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教育途径分析

2019-02-07 13:07鲍新亮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途径高职院校

鲍新亮

摘  要:当前时代背景下,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一方面作为我国社会及经济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作为当前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针对创新教育来说,其本质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业素质,是学生具备创业技能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面对社会的竞争时能够有效适应工作环境,并获取自主择业及自主创业的机会,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二者是互相结合相辅相成的,并在培养目标上趋于一致。创新教育是创业教育融入了相关的技能知识需求,使创新教育变得更为具体。本文主要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策略及相关途径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支持。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教育  途径  分析

教育制度改革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为满足社会科技及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我国各大高職院校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创新教育的有效重视,同时将创新教育作为职业院校的重要教学目标及重点教学任务,然后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各高职院校教学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意识,并根据当前需要的实际情况及社会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相关创新类课程,并建立严格完善的创新教育教学体系,完善课程教学标准及相关实践教学工作。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及创业精神,主动参与到实践学习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方向及择业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多可自主选择的择业及创业机会,为我国社会的人才需求提供有效保障。

一、我国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各个高职院校在招收学生过程中,主要是以初中毕业生为主,这些学生大多数高考中失利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本身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学习热情较低,不喜欢学习。而通过高职院校三年的教学之后,会直接进入社会就业,而在毕业时期大都是20岁左右的青少年。在他们毕业之初,往往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无法为自身定制完善且科学的创业规划和就业规划等。此外,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及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大部分人都将眼光着重关注于高中教育和其他高等教育,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无论是生源质量还是个人能力都远低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由于近些年来我国科技及经济水平的不断地进步,高职院校近年来的生源量不断扩招,学生数量逐年增高。而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逐渐降低招收学生的门槛,这变相的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质量有所下降。而在学生入学后,高职院校的教师往往缺乏对学生的实际性引导及学习规划,就业指导等等,大多数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及学习价值观。而往往在选择所学专业的过程中,也缺少一定针对性,没有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只是盲目的进行抉择。这些种种因素,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自我创业就业过程中,都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并且专业技术水平较差,理论知识无法与实际水平相互结合等等。虽然我国进行迎来了高职院校的创业及创新教育,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及管理者仍无法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创业价值观及创业意识,学生的就业率较低,这都是我国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二、高职院校创新教育途径探析

(一)有效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对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由于中考的失利,他们在心中往往存在的一定的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普通高中的学生,并且感觉到创业对自己来说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而高职院校的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来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其正确认识自我,认识到创新创业精神的重要。要想排除他们这种害怕胆怯的心理,帮助学生建立创业及自主择业的就业自信心,培养其独立生存的意识,使其获得健全人格,并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业理念,转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思想认识。虽然创新创业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活动,但绝对不是遥不可及的,也不是仅仅属于少部分人的特权,创新能力是人类都普遍具有的综合性能力,都可以通过学习来训练而得到提升。而创业也是每个人都可以去进行的。有很多名人在创业时期都是没有高学历的,他们的创新能力却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教师在帮助学生建立创新创业自信心的时候,要主动告知学生创业需要不断进行尝试,不要被失败所阻碍。在创业过程中充满困难,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够获得成功。

(二)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成功关乎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创新教育所需要的教师应是具有一定创业精神,积极阳光,具有一定创业实践水平及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教学人才。这种人才在高职院校里几乎是十分缺乏的,高职院校想要有效强化师资力量的建设,首先需要将眼光走出去。首先需要定期让本校教师去参与教学交流和企业实习等等,与企业人员展开沟通合作。可定期体验企业内部的新型项目及创新项目,然后再将项目成果来应用于教学当中,进一步扩充教学内容。此外,还可以通过聘请相关企业的专家,作为创新创业课程的讲师和创业导师,经常与学生面对面进行创业沟通研讨,并将企业先进的成果及信息传授给学生,完善学生的创业体系知识结构,并弥补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不足,彰显了教师的个性能力,优化了师资力量的建设。

(三)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应努力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例如,通过开展教育助学、社会调研、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形式,帮助学生提升个人实践能力及活动组织能力,提升学生的活动策划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及独立实践能力等等。这些活动中大多存在创业的典型案例,能够发挥学生的个人价值和榜样作用,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创新创业才能够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园区,然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人能力来申请和开办一定的校内企业,并通过学校内部审批后可开展一些经营活动,使校园成为学生体验个人创业及就业的新型训练场地,校方也可定期聘请优秀的创业人员来进行指导,莅临检查等等,并提供相关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尹诗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相融合的实践分析与探究[J].科技风,2019(30):67.

[2]匡晓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训练的探索与研究[J].智库时代,2019(42):50-51.

[3]刘鹏.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科技经济市场,2019(09):132-134.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途径高职院校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