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2019-02-07 13:07张晓慧余晓慧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培养方法音乐教育

张晓慧 余晓慧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现阶段人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传统在应试环境下形成的以认知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对人才提出的多方面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结合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研究。音乐是基础教育阶段,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学科。本文接下来就从中小学音乐教育入手,对如何实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生  音乐教育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首先,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讲。创新是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纵观古今人物,大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有所作为的人,在创新方面的能力都十分突出。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创新之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前程命运。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萌芽时期,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能够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奠定基础。其次,从课程发展的角度讲。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创新能力培养已经成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目标。教师围绕创新对学生加以引导,一方面能够促进传统教学理念的转变,将学生纳入教育教学的核心位置,为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另一方面推进教学实践的创新,促进学生在更加積极氛围中参与创新活动,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创新教学效果。最后,从国家建设与民族崛起的角度讲。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回顾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可以清楚看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家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因此,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将创新融入学生培养中来,则是奠定创新基础,推进国家建设与民族崛起的迫切选择。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音乐是中小学阶段,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主要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音乐课程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教育意义,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就是其中一项。艺术的灵魂在于创新,音乐的表达的过程中,是作者创新精神的体现,也是表演者创新能力的综合。基于此,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基于音乐艺术的特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探索氛围。但是,从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创新能力的培养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教育培养理念僵化,对学生的创新培养缺乏主动性,在教学方法选择上相对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思考。针对此,教师应结合实际对音乐课程的创新价值进行剖析,并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构建有利条件。

三、中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渗透生本理论

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是教学实践的基本指导。在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教师要想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实现应该在思想认识层面进行创新,即引入生本理念,将学生的发展放置于教学实践活动的核心,为学生的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氛围。在生本理论的渗透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从宏观角度分析,以学生为本在创新教学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明晰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应结合音乐课程内容,设计生本理念的实践方案,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切实的指导。

(二)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指导中,教师应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要求,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的音乐氛围,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融合到情境中来,利用情感的引导,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情境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多元化教学元素,例如音乐旋律激发学生情感;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入图片、视频等信息;利用语言讲述音乐创作背景等等,以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实现对音乐的思考,在活跃的课堂参与中提高创新能力。

(三)引入声势训练,调动参与兴趣

近几年,在音乐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逐渐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来。声势训练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利用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能带出声响的人体动作,将节奏用更加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喜爱,让学生真正融入音乐中,巩固学生的音乐的基础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的表现力与创造力,让学生在趣味化的课堂氛围中实现对音乐的创新探索与表达。

(四)引导互助合作,引导创新探索

集思广益是创新探索的重要途径,在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素养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各小组内部分工明确,根据音乐课程中教师安排的任务进行共同讨论,这样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另一方面也能够利用观点交锋的方式共同突破在音乐理解与表达上的难关,并表达出对音乐的创新思考,从而促使学生在音乐中实现思维的碰撞,以实现创新能力的共同提升。

(五)加强课外拓展,组织创新实践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要想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单纯局限在课内知识教学范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课外拓展的机会,例如在音乐欣赏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内音乐资源,为学生提供课外音乐素材,鼓励学生在学唱、欣赏中提高综合素养;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比赛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拓宽学生的音乐学习范围,促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氛围中思考音乐,并实现创新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更关系到课程构建,乃至国家以及民族的发展命运。针对此,教师应全面分析音乐教育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并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渗透以人为本思想,围绕学生的创新发展出发,根据音乐课程教学要求,探究实践方法,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发展创新精神,参与创新活动,进而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可可,高菲.中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探究[J].戏剧之家,2018(08):195.

[2]魏娜,李墨.中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探究[J].科技风,2017(15):20.

[3]蒋莉莉.浅析中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音乐时空,2014(11):179.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培养方法音乐教育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