预测的情境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与道德素养。我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有强调以音乐和育人为本的理念,要注重学生在音乐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学习态度、审美体验以及文化认知等全方面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构成音乐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浅析在核心素养下小学农村音乐教学的教学研究

(一)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学生为中心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时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且综合考量到学生个体差异问题,并具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材施教工作。这几年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以及人们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设计、教学方式以及内容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改变。在最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当以“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基本的要求来开展课程评价工作。在日常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敢于打破传统满堂灌的局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积极主动性,踊跃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如教师在讲授《美丽的黄昏》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投影仪、播放机等教学设备将课文效果、图画以及讲解等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若置身于课文的情境和内容中去。同时在教师的讲授过程中学生更能感知到其中意境,进而在课文中寻找诗情画意。教师在最后的设计过程中可以以湖中的画舫结尾以开启美妙的音乐时光。该方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音乐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进而使学生在这种和谐美好的教学中不断提升音乐和审美素养。可见,教师在开展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注重学生内心,从学生的切身感受出发使学生真正感受以及鉴赏音乐并以此为重点来进行。

(二)以全面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工作

在核心素养教学环境下,学校应当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对学生素质教育加以重视。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情绪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感受以及发现自然和现实以及艺术作品等各方面所潜在的美,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鉴赏、评价以及对艺术的感染等能力,提升醒悟。小学生还处于对生活,对事物的萌芽认识阶段,这个时候我们通过对美的引导,来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不仅仅是外表美、心灵美、品行美等都可以通过音乐课进行内容穿插教学。此外,音乐教学其实是音乐艺术实践的一个过程,教师应当不断引导和帮助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到各项音乐活动中去,充分利用这些音乐活动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并从中感受音乐审美。

(三)充分挖掘音乐文化内涵

音乐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是一项远古的艺术文化与音乐内涵,它具有优美的声乐的同时还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因此,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工作时应当注重对学生音乐文化内涵的引导,不断挖掘音乐以及深化学生对音乐所产生的感知情绪进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主动性,进而使学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审美与认知。可以说每首音乐作品的背后都有着属于它独有的故事,因此,为了更好地将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参透其中,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可以做进一步的挖掘音乐作业文化内容。

(四)进一步完善以及优化课程评价机制

为了更好地构建音乐核心素养教育,教师不仅在教学方式方法上需做进一步改进,而且在还应当适当地对课程评价机制进行变革。在音乐课程评价中应当全面推进并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精神,使学生对更能了解到自身的进步也可有效地提升音乐课程教学质量。构建与课程教学文化相适应的课程评价机制对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这种新的评价机制内不会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评价学生的标准,它还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等纳入评价范围内。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考查学生考试成绩,而且还会对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表现、对所学音乐歌曲的理解能力和把握情况以及参与艺术文化活动情况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有效地考查,实现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其实对学生课程的评价通常都是对学生学习程度进行有效地检测,进而使教师更好地对教学方式及方法做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不断地督促和激励学生学习。

结语

总的来讲,在现代小学农村音乐教学来讲,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不断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理解、表现等能力以及敏感度的综合素养,进而不断提升和完善学生音乐素养,实现育人育才、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娟.试论小学音乐核心素养教学设计[J].中国农村教育,2018(2):62-63.

[2]佚名.浅谈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因材施教[J].新校园:中旬刊,2018(6):149-149.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教学研究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