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对策:语文教学有效性思考

2019-02-07 13:07买买提艾力江吾斯曼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语文教学有效性

买买提艾力江?吾斯曼

摘  要: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需要被提上日程。所谓的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有限时间内,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出发,设计精心的方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  问题对策  有效性

教育的主要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子的人,怎么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子的人就是“教育目标”,教育目标主要指引的是教育往哪里去,怎么样培养人,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这些是围绕学生开展的,教育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进行。教学的有效是针对无效来说的,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课堂教学的无效。本文将对影响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逐渐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一、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有教学目标,缺少具体任务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因此,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在当前的许多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但是对于一节课、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是什么,却不太了解。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但是问题具体要教什么的时候,教师又非常的茫然,这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是比较常见的。语文教学目标从宏观的、抽象的角度入手,不是具体的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比较常见了。

(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缺失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缺失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缺失;二是知识含量与教学价值的缺失;三是超出学生的认知特点。首先,课程教材内容缺失。语文课程的开发,本身就是对知识的选择、开发、更新、完善,因此,问题的本质不是要不要学习语文知识,而是要构建什么样的语文知识。当前很多语文教学,一边缺少固定的、必学的语文知识,没有达成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一边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解决、学习人文精神,有创新的写作,这样语文教学难以操作;第二,缺少知识含量与教学价值。特别是在口语教学中,一些活动没有意义,做的一些游戏也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超出学生认知特点。当前很多教学内容过于深奥、教学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违反学生的心理,教学科学性有待提升。

二、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品读作品,陶冶学生情操

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文学感情,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初中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重视学习成果高于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具有片面性与偏激性。教师一般会要求学生背诵全文,机械记忆,学生会产生厌学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赏析文章,理解的记忆。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这篇文章的时候,全篇文辞比较精炼,大气磅礴,全篇抒发了一代伟人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熱爱之情,有一种壮志凌云的胸怀,这首词中有很多描绘景色的词语“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善舞银河,原驰蜡象”等,让学生去想象,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将想象内容表现出来,考察学生对原文的理解能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知识,让学生进行文学积累。

(二)构建生活化教学

一切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是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熟悉的情境展示出来,给学生一定的归属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学习《慈母情深》这节课的时候,让学生去感受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语句,感受母亲的慈祥、善良、崇拜之情。教师可以从生活化的题目入手,印发学生去思考。例如,模仿文章中的外貌描写与语言描写,去描述自己的母亲。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讨论,让学生对母亲的爱有所感悟。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情境化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增添新的元素,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图片、视频、音乐等形式丰富教育的内容,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例如,在学习纪实类文章,例如《人民解放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前者描写的是渡江战役时候的场景,展现解放军排山倒海的趋势,全文用词准确,画面感比较强,后者是对1997年香港回归的描述,描写了中英政权交接的场面,具有较强的仪式感与民族自豪感。这两篇文章都有相关的图片资料与视频资料,这样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投影仪、幻灯片等,对于具有情景剧性质的文章,教师可以创造设计一个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师应该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开展工作,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轻松的、自由的、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讲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引导学生积极的、大胆的探索,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以提问的形式进行引导,挖掘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乐于表达与思考。

(五)重视学生三大思维能力的培养

首先,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语文学科的学习,要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因此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去学习,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心去思考,用手去做笔记,积极地进行朗诵与阅读,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增长学生的知识与见闻,掌握阅读与写作的诀窍,让学生学会思考,逐渐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写作,例如议论文等,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第二是形象思维能力,加强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如何将课文知识简单化、形象化,依据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最后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比较难,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给学生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不要急于将答案告诉学生,要耐心引导学生,完善他们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拥有属于自身的独特思维。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因素,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作为语文教师,要在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创设教学环境、构建生活化教学活动,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逐渐提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慕绍艳.浅谈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25).

[2]张馨丹.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07).

[3]钟会娟.刍议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语文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