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语文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探讨

2019-02-07 13:07刘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高考语言文字试题

摘  要: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是当前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命题的基础都来自当前语文课程的相关规定,这就要求教师们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计划与组织,逐渐地引导学生们去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并且使学生们具备相关的运用知识的能力,语言的构建与应用是当前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旨在能够使学生们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去积累和整合语文知识,从而掌握语言文字的相关规律和特点。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  高考  语言文字  试题

在当前高考语文的整个试题中,其中对语言表达的要求具体为:简明、得体、准确、连贯、生动等,语言表达试题越来越受当前高考语文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几乎每一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都会涉及相关的语言表达试题,这种类型的试题,其综合能力较强,开放性较大,灵活性也是较大的,当前语言文字的相关高考命题中的变动也是较小的,这部分高考试题的内容存在着稳定性与连续性的特点,本篇文章将对高考语文语言文字的相关试题进行分析,从而对语言文字的相关运用试题进行反思,并且提出相关的思考。

一、教师应该设计情境,精讲精练

教师们在为学生们讲解相关的语言文字试题时,不能够仅仅只停留在试题的层面上,不能够只是为了这道题,而讲解这道题。当前高考的考察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也在逐漸地提高层次,所以,教师们应该从对学生们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开始进行,并且对相关的语言文字应用试题进行总体的整合,从而形成体系。教师们不能够仅仅只要求学生们具备较高的解题能力,却忽视了学生们对相关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试题的基础知识的运用。例如:教师们在对相关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试题进行讲解时,可以先从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设计相关的教学情境,对每一个基础知识进行精讲精练,从而调动学生们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们对相关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试题的做题效率,提高对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们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巩固,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记忆。并且尽可能地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总之,教师们应该帮助学生们学到真正的语言文字的知识,获得一些实际的解题本领。

二、学生要思路清晰,规范性答题

在当前的语文高考试卷中,相关的语言文字试题的问题与答案上来看,相关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试题的答案紧扣题目,并且其信度和效度都是相对较高的,所以,学生们应该按照命题者的出题意图进行问题的解答,应该分析题目当中的要求,然后对问题进行解决。在大多数的答题过程中,学生们对这类试题的解答并没有做到规范答题,大多数的学生审题马虎,着急落笔,这就导致学生们没有抓住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没有按照题目中的要求作答,从而出现对题目理解的偏差,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们对问题的答题效果。除此之外,学生们在答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思路混乱,在语言的组织上出现混乱,在整个的答题过程中没有较强的逻辑性,这些原因都是由于学生们平时的答题训练较少,缺乏答题技巧,所以,教师们应该对学生们进行试题的答题规范与约束,要理解出题者的意图,在下笔写出答案,组织好自己的答题语言,再写下自己的答案。例如:教师们应该授予学生们基本的答题结构,针对什么样的题,总结出答这类题的整体结构,在平时的答题过程中,教师们应该对学生们的答题过程要求严格,对其进行规范性的要求,并且使学生们在答题的过程中,使用答题技巧,语言简洁,明确。

三、把握生活中的语文外延

教育的命题就是对生活的命题,课程的范围就是对生活的范围,高考命题者在对高考试题进行命题的过程中,基本上立足于现实世界,多数以考察学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们想要正确的解答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首先,要通过阅读去积累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还要对相关的语文问题进行大胆地思考,并对其问题进行创新。最后,想要学好语文,一定要关注现实社会,学生们如果没有相对的语文积累是很难提升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但是,有了基础却不关注现实、不关注周围的生活,头脑中就没有相关的生活素材,除此之外,学生们还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们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们对当代媒体热点的吸引的热度,例如:教师们在日常的语言文字应用试题的教育上,可以引入当代较火的文化类的知识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可以使学生们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古诗,或者优美的语言文字,真切的体会语文的真正意境。

结语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完善,相关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变化与创新,关注其考察的内容与形式上的改变,除此之外,当前的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不仅考查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和理解能力,还考查学生们对所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能力,语言文字运用的试题要求学生们具备对文章脉络分析能力,要求对试题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与理解的能力,试题在命题的过程中也与现在的语文课标要求进行紧密的结合,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知识素养,培养学生们对试题进行分析与理解的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不能够仅仅只体现在某个学期与时间段之内,应该贯穿于学生们的整个学习生活之中,这就要求相关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对其进行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袁东升.语言文字运用考查的守正与出新——以2016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7(1): 72-74.

[2]王兆平,胥照方.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特点及解题方略——从历年江苏卷自主命题说开去[J].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9 (1):67-69.

[3]朱永宏.高考语言文字应用备考策略分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7(6):141.

[4]向刚,丁爱玲.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语言考点特征分析——以2016年至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2019(1):121-127.

作者简介

刘焰(1980.2—),男,籍贯:湖北监利,大学本科,学士,中教一级,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高考试题研究。

猜你喜欢
高考语言文字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