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病毒的特点及防范措施的探究

2019-02-07 13:07邵建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防范措施高校

邵建涛

摘  要: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成为开展信息化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平台,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化,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面临着病毒的侵袭和网络攻击的风险。一旦计算机受到病毒的攻击,将可能导致机器运行的失常、硬盘数据的丢失、甚至使整个网络处于瘫痪的状态。为此,需要针对计算机实验室病毒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高校  计算机实验室  病毒  防范措施

一、计算机病毒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近年来,我国网络病毒种类和数量多而大,网络受到病毒攻击次数频繁。根据腾讯安全反病毒实验室发布的《2018年度互联网安全反病毒研究报告》,统计了2015至2018年度拦截病毒次数、拦截病毒种类及所占比例。2015年至2017年病毒拦截次数持续增长,直到2018年开始出现回落,同时2018年整年病毒拦截次数呈现波浪式下降趋势,可见整体病毒传播情况得到有效控制,病毒活跃度正在逐步减弱,反映出政府、企业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网络安全,形成了网络安全意识,但我国网络病毒的整体形势仍不容乐观。

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成为感染病毒的重灾区,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安全十分重要,是保障教学科研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通过查阅腾讯2018年安全统计结果,这一年恶意程序拦截主要包括蠕虫、PE感染型、广告软件、后门、木马等五大病毒类型,其中木马病毒成为电脑端“第一大病毒”,其比例占总体数量的43.6%,为全年拦截数量最多的病毒。广告软件类紧随其后,占总体数量的26.1%。当前网络安全形势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化教学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也是部分高校所面临的棘手难题。

计算机病毒具有以下特点:隐蔽性强。病毒不易被发现,它的寄生、传染、触发过程很隐蔽;扩散性快。计算机病毒一般传播速度较快、能够完成自我复制,具有繁殖力强的特点,同时计算机实验室实现网络化全覆盖,很容易使整个计算机实验室机器相互感染;传播途径广。病毒可通过网络、移动设备、硬件设备等多种途径入侵计算机,并不断滋生蔓延;潜伏周期长。计算机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中,只要条件成熟,病毒就会爆发,破坏计算机系统,甚至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破坏力大。病毒主要破坏计算机运行程序和相关数据,甚至可以瘫痪整个实验室机器的正常运转。

二、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症状

(一)出现蓝屏、黑屏、死机、自动重启等异常现象

计算机出现蓝屏、死机、自动重启等异常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安装了新的驱动或者是安装了多个杀毒软件不兼容造成的,也可能是计算机遭受病毒感染引起的,往往后者可能性更大。

(二)计算机系统运行速度减慢、操作系统无故频繁出现错误

某些病毒能够载入到计算机系统当中,控制计算机启动程序,加载病毒自身的操作,从而使计算机系统运行速度变慢,出现异常的声音、音乐或出现一些无意义的画面问候语等、甚至破坏计算机操作系统,使计算机系统频繁出现错误。

(三)计算机的储存容量异常减小

计算机病毒往往会占用大量的容量,反复执行同一个程序和命令,提示内存不够,表明病毒已经侵入到计算机。

三、计算机实验室病毒的防范措施

对于网络病毒对计算机实验室带来的可能性风险,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提前预防,而不是等到计算机被病毒感染才去补救,尽量把因病毒感染所導致的损失降到最低。计算机实验室病毒的防范,应通过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病毒的感染包括计算机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况且大部分计算机病毒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在筑牢技术防护网之外,还应该加强机房的管理工作,做到双管齐下,不给病毒乘虚而入的机会。先就计算机实验室病毒防范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计算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1.通过开设计算机网络安全在线学习课程,让全校师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并参加课程的考试考核,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教学与学习,从而加强师生对网络病毒的认识,提高对网络病毒的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2.对于在机房进行教学的教师以及进行上机操作的学生,要严格遵守计算机实验室的《上机操作规程》,不得随意安装可能导致计算机运行缓慢、甚至瘫痪的危险软件。

3.在使用U盘、软盘、光盘或者移动储存设备时,应先对其进行杀毒,养成良好的习惯。

4.有的病毒是通过计算机自动播放功能传播,多数情况下不易被发现,机房管理人员应及时禁用自动播放功能。

5.做好计算机设备当中重要数据的备份工作,防止因病毒感染导致重要数据和文件的丢失。

(二)织密计算机病毒的技术防护网

1.安装杀毒软件,并定期进行更新,使用正版纯净的操作系统,并及时更新相关补丁,保障系统的正常稳定的运行。

2.针对一些病毒,可以利用防火墙技术,配置机器或者防火墙软件,禁用部分不必要的端口,从而切断病毒的传输通道。

3.安装硬盘保护卡。硬盘还原卡(简称还原卡),是用于计算机操作系统保护的一种PCI扩展卡。当计算机启动时,还原卡总是使硬盘的部分或者全部分区能恢复先前的内容,而试图修改硬盘保护区都是难以完成的,正因为如此保护卡起到了对硬盘数据的保护作用。这一特点,对于保护开放性的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多数高校机房应用保护卡来预防病毒的侵染。

结语

因网络病毒的发展具有超前性和难以预测性,要想完全杜绝病毒的存在是不现实的,可以通过技术防范和周密的管理模式,尽量减少病毒对计算机实验室造成的损害。同时,广大师生要提高网络安全防范,严格遵守实验室上机操作流程,对于发现的新病毒要及时报告,可以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意见。相信,通过人防、技防联动,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上机环境。

参考文献

[1]周科艳.机房病毒防护策略初探[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2, 25(10).

[2]许学文.学校计算机机房病毒防治浅析[J].科技资讯,2010 (36).

[3]白玛玉珍.高校机房的病毒防范措施浅析[J].企业导报,2014(16).

猜你喜欢
计算机实验室防范措施高校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还原卡与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实验室中的使用对比陈治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问题探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