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开展学生德育教育

2019-02-07 13:07鲁云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与时俱进信息化时代养成教育

鲁云峰

摘  要:德育教育是学校的重中之重。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给学校德育教育带来了很多问题,也给予了我们很多德育的新途径,我们教师也应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德育内容,优化德育环境,构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德育教育框架和方法。本文剖析了信息化时代下学生和老师的现状,针对性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德育教育延伸的探索。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  与时俱进  德育  养成教育  途径

学校教育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教育,更是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有人说:“无德无才不合格,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足以体现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以前的应试教育弱化了德育的地位,或者说很多教师在繁重的升学压力下遗忘了自己德育工作的点点滴滴、无时无刻。在信息化大潮地冲击下,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大家的生活和观念,构筑起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首先,网上信息内容多而杂,庞杂的信息会造成人们思想的迷惘,德育教育的主导性理念受到多元信息流强烈的冲击。其次,网上活动隐蔽性大,很大程度上会引发青少年道德失范,严重会导致人格分裂。再次,信息传播的道德失范和网络犯罪行为,腐蚀人们的灵魂,对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教育产生强大的冲击。在严峻的形势下,当我们再来直面德育的时候,往往发现学生已不再单纯,甚至于比教师还懂得多。如果我们教师不能与时俱进,还用以前的思维进行德育教育,收效甚微也就在所难免了。

一、信息化时代下学生的思想现状分析

在信息化大潮的冲击下,学校教育已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的唯一途径。媒体从成人角度出发的各种评论,使学生在行为和思想上过度的早熟,他们有着自己对人对事的评价标准,而这种标准和成人社会的评价体系很多是冲突的。网络上,学生可以将所有在现实中不可能展示的心理展示出来,这种满足感会让他们越来越脱离现实。同时成人对他们过高的期望,会使他们感到压抑,因此他们会越来越沉迷于虚拟世界,或是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里。随着时间地推移,此消彼长,学生对学校教育的喜好日渐低下,特别是成绩中下的学生,会感到无助和无望,进而会对学校教育抵触,特别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展开。

比如说有位学生,本来进校时成绩中等,劳动积极,乐于助人。然而因为他平时都是一个人租住城乡接合部,无人看管,所以在进了几次网吧后,沉迷其中,行为开始转变。教师发现了问题,进行了多次的教育。然而,他却越走越远,半个学期后,发展到父母寄来的四五百生活费,全部在月前上网消费掉,月末只能去同学家蹭饭吃。有一次,甚至还在每周的“心情日记”中感慨:“在校读书就像是坐牢,放假回家就像是坐牢的人回到了自由的天空……”

二、信息化时代下教师的角色现状探讨

在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在不断转变。学校德育教育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改变,物质条件的改变也导致了一个个问题家庭的产生;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长期以来形成的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使得学生难以形成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而应试教育体制,使学校的教育往往以文化教育为主,德育这本该和文化教育平起平坐的重中之重却总是开展得羞羞答答。

因此,如何改变教师那种面对面、苦口婆心的教育方式,如何能利用媒体工具,多角度、多方位、多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上地引导,并且促进师生、生生、学生与社会、老师与家长、家长之间的交往,总的来说我认为还是要关注几点:(一)切忌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德育成果;(二)切忌以学校教育时间为德育教育终结;(三)切忌以“大而空”的说教来打动学生;(四)着重关注学生的思想引导和行为养成。

三、利用信息化渠道开展不碰面的德育延伸

本来对于那位学生,从发现他开始进入网吧开始,我对他的教育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从苦口婆心的引导,到引经据典的反面典型教育,到不学习的危害和父母亲的辛苦……甚至到發动各科老师帮忙关注,连周六都请他父母、同学关注,经常和他开展交心活动等等。可结果我说的是口干舌燥,他玩的倒是不亦乐乎,周末都以网吧为家。最后,我几乎都开始用视线越过的方法来对待他。

有次,我加入了班级QQ群,却发现他是这里的红人:不仅游戏玩得很转,还会很多电脑维修技术,在群里还经常给同学解决网络的小问题。我试着问了他几个网络问题,他马上回答出来,还罗列了好几方面的体会,让我对他刮目相看。群聊后的几天,我一直在苦苦思索,我的教育是否显得太过狭隘。我们的教育是在获得成绩的前提下展开,这样的教育忽视了个体差异,在学生逆反心理阶段,越是给予这样的压力,学生越是承受不了,转而和教师的本意越行越远呢?

那段时间过后,我想其实各种德育教育的方法,都是改变学生思想状态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只要能很好地让学生思想上产生共鸣,行为上发现改变,那就是一次成功的德育教育。因此我不断开展了:

(一)建立QQ网络班集体,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QQ在时下虽然没有微信那么炫了,但在以前的风靡程度不言自明,不仅学生,很多成人都在回味以前疯狂地迷恋:QQ聊天,QQ农场,QQ宠物……对于有自制能力的成年人都无法很好克制自己,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苦苦去禁止学生。我在QQ中建了“快乐十二”的群。在这个网络班集体里,我引导学生正确的舆论导向,经常在这和学生开展各种涉及思想、时政、时事……等等的讨论。在同学们形成一个好的氛围后,安排学生专人管理:如每日更新“班级快讯”“今日我来说”“优点缺点喊出来”“你说我说大家说”……等等讨论话题。学生在这里自由地抒发所想,叙说所闻,既锻炼了学生语言组织,团结合作以及领导能力,又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二)开展网络博客论坛,记录学生成长的历程

微信沟通存在一定的时效性,信息的保留和学生成绩的记录也不容易调取,然而QQ却能弥补这些问题。为了能更好的展示学生成绩,保持学生交流和学习的长期性,我积极的鼓励学生开个人博客:写写自己的QQ空间,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既能展示学生的个人才艺,又促进学生在学识上的你争我赶。此外,我还委派电脑好的同学,建立了班级博客论坛,学生有想法和建议都可以在论坛中写下来。并且结合经验,开通了好多学生管理的版面,比如:生活小常识,美文共赏,自娱自拍,成长故事,课外知识面面观……等等。这些板块都是学生提供文章、图片、哲理小故事,择优录取。学生在不断地提供资料中获得学习的快乐,也从其他同学地回复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德育的教育是无时无刻存在的,只要平时多关注,多思考,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我们一定会和学生产生共鸣的火花,引导学生“德育”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与时俱进信息化时代养成教育
电视台新闻播音创作空间的拓展探讨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信息化时代的财务管理变革分析
高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